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打叉後,家長又強行打勾,這道題真的是老師改錯了嗎?

2020-12-21 荷露說教育

最近,網絡上有道題火了。老師、孩子、家長都很蒙,好像都沒有錯,又好像都錯了。老師把孩子做完的題打上一個X後,家長在檢查的時候,又打上了對鉤,他們都認為自己沒有錯,為此,很多人開始一場無休止的爭論。

當年,小升初的考試中,有一道大題,就是除和除以的分別,考場上就注意到這個陷阱了,考試結束,我和別人對答案,只有我和大家不同,我都要懷疑自己是錯的了,特意回校問老師,因為我是外地戶口,如果不能考出好成績,就沒法留在那裡讀書了,那年以校第一的成績升入初中了 。受過傷的同學們都知道「除和除以不一樣哦」, 應該是6÷(28十32),題目分析錯誤,列試錯誤,結果也是錯誤。老師沒錯,除和除以,是重點,老師在課堂上必須講清楚,除數和被除數的關係。

雖然我是個數學學渣,不過我非常清楚地記得小學的時候,老師反覆強調除和除以不一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原來這不是一道數學題,而是語文題。

有人說文章取材於生活,這道數學題考的確是語文,以後再有這樣的題目,請先讓語文老師審核後方可批准,不要搞這種越科的小伎倆,一點都不高明,學生做的對或錯都不能證明學生學習是否紮實。

正如趙本山的小品一樣逗比:樹上騎個猴(七個猴),打下一隻猴,還有幾個猴!怎麼回答都是錯,這能證明老師高明嘛,不過是笑話而已,這也是中國應試教育的悲哀。

人口多,學校少,裝不下,只能用這種辦法去淘汰多餘的學生,人口多仍然是當代教育資源匱乏的主要問題,希望繼續計劃生育吧!

還有網友認為:這道題的意思是去除的意思吧,就是減去的意思,不是除和除以,所以老師要打,答案應該是54。

說去說來,把很多人都搞糊塗了,60去除6就等於6除以60嗎?好象不合情理吧?這樣的題就應該讓數學研究學去做,不應該讓學生做。

玩文字遊戲應該是語文的事,不應該是數學的事。數學本應該嚴謹命題,這種玩法,只能讓學生潛移默化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漢語在描述科學問題上會產生歧義。

就拿這道題來槓一下,要玩文字遊戲的話,「去除」這個詞是不是應該理解成做減法呢?

有網友表示:小學六年,四位數學老師教過我,初中三年,有三位老師教過我,再加上需要用到數學的物理和化學,這麼多老師沒有一位告訴過我除和除以需要區分。就是有你這樣的數學老師大行其道,振振有詞,大言不慚,敗壞了社會的風氣,數學的歸數學,這樣的文字遊戲應該交給語文老師。

雖然我知道這是錯的答案,但是我還是支持家長的做法!數學就因該嚴謹,除以就除以,被除以就是被除以,不要玩這些文字遊戲!有人些人還沾沾自喜,我們的文字博大精深,別說什麼老師交過強調過什麼之類的。

老師也不一定是對的,社會的進步就在於打破常規,打破原有的思想。如果這是一道小學題的話,家長沒錯。這麼反思維反教育的題是社會的錯,家長都搞懵逼了,更何況是小孩子。

我認為學生、家長做對了,除、除以、去除究竟是怎樣解釋的恐怕還需要研究語文的專家解釋一下。另外作為文字的作用應該是通俗易懂,茴香豆的茴字沒有必要搞四種寫法。所以除、除以、都應該解釋為同一個意思,去除那就是去均分的意思,所以6去除60應該是60÷6,6除60和6除以60都應該是6÷60。以免民眾誤會。

你怎麼看?

