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自在如貓
這次我們主要是在介紹貓咪比較常見的外耳炎,讓貓奴們能夠更了解貓咪耳朵的構造、耳朵發炎的原因以及如何治療。
耳朵發炎按照部位來區分,大致能夠分為外耳炎(外耳:耳廓、耳道)、中耳炎(中耳:鼓室、鼓膜、耳小骨)、內耳炎(內耳:半規管、前庭、耳蝸)。耳朵發炎會造成耳垢異常增加,過多的耳垢堆積在耳朵內可能造成貓咪的聽力降低。外耳炎的發生原因多半與細菌性、真菌性和寄生蟲感染有關;食物性及過敏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反覆性、慢性耳炎的發生。中耳炎大多是由於咽部和鼻腔發炎,經由咽鼓管而引起;此外,耳蟎感染造成的慢性外耳炎惡化會造成骨膜破裂,導致中耳炎形成。而當有內耳炎時,貓咪會出現傾斜、眼球震顫、共濟失調等症狀。
外耳炎是指耳廓或外耳道的炎症反應,耳廓疾病包括撕裂或膿腫、腫瘤以及耳血腫,耳朵的腫瘤比較常見的則是鱗狀細胞瘤、肥大細胞瘤或耵聹腺瘤。另外,一些外耳道的疾病,如細菌、酵母、耳蟎的感染、過敏,都可能引起外耳道的發炎反應。耳朵發炎會造成耳道紅腫、狹窄,耳朵的腺體也會因發炎而分泌大量黑褐色的耳垢,造成外耳道阻塞和損害聽力,更會使得耳道內潮溼、溫暖,使得細菌或真菌增長。
外而感染通常源自細菌或真菌,針狀包括搖頭、撓耳朵和耳朵分泌物增多。嚴重且未經治療的感染,特別是伴隨嚴重面部皮膚皮炎時,可能導致外耳道狹窄。一般來說,外耳炎的發生是因為耳道環境被改變,有利於細菌或真菌生長,在耳鏡下會看到大量黑褐色或是黃綠色的耳垢,嚴重的甚至無法看清內耳道的情況。
診斷
嚴重耳道感染的貓咪可以做細菌培養及抗生素敏感試驗,以確定感染的細菌種類以及有效的抗生素來治療。使用含抗生素或抗菌成分的耳藥滴入耳內,1~2周後就可以有效改善耳朵發炎的狀況。不建議鏟屎官們自行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因為棉花棒會講耳垢往耳道內推,如果要清潔耳朵,可以使用洗耳水有效且安全的曲調耳朵表面的耳垢。
特異性相關的外耳炎通常會比食物過敏常見。特異性或食物性過敏的外耳炎,症狀可能比其他皮膚過敏更早出現,而這些症狀可能同時發生,也可能只有耳朵收到影響,且通常是雙側性。此類外耳炎常會繼發細菌性和酵母菌性感染。特異性過敏外耳炎特別容易引起耳血腫。
診斷
感染這類外耳炎時,貓咪耳道紅腫,耳內會有大量黃褐色的分泌物出現,甚至有些鏟屎官清完後第二天又出現一堆分泌物。而且貓咪會極度頻繁地搔抓耳朵、甩頭,嚴重時,貓咪甩頭還會聽到「滋滋」的水聲。
治療
嚴重耳道感染的貓咪可以做細菌培養及抗生素敏感試驗,以確定感染的細菌種類及有效的抗生素來治療。過敏性耳炎的治療時直接緩解繼發性感染,見著發炎和移除內耳垢,給予局部耳藥(抗生素、類固醇或是抗真菌藥)治療。如果是食物敏感性則需先排除過敏的食物,慢慢轉換食物找出過敏食材,或是換成低過敏性的水解蛋白飲食。環境中容易造成過敏的物質,如花草、灰塵,則應儘量減少。
歲月靜好,自在如貓
貓語者:cat-talker;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本公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