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華盛頓11月19日電(記者劉品然)最近,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真沒閒著。從歐洲到中東,他正展開十天七國密集出訪。有外國媒體將這趟「長差」冠為「告別之旅」。行程中的確不乏「別有用心」的安排,但效果u2026u2026
在法國,熱心的「推特外交」遇冷,尷尬;在土耳其,出訪卻沒見成政府官員,尷尬……
2019年9月25日,在美國紐約,美國總統川普和國務卿蓬佩奧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蓬佩奧以服務美國外交為名的出訪,卻打著自己的「政治算盤」。
訪問法國:
接連示好遭無視
對蓬佩奧在法國的訪問,媒體給出的形容詞是「低調」和「零歡迎儀式」。報導還稱,法方將這次訪問定性成「禮節性訪問」,沒有安排記者會,法國外長勒德裡昂甚至沒有按照慣例邀請蓬佩奧到自己辦公室會晤。
不過,最尷尬的場面發生在蓬佩奧特別重視的社交媒體推特上。
蓬佩奧在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勒德裡昂會晤後,以及在離開法國時,發了三條熱情洋溢的推文,盛讚美法關係,並@馬克龍和勒德裡昂。然而,兩個被@的官方帳號不僅沒有回應蓬佩奧,甚至連蓬佩奧到訪這事都沒提到。法國外交部的帳號也一張圖都沒「意思意思」。
蓬佩奧推文截屏。
這還不算完。就在被蓬佩奧@了大約兩個小時後,勒德裡昂發了一條推文@拜登和哈裡斯,稱要「重新思考跨大西洋關係」。
勒德裡昂推文截屏。
訪問土耳其:
建議美國「照照鏡子」
美土兩國關係一直磕磕絆絆。土耳其近期試射俄制S-400防空系統遭到美方譴責,另外兩國在利比亞、東地中海等問題上也齟齬不斷。蓬佩奧明知故「去」,當然少不了尷尬。
據報導,蓬佩奧在土耳其期間僅與東正教領袖在伊斯坦堡會面,並未與土方政府官員會面。對此,美國國務院給出的理由是「雙方行程不合」。
彭博社援引土方外交官員的話報導說,蓬佩奧拒絕赴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見土耳其外長,反而要求土外長去伊斯坦堡,這一行為引起土方不滿。
且不論「行程不合」或「客大欺主」有幾分真假,但在蓬佩奧到訪前,土耳其外交部倒是發表了一份聲明,批評蓬佩奧借著出訪之機討論所謂「土耳其宗教問題」的安排,建議美國「照照鏡子」,多關注美國國內種族主義、仇恨犯罪等問題。
訪問以色列:
無視爭議另有主意
除了尷尬,還有爭議。
據美國媒體報導,蓬佩奧計劃在以色列期間前往戈蘭高地和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這將是美國國務卿首次到訪這兩個地區。
2019年3月21日,在耶路撒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右)與到訪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記者招待會上握手。新華社/基尼圖片社
以色列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佔領了戈蘭高地和約旦河西岸地區。2019年3月,川普籤署公告,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同年11月18日,蓬佩奧表示,美國政府不再視以色列位於約旦河西岸的猶太人定居點「不符合國際法」。這些行為遭到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譴責。
有分析人士指出,蓬佩奧此番特意在土耳其和以色列出訪中安排頗具爭議的行程,主要目的是迎合美國國內基督教保守派勢力,伺機撈取政治資本,為卸任國務卿後的「政治前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