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呢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生活中的平淡如水和雞飛狗跳並行,遠遠觀去就像法語中那句經典的「C』est la vie」(這就是生活)一樣意味深長。

    ---------------

    怎麼也不會想到,跟風追過《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熱播劇後,身處二者之間的我反而對一部講述40歲女人的電影更有觸動。最近許鞍華導演獲頒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豆瓣上也有人專門開設豆列,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最愛的許導影片。幾十個回答之中,十之八九會提到這部《女人,四十》。從片名便可看出,它其實沒有什麼鮮明的態度,也不旨在宣揚如何乘風破浪。影片中,生活中的平淡如水和雞飛狗跳並行,遠遠觀去就像法語中那句經典的「C』est la vie」(這就是生活)一樣意味深長。

    40多歲生日宴的前奏,是從一場「殺生」開始的。活魚150元一條,死魚則只要50元,於是主人公阿娥便在小攤前駐足許久,靜待魚肚翻起的時刻。還不死?那就趁老闆不注意,一掌下去把它拍死。拎魚回家,利落切為三段,單取中間那段燒菜。我想,對食材部位鮮嫩度的講究倒在其次,她接下來的動作或許才是重點:將前後兩段無縫貼合,如此放到冰箱中才能更好保鮮。看兒子買了燒鵝作生日禮物,阿娥嘮叨著:那麼貴買它幹什麼?可當對方說只要25塊錢時,她則脫口而出:「那怎麼不多買幾隻?」

    寥寥數個鏡頭後,滿屏皆是生活中的瑣碎、算計與無奈,阿娥勤儉持家、精明能幹的中年婦女形象也鮮活了起來。這也是影片現實性的根基所在:你總會認識幾位深諳省錢絕招的家庭主婦,不少觀眾甚至說阿娥的一舉一動像極了自己的媽媽;你也不免會對她們的脾氣暴躁甚至是市儈油膩感到厭煩,歲月靜好、溫柔相待的日子仿佛早已與她們漸行漸遠。說實話,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如此市井和煙火氣的表現有時是很煞風景的。就像在影片中,當年輕同事興奮地提議去一家價位較高的餐館聚餐時,阿娥的回懟便很不討喜:你知道去那裡吃頓飯我們要賣出多少卷衛生紙嗎?十萬卷!

    可是只要你稍加留心,就會發現她們其實並非天性如此,比如阿娥在中秋晚會上把新疆舞蹈跳得有板有眼,連自己的兒子都直呼刮目相看;她也會在薅完超市的「羊毛」之後想鬆一口氣,忙裡偷閒地摸上一圈麻將。你看,她們也有如此純真柔軟的內心角落,與那些斤斤計較、風風火火的時刻簡直判若兩人。於是不免讓人想起賈寶玉在氣急之下的那句抱怨:「分明是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

    答案,《女人,四十》已用它的鏡頭之眼點明了。看看阿娥身處的環境,便知在生活的重負之下,不爭不辯、歲月靜好的狀態是多麼奢侈:面對小販精明話術下缺斤短兩的伎倆,不去壓價只能讓家住老街舊屋的一家生活更加拮据;對於趁機敲竹槓的計程車司機,不使出電話報警的威脅只能讓自己無辜被「宰」;在婆婆的葬禮上,若是不果斷黑臉拒絕祭品兜售者的叫賣,面臨的就可能是無盡的糾纏……與二三十歲喧鬧紛雜的話語場相比,40歲女人的訴說往往是缺位的。你永遠都不知道在一副熟知街頭智慧的面貌背後,到底經歷過怎樣一番命運的蹉跎。

    人至四十,面臨的是養老與養家的雙重消磨與勞累。公公患了老年痴呆症後,丈夫懦弱不能擔事,小姑子見狀不好立刻溜走,小叔子一家更是擺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於是阿娥只能在工作之餘擔起了照顧公公的重任。可偏偏對方又是個有些大男子主義的老頭兒,甚至有時讓人覺得蠻橫無理。職場中,年輕貌美的「後浪」攜著代表先進科技的電腦技能襲來,輕輕鬆鬆地侵蝕著阿娥打拼多年得來的公司地位。

    「內憂外患」之下,掩映出女人四十那份力不從心的真實。如果說20多歲時是跌跌撞撞,30多歲能夠乘風破浪,那麼40歲時則更像是一種「衝鋒陷陣」。只是不同於《三十而已》裡面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王太太,阿娥沒有退縮的境地,天台痛哭之後,還是必須勇猛起來,一路往前衝。

    當然,許鞍華的這部影片,並非要著眼於對這些女性境遇的控訴,而是落腳於女人在40歲的一種「悟道」。有時候,中年疲於奔命的生活之中,或許需要一個讓你停下來的契機,重新思考一下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比如影片《一一》之中,中年主婦敏敏的媽媽陷入昏迷,敏敏便每天過去跟她說話,講講自己都做了些什麼。可是,沒過多久她便崩潰了,因為每天說的東西都差不多,重複性的瑣碎生活讓她開始對生命的意義感到迷失。

