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肯定聽過化學防曬和物理防曬
但是究竟是怎麼回事
該怎麼選擇並不清楚
不要怕,今天就來給你解開迷霧
讓你看看,其實超簡單~
什麼是物理防曬?
許多人覺得物理防曬(無機防曬)安全,敏感肌、孕婦、兒童貌似都能用。二氧化鈦、氧化鋅兩大主力夠經典,通過反射紫外線起效,惰性而不吸收。最大的缺點就是容易泛白,顆粒厚重不容易推開。為了改變這假面具的不爽,近年來套上了時髦的「納米」帽子,瞬間感覺輕盈許多,膚感槓槓滴!未曾想平地一聲雷,納米二氧化鈦被歐盟歸類於二類致癌物,讓許多人懵了,說好的防曬能防老,還防皮膚癌,咋就劇情大反轉了呢。而微粒化的氧化鋅也被限制使用其實也不用太擔心。一來被歐盟提醒的是粉末形式二氧化鈦,因為通過呼吸道等吸入有風險,而非霜或者乳。二來身邊的致癌物多了,比如酒還是一類致癌物,也就是在人類有明確的致癌證據,而非僅僅在動物實驗。
凡事在於一個度,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都信磚家的聽風就是雨,我們啥都不能吃,啥都不能用,那日子就真不用過了!當然,許多事情需要時間去檢驗。作為著名的增白劑,牙膏、食物中的二氧化鈦可能比防曬霜更要警惕。因為口腔黏膜缺乏角質層,和完整的皮膚相比,吸收率會大很多。從側面也證明了皮膚屏障功能的重要性。
什麼是化學防曬?
化學防曬劑種類更多,質地清爽但部分有致敏性,有些成分在中國、美國和歐盟有不同規定,也就是說有爭議。比如奧克立林、二苯甲酮、樟腦衍生物、對氨基苯甲酸鹽等。隨著時間推移也在不斷優勝劣汰。市場上許多防曬產品同時含無機成分和有機成分,也就是說混合性。兩者取長補短,可以很好的覆蓋中波紫外線(UVB)和長波紫外線(UVA),也就是說既可以避免曬紅曬傷(看SPF),又可以防曬黑曬老(PA)。
來源:鄂爾多斯市中醫醫院 皮膚科 圖: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