聲明:以上信息如有侵權或有誤,請聯繫我們,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3600÷9=400被打叉,家長怒問老師
    在這之後他甚至開始懷疑是不是老師對於自己家的孩子有什麼看法,他也越想越不對勁,因此第二天馬上帶上自己的孩子找老師當面對質。他十分氣憤地衝到了老師辦公室討要說法。這道題原題是"樂器商店新進了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售價合理的是多少"。這道題雖然是一道數學題,但是它同時也考察了孩子的細心程度。
  • 小學生「1.2+6.8=8」被打叉,家長不服,老師回復後秒慫
    」1.2+6.8=8「引起爭議的數學題這不前幾天看到一個有點兒么蛾子的數學題,引起家長熱議。網友曬出這樣一道題目:豎式計算「1.2+6.8」,孩子得數是8,被老師打了個大大的叉。給兒子輔導作業的李先生非常不理解,他認為這道題目根本沒錯,但是,也不相信老師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所以他立刻打電話給老師,詢問這道題哪裡錯了。老師接到電話表示很無奈,原來這已經不是第一個家長來問這個問題了。老師耐心地給予解答:「題目的正確答案是8.0,孩子漏掉了小數點和0,所以是錯誤的。」
  • 小學生10-8=2被打叉,大學學歷家長不服質問,卻老師被打臉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小學生10-8=2被打叉,大學生也不一定作得對,家長吐槽:玩猜謎麼?在網上,經常流傳著一些小學生考試的作文段子,並對此津津樂道,一邊驚訝現在孩子的想像力太豐富,一邊又會感嘆,現在的小學生真的不一樣了。
  • 正確答案是4,學生寫4被老師打叉,家長找老師理論,卻被老師教育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正確答案是4,學生寫4被老師打叉,家長找老師理論,卻被老師教育! 中國教育重視素質教育,學生不僅要學會書本上的知識,更應該具有學習的技能,應當全面發展。
  • 3600÷9=400被打叉,爸爸質問卻慘遭老師打臉
    在這些"不受歡迎"的科目中,數學這門課程的佔比是最大的,很多人表示一看到公式和各種符號就頭大。但是跟從前的教育比起來,現在的數學題目更加"抽象",答案總是令人措手不及。 "我兒子哪錯了"?3600÷9=400被打叉?
  • 寫「1.2+6.8=8」被打叉,寶爸質問孩子哪錯了,老師的解釋亮了
    01孩子寫「1.2+6.8=8」被打叉,寶爸質問哪錯了,老師的回應亮了問題是「1.2+6.8等於多少」,孩子寫「1.2+6.8=8」卻被打叉。李先生心想「自己的孩子沒有錯啊,為什麼老師打叉了。」越想越不明白的李先生,趕緊直接去找老師私聊。他直接質問老師:「老師,請問這道題目,孩子哪裡錯了?答案就是8啊。」
  • 「憑啥給我兒子打叉」10-8=2被判錯家長不服,老師:全班沒人做對
    現在的許多家長都有一個感慨,那就是以前我們學習數學,考試時側重點也僅僅是數學。 但是現在的老師和學校都非常注重孩子的全面教育,導致現在孩子們學習的數學不僅僅是數字的運算,還包括了許多常識和邏輯。
  • 2÷6+4÷6=1被打叉,家長氣急質問老師遭打臉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了輔導孩子的行列,在輔導孩子的時候,通常也會把自己的個人情緒和感情融入在裡面,有時候會因為孩子連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家長就會氣急敗壞,甚至責備孩子。而當許多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自己的知識儲備不足以達到輔導孩子的水平,又比如自己認為的答案或者觀念和老師的答案有了分歧,有時候家長和老師也是一對矛盾體。
  • 答案是對的為什麼打叉 老師:看看你列的算式
    但同樣還是有人會被扣分,可能大家會奇怪,是不會做嗎?不,是細節方面丟了分。比如下面這道加法算式,本來答案是正確的,但被扣了0.5分。這題扣得真不冤如果只看最後的得數,確實是5.5。學生也是對於老師打的叉有疑慮,說,網上查了答案是這個。
  • 小學生算術題被打叉,家長不服質問老師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劉先生下班回家後,四年級的兒子試卷上的一道被打了叉算術題引起了他的注意:1.2+6.8=8。這個算式劉先生怎麼看都沒問題,但是老師就給判的是錯的,劉先生心裡很不服氣,想著是不是老師改錯了,於是就在家長群裡當面質問老師。
  • 孩子回答11人,被老師打叉
    孩子回答11人,被老師打叉張張是一名一年級學生,平時成績在班級處於中上水平,每次上交的作業總是能夠得到老師的表揚,這天布置了一道數學題:已知小豬佩奇前面有4個人,後面有6個人,請問這支隊伍一共有多少人?
