任淑一心理育兒——教你科學育兒、以心養育,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長
成人心中不快時,常會用語言傾訴,用文字抒發緩解壓力,而孩子,沒有用精確的語言文字釋放情感的能力,只能用哭鬧的方式抗議,如果能掌握繪畫,可以用繪畫塗鴉的方式轉移情緒,緩解焦慮。」在繪畫過程中,通過色彩可以反映了解兒童的心理活動,及時開始開導,及時的關注孩子的內心情緒,對關注孩子生理、心理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色彩傾向
據調查研究,學前兒童繪畫選擇的色彩都比較單一,有很多兒童繪畫時會很偏愛某一種顏色,當這種顏色有點過於壓抑時,就需要老師和家長及時關注兒童的狀態。在繪畫時,使用的暖色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他們心理越健康,反之,冷色使用的越多,說明孩子的情緒比較壓抑。
2.反覆疊加
孩子在成長時,對情緒的控制沒有那麼穩定,孩子在繪畫過程中情緒焦躁,沒有耐心就會用很多顏色反覆疊加,對情緒的控制水平低的兒童在繪畫時趨向於多種顏色,比如說,在畫海洋世界的時候,有的小朋友在畫海洋的時候會用同一種或者幾個相近的顏色,把它塗成漸變的海洋,有的兒童會採用多種顏色,例如,黃色、紅色、翠綠色、藍色、紫色、黑色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學前兒童情緒比較強烈,容易焦躁。
影響兒童繪畫色彩的因素
1.自身因素
兒童在選擇色彩受到繪畫當時的心理情緒或者身體不適等因素的影響,有些就有可能是自身性格因素,在調查的幼兒園中,曾有一個小朋友非常喜歡紫色 ,草坪,花朵,樹葉等等都喜歡畫成紫色,心理學研究表明,喜歡紫色的人創造力和感受力都很優秀,他們崇尚高貴、華麗、浪漫,但感情較為脆弱,大部分缺乏衝勁和勇氣,容易沉溺在自戀的狀態中,最後調查發現,這位小朋友的母親很喜歡紫色,家裡的布置裝修基本偏向於紫色,孩子繪畫了很多紫色的東西,表達了對母親、家庭的依戀,大人要懂得從兒童偏好的色彩中觀察他們的內心變化,更要從繪畫內容、色調等全方面解讀,千萬不要憑某一條理論就給孩子下結論。
2.外部因素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除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習慣,孩子也越來越傾向於外界的評價,這些評價極大程度上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兒童成長時期,他人是無法代替父母對孩子情緒的影響,據上海未成年調查研究發現,父母吵架的家庭中的孩子所患的心理問題的比例比離婚家庭子女所患心理問題的比例高出10%左右,很多患有抑鬱症、焦躁,性格不自信,人際交往有障礙,嚴重的會患有精神分裂症,婚姻恐懼等等。
在生活中,父母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更多的給予孩子精神上的關心,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引導孩子觀察生活,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結束--
北京兒童心理教育基地校長
原創作者:任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