    而在《女人,四十》裡面,阿娥仿佛也像一個不停轉動的陀螺,一刻都不得閒。好在她看似糊塗的公公實則是一個智慧天使,帶她走出被柴米油鹽圍裹的境地,讓她得以暫停下來,好好欣賞美如白雪的綠蔭飛絮;讓她相信只要撒下米飯,總有一天天台上會飛來象徵希望的鴿子。生活終將繼續,重要的是你選擇看到什麼,抓住什麼。

    電影中,老人與小孩往往扮演著智者的角色。《一一》中,小孩子洋洋說道:「我想告訴人們他們不知道的事情,給別人看他們看不到的東西。」《女人,四十》中的公公把許多事都忘了,卻唯獨沒有忘記告訴阿娥最重要的那句話:你知道人生是怎麼一回事嗎?人生是很有趣的。

    「休涕淚,莫愁煩,人生如朝露」,女人四十不易,許鞍華導演絕不迴避這一現實,也不會有意布下「風雨之後見彩虹」的粉紅色泡泡。只是別讓自己陷於無盡的奔忙之中,而後竟忘記了生命的本義,或許也是一種理解之後最善意的提醒。

任冠青

相關焦點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那四十呢?想要活下去
    七月也有兩部很火的劇,《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但篇幅又都是40多集的噸位了。集數一多,可看性就容易有變數。兩部劇同一家出品方領投,幾乎同一檔期播出,分別依託不同的但都為巨頭的臺網平臺,這個營銷操作很有新意,一定程度兩部劇可以互為參照、互抬話題。而更有新意的是,兩部劇竟然還有交集。
  • 檸萌影業陳菲:《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後,正策劃《四十正好》
    來源:新浪財經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於12月5日-7日在北京舉行,《三十而已》總製片人、檸萌影業總裁陳菲出席並演講。她認為,《三十而已》之所以能夠火爆整個夏天,就是因為這部劇集擊中了集體的情緒,包括對中國社會變遷的洞察,「這些年尤其是最近三年,中國女性『她』力量崛起,中國女性的自我價值的實現、自我意識的覺醒」。陳菲透露,今年《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在同一個檔期播出,並非初衷,但這樣的偶然,的確帶火了不同年齡層女性生存狀態的寫照。
  • 二十不惑 三十而已:介於20,30之間的你最困惑的是什麼呢?
    最近正在熱播的電視劇《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你們看了嗎?都是與年齡題材相關的電視劇,你們是否對這類的電視劇感興趣呢?我是困惑就是成家立業,因為古代是先成家後立業的,其實有賭的成分,因為你不知道這個男人是否能夠考取功名,所以一般會嫁給穩妥一點的官宦世家,但是呢,在現代的年輕人基本是先立業後成家的。你們對於成家立業有什麼新的看法嗎?介於20到30歲的你們應該幹些什麼呢?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二十不惑才是生活的開始,三十不惑才是真正的人生。 Twenty is the beginning of life, and thirty is the real life.
  • 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大火,背後包含著年輕人怎樣的生活價值觀?
    自2000年新千年以來,中國的電視劇和電影行業不斷發展,而今歲又以時代主題為背景湧現出來了《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這兩部大劇,光是從電視名稱來看就已經與我們傳統思想觀念格格不入了,為何這樣的電視劇還會在年輕一代,甚至為人父母者感嘆不已呢?年紀二十者奈何稱不惑中國人做事的習慣就是什麼時候做什麼事,絕對不能違背而行。否則很容易被認為是不當之舉。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很火的句子,氣質滿分,百讀不厭!
    1.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不管什麼年齡,崩潰起來都是無言的。Twenty is not confused, thirty is only, no matter what age, collapse is speechless.2.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而我卡在中間,困惑不已。
  •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爆火!劇名為何這樣翻譯?
    最近話題度很高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不知道大家看了嗎? 那這部熱播的劇,英文名叫什麼呢?
  •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是什麼意思?
    在古文中,分別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二十弱冠指的是古代男子二十歲算成年,行「加冠之禮"以示成人。漢劉向《說苑·修文》::"冠者,所以別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禮,加冠以厲其心。"後因以"加冠"指滿二十歲。
  • 兩部女性群像劇同期對打,要《二十不惑》,還是《三十而已》?
    暑假檔期就迎來兩部女性群像劇同期對打的局面,一部是芒果臺的《二十不惑》講述4位95後女生的故事,另一部是番茄臺的《三十而已》講述3位30+歲女性的故事。同期對打,勢必會被大家拿出來比較一番,到底誰會成為黃金暑期檔的大熱劇?是要"二十不惑",還是選"三十而已",倒是可以前瞻預測起來。首先來比較主演的陣容。
  • 《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解釋了閨蜜的真諦