  • 孩子寫11人,卻被老師打叉
    兒子康康寫的答案就是11人,但是卻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大的紅叉。明明是正確答案,為什麼老師要打叉呢?張先生問康康,老師有沒有說明原因。康康說:"老師說了,小豬佩琪不是人,而題目問的是有多少個人,它不能算進去,正確答案是10人。"聽到兒子的話,張先生都無語,他覺得這道題目根本就不是數學題,而是腦筋急轉彎了。
  • 小學生「奇葩試卷」走紅,老師看後左右為難,想打叉又說不出毛病
    而且這腦洞也有些大吧,竟然能將照樣子寫句子寫成「我看見一隻狗把太陽吃了」。這樣的答案老師看了這真的是很無奈吧。 這學生是怎麼想的,怎麼看到的,如果我是他的老師肯定會好好的問問他,不過句子造的還真沒毛病,老師:判錯但又沒毛病。
  • 「最懶小學生」火了,試卷答案讓老師哭笑不得:想打叉但挑不出錯
    相信對於很多剛剛接觸學習的孩子而言,語文絕對是讓他們頭疼的事情,尤其是填空造句或者作文,這些主觀題雖然給了孩子很大的想像空間,但是由於孩子總是腦洞大開,所以只能看到老師大大的叉,不過有時也有例外。很多孩子在寫字的時候都喜歡偷懶,能少寫一個是一個,這樣的學習態度老師當然不滿意,可是有的時候卻又實在找不出他們的毛病,批改時真的是左右為難。這是試卷上的一道造句題,題目是:你是能幹的小朋友嗎?下面分了幾段內容讓孩子寫,分別是我替爸爸幹什麼,我給媽媽幹什麼,我幫老師幹什麼等等,一位小學生在所有的橫線上都寫了掃地兩個字。
  • 如何在word文檔的方框內打勾、打叉
    平時使用Word時總會使用到一些小技巧,當遇到要在方框內打勾、打叉的情況時,我們應該怎樣做呢?今天,就讓小編教各位如何在方框內打勾、打叉這一小技巧,大家一起來學習吧!第一步:打開軟體,選擇【插入】選項中的【符號】:第二步:頁面中【近期使用的符號】裡有勾或叉直接選擇,如果沒有可在【其他符號】中選擇:第三步:當大家在【其他符號】中查找時,找到符號所在位置,點擊【插入】,符號就出現了,然後叉掉頁面即可:第四步:
  • 超「懶」小學生與老師鬥智鬥勇,老師挑不出錯無奈打勾:你贏了
    超"懶"小學生與老師鬥智鬥勇,老師挑不出錯無奈打勾:你贏了現在的小學生可不像以前那麼憨厚好騙了,個個都油頭滑腦,就像個人精一樣,能夠很快的動用腦子耍一些小聰明。這不,小學生在寫作業的時候,真的是想盡了各種方法。為了儘快地完成作業去玩耍,他們使出的手段真的是讓人眼花繚亂。最近有一位超級懶惰的小學生火了,因為他在寫作業時耍了很多小聰明,關鍵是他回答的還都是對的。在被逼無奈下,老師只能打了勾,因為他的作業挑不出一點毛病。
  • 小學生做3道題得0分,語文老師怒請家長,網友直接笑到岔氣
    笑一笑,十年少,頭髮斑白人不老;笑一笑,快樂到,煩惱憂愁腦後拋;笑一笑,人緣好,陌生之人成故交。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這篇文章,祝你每天都在笑笑笑!願你的生活多歡笑!現在說到小學生的作業,真的是越來越刁鑽了,不僅題目變得難了起來,很多小學生做不出來,就連家長看了也是頭大,這齣題的老師到底是玩得哪一出,真的讓人看不懂啊!
  • 孩子寫4+4+2=10,老師說算錯了,家長:這是腦筋急轉彎?
    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出題的多樣性,許多簡單的題目,連家長都摸不著頭腦,甚至發出疑問:「這真的是數學題嗎?」1+1可能不等於2,因為1+1可能等於1,問:王老師有個孩子,李老師也有個孩子,那麼兩位老師有幾個孩子呢?
  • 20÷4=5被老師打叉,小學生哭著詢問老師,數學老師:認真審題
    但是,有很多同學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了,也能流利地回答出老師的問題,自己做練習題時,卻總是碰見麻煩,同時導致考試中失去了很多不該失去的分數,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學生的審題能力太差。
  • 女兒「1.2+6.8=8」被打叉,媽媽生氣質問老師,得知原因慚愧
    上周二她輔導女兒作業,發現有道考試題老師判錯了,在「1.2+6.8=8」這道題下面,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號」。王女士不服生氣地在微信上質問老師「哪裡錯了?」,老師態度堅決,說這道題孩子確實答錯了,結果應該是「8.0」,而不是「8」,因為題目中明確寫著「保存到小數點後一位」。聽了老師的詳細解答後,王女士慚愧,不僅第一時間給老師道了歉,也叮囑兒子要認真審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