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家】「一帶一路」視野中的臺灣省高雄港
高雄港作為中國臺灣省內最大的港口,集商業、軍事、造船業、工業和漁港於一體,並憑藉其優越的區位條件和自然水深,成為了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全球性貨物集散中心和貨櫃運輸港,承擔了全臺近2/3的貿易運輸量,為臺灣省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臺灣為何加速擴建高雄港?
臺灣大規模擴建高雄商業港口為哪般?遙感智庫專家指出,表像的背後很可能是為供美軍艦停靠。 近期,遙感智庫通過衛星影像發現,臺灣自2009年以來持續擴建高雄第二港口,以及建設港口新的貨櫃儲運中心。特別是2013年後,通過填海造地和新建碼頭等方式,對港口實施了大規模擴建。
-
臺灣四大港口,這個港口曾經世界第三,如今十名開外,到底是為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臺灣的四大港口: 高雄港 高雄港位於臺灣西南部,臺灣最大的海港,貨櫃吞吐量約佔臺灣整體的港口貨櫃吞吐量四分之三,貨物也佔二分之一,是臺灣最重要的國際商港。高雄港於1858年開埠通商,1863年成立海關高雄關。
-
2019年1-9月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出爐
據交通運輸部統計數據,2019年9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20498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6%;2019年1-9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030106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5.2%。2019年9月,全國港口完成貨櫃吞吐量2279萬TEU,比去年同期增長3.6%。
-
2020年上半年我國各港口吞吐量排名!
交通運輸部發布了2020年我國上半年各港口數據。據其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前十分別是:寧波舟山港、唐山港、上海港、廣州港、青島港、蘇州港、日照港、天津港、煙臺港、鎮江港。據悉,2020年1-6月,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675213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0.6%。
-
媲美維多利亞港的天然良港高雄港,曾為世界第三大港口
高雄港是臺灣最大的港口。它的形狀類似於一個口袋。港口又深又寬。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臺灣,你必須來這裡打卡。高雄是臺灣的一個工業城市,臺灣離海很近,所以從它的碼頭可以看到它的繁榮。整個海岸線有許多風景名勝。高雄港是很長的一段。
-
南港港口吞吐量首破千萬噸
■時報記者王森報導目前,南港港區已建成多座2萬噸級通用泊位,以及南港奧德費爾、泰奧等專業石化碼頭。未來,南港港區通航能力將達到10萬-15萬噸,同時依託天津港形成貨櫃服務能力。>記者昨日從南港工業區獲悉,剛剛過去的2016年,作為本市「雙城、雙港」空間發展戰略重要組成部分的南港,迎來港口貨物吞吐量新突破。
-
廣西欽州港前11月貨物吞吐量突破1.2億噸
原標題:廣西欽州港前11月貨物吞吐量突破1.2億噸 來源:廣西日報今年以來,廣西自貿試驗區欽州港片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基本構建了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具備聯通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雙循環」的良好條件。
-
海南比臺灣差在哪?不輸地理位置和資源的海南,怎麼就比不過寶島
2019年臺灣省GDP總量為4.21兆元,居全國第9位,人均GDP為2.59萬美元,完全達到發達經濟水平。海南簡稱瓊,省會海口。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以北、廣東和瓊州海峽為界,西臨北部灣,對面是越南、東臨南海,過去是臺灣。南和南在南海的鄰居有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海南島形狀像橢圓形的大雪梨,從東北到西南約290公裡,從西北到東南約180公裡。
-
觀瀾|青島港居全球第7位,日照港和煙臺港分居第40位、56位
近兩年,青島港無論是貨物吞吐量還是貨櫃吞吐量,一直居我國港口第5位。2020年1月,國家交通運輸部曾發布2019年全年港口貨物、貨櫃吞吐量,青島貨物吞吐量以57736萬噸、同比增長6.6%排名全國第五;日照港以46377萬噸、煙臺港以38632萬噸分居全國第8和第9。
-
前三季度江蘇港口貨運吞吐量同比增長3.7%
江蘇全省港口生產持續復甦,經營效率明顯改善,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呈現出「穩中向好、延續增長」的態勢。江蘇泰州港核心港區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峰告訴記者,正在密切地跟東北營口港、盤錦港洽談,把他們的資源貨源引進來,形成泰州港各方面的優勢和新的增長率,把江海聯運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實現泰州港江海聯運中心港、樞紐港的目標。
-
2019全球十大貨櫃港口排名出爐丨港口圈
2019年,上海港完成貨櫃吞吐量4330萬TEU,同比增長3%。這也是上海連續第十年蟬聯全球最大貨櫃港口桂冠。洋山港區貢獻貨櫃吞吐量1980萬TEU。作為港口上市公司中最先披露業績快報的企業,2019年上港集團營業收入為360.2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0億元。
-
超級大港貨櫃吞吐量下跌8%背後,誰是獲利「漁翁」?丨港口圈
圖源:「振華Terminexus」 杯全球港口攝影大賽近日,香港海運港口局於官方網站上公布,香港港口今年6月貨櫃吞吐量為149.3萬TEU,同比下跌11.3%,是連續第17個月下跌,也是是繼今年2月份17.9%的跌幅之後再次出現兩位數的跌幅。今年上半年香港貨櫃吞吐量累計達906.4萬TEU,同比下降8.1%。
-
臺灣第二大城市高雄,高樓大廈不多,很有日韓城市的感覺
臺灣有兩個城市很有名,第一是臺北,第二是高雄,北是南,一個是臺灣最大的城市,一個是第二大城市,當然,臺北的城市知名度比高雄高得多,高雄是臺灣最大的港口城市,被稱為臺灣的港口城市,高雄這個城市怎麼樣?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中國就佔了七個,看完直接「驕傲了」!
世界排名「前十」的港口,中國就佔了七個,看完直接「驕傲了」!我國的高鐵、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如此,我國港口的發展也很迅速,最明顯的是,全世界港口貨物的吞吐量和貨櫃的吞吐量在前10位的港口中,我國佔7個。 那麼,這些港口在哪裡呢?
-
揚州港務集團今年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2390萬噸
揚州港務集團總經理錢偉表示,揚州各園區正緊鑼密鼓推進「二次創業」,這兩臺設備就是專門為市開發區加快發展風電葉片產業量身定做的。港口,是地區進出口貿易的「大門」,也是城市招商引資的「名片」。揚州港務集團不斷創新轉型、優化服務,放大各港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服務項目建設和城市高質量發展。大手筆「量身定製」方案解決企業需求六圩港區,揚州港務集團的核心港區。
-
中國八大港口外貿貨櫃吞吐量回升,仍有大量貨櫃滯留海外
記者 | 楊霞據中國港口協會監測,12月上旬,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7%,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同比回落1.8%;長江港口生產繼續保持較好態勢,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12.3%。數據顯示,中國八大樞紐港口外貿貨櫃呈現回升態勢。
-
天津港去年貨櫃吞吐量增幅繼續位居全球十大港口前列!
增幅繼續位居全球十大港口前列!天津港去年貨櫃吞吐量達1730萬標準箱作為京津冀地區的海上門戶,天津港2019年完成貨櫃吞吐量173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1%,增幅繼續位居全球十大港口前列。近年來,天津港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重大戰略,突出海陸樞紐地位,著力下好協同發展「一盤棋」,港口貨櫃吞吐量不斷攀升。據悉,天津港打通貨物進港「最後一公裡」,在京津冀布局35家營銷服務網點,新開通至河北高邑班列,推動物流進一步降本增效,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