    接連播出的《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收視率一路飆升,勢如破竹,關於主人公們的話題討論也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二十不惑》與《三十而已》,前者講述畢業在即的大學生們初入社會的煩惱與困惑,後者聚焦步入而立之年的女性們如何突破事業與家庭危機,重塑自我獲得新生。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朋友?不會隨時聯繫,卻會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默默陪伴。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做好肌膚護理,無畏年齡增長
    近來,有兩部熱播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深受大家喜愛。二十不惑兩部電視劇雖然題材不同,講述的故事也截然不同,但都表達了處於不同年齡段女性遇到問題時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三十而已20歲,靚在青春活力,30歲,美在風情魅力。
  • 《三十而已》、《二十不惑》等熱播劇的英文怎麼說?
    最近話題度很高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不知道大家看了嗎?這部劇講述的是出身,境遇,學識,命運完全不同的三個都市女性的現實生活。三名女性,三種不同的困境,她們已經到了似乎「做什麼都晚了」的三十歲,但是她們用自己的經歷證明,只要想改變,什麼時候都不晚。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我們的昨天轟轟烈烈
    最近熱播的《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迎來了大結局,戲有結局,而人生無定論。《二十不惑》四個女生的故事,也是很多走在畢業邊緣我們的故事。她們是二十來歲即將畢業的女孩子。永遠的419,永遠的回憶。二十歲最美好的年華收穫了最真摯的愛情和友情,經歷幸福、痛苦和憂傷之後,她們都變成了更好的自己。畢業了各奔東西的四個女生,都有自己要走的路,也都有自己的煩惱,她們每個人都必須面對自己的問題,然後解決問題。
  •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五十「私奔」,一個女人最好的年齡在何時
    當我從一個全職媽媽的角色裡出走,重回職場,迸發出極大的工作熱情,這份熱情足以抵禦一陣子婚姻危機,那時候,我就有種大徹大悟的感覺,感嘆,真是四十不惑啊!在接近四十的歲月裡,好像自己真的什麼都明白了,不糾結了。
  • 《三十而已》總製片陳菲:正在籌劃《四十正好》
    來源:新浪財經12月5日-7日,2020(第十九屆)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北京舉行,本屆主題為「商業向上——新發展格局下的公司力量」,6日在「【木蘭說】關於新商業的洞察」主題論壇上,檸萌影業聯合創始人兼CEO陳菲表示,繼《二十不惑》、《三十而已》
  • 當代女性題材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創作研評會在京舉辦
    當代女性題材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作品最近分別在網臺同步播出,引起一定社會反響特別是青年女性群體的關注。《二十不惑》聚焦95後大學生群體,鎖定新時代年輕人畢業求職的重要人生節點,通過多元視角展現青年一代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壓力與挑戰,經歷的成長與蛻變。該劇傳遞出的不放棄拼搏、不畏懼挑戰的正能量精神,鼓勵引導觀眾用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困境,用不懈的努力譜寫奮鬥讚歌。
  • 近期熱播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漂亮書生》你追哪個
    暑假期間,不僅僅有著好看的綜藝,還有很多電視劇上演,而最近已經開播的電視劇和待播的電視劇當中,有這麼幾部是很受期待的,而且這些電視劇中都有著熱度很高的演員,不知道這個暑假你pick哪個呢?二十不惑《二十不惑》之由關曉彤、李庚希、董思怡等人主演的電視劇,在7月14日於湖南衛視播出。電視劇主要講述的是95後大學畢業即將步入社會的四名女生之間的故事,其中有青春遇到的煩惱,也有成長過程中的困惑。在這個校園和社會的交接點中的年輕人們的故事!
  • 《二十不惑》串場《三十而已》?不錯不錯,有了最牛韓劇的意思
    當《二十不惑》幾位女主梁爽、大寶、小果、石頭和《三十而已》的三位女主顧佳、鍾曉芹、王漫妮竟然坐在同一間教室,還聊起來了的時候,別說是粉絲,計算式追劇的觀眾也以為是B站UP主的手筆呢,誰曾想竟然是官方串場。這個顛覆性的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 禾一多多攜手IPTV登錄《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和《中餐廳》
    小禾攜手IPTV登上了熱播劇《三十而已》和《二十不惑》還有熱播綜藝《中餐廳》與眾明星一起為品牌造勢!攜手IPTV強勢登陸《三十而已》近日非常火爆的電視劇之一《三十而已》,自開播以來就頻頻登上熱搜,又美又颯的顧佳、努力奮鬥的王漫妮和不爭不搶的鐘曉芹三位性格鮮明的人物成為了最好的閨蜜
  • 當《二十不惑》撞上《三十而已》:20歲和30歲的差別,你想像不到
    今夏,最火的兩部劇莫過於《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二十不惑》講述了四個20歲出頭的實習生,初入社會的迷茫和困惑,《三十而已》則是三個已到「而立」之年的女性,與生活中的一地雞毛鬥爭。這兩部劇還進行了一次聯動:《三十而已》的女主們回到校園重溫大學生活,恰好遇到《二十不惑》中正在上課的4個年輕女孩,來了一場20歲與30歲的碰撞。坐在後排的三個人,懷念著20歲時的青蔥時光,羨慕年輕人的青春與朝氣,坐在前排的4個小女孩則擔憂著30歲的到來,害怕衰老、工作以及婚姻帶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