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拍照的人都有一顆愛美的心。但是,喜歡出鏡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大都不是「專業人士」。所以每次拍照總會有「不知道往哪兒瞅」的苦惱。
本篇文章,侍墨姑娘想借著一張阿姨投稿的照片,和您聊一聊人像攝影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人像攝影,模特的眼睛應該看向哪裡?
你投稿,我點評。交流實拍經驗,分享攝影心得。
如果您也喜歡侍墨點評,歡迎您在寫評論的同時,上傳您所拍攝的照片。侍墨姑娘會在收集、整理之後做詳細點評。
我們開始吧!
上圖這張照片,來自於粉絲「善良的維子」
粉絲留言:受益匪淺 !謝謝老師!
侍墨點評:
這張照片,採用了最常見的三分法構圖。阿姨的紅外套和黃色的樹葉子,形成了鮮明的顏色對比。
阿姨並沒有化濃妝,穿衣打扮也很得體,紅色上衣雖然鮮豔,但也是符合這個年齡的款式。雖然是擺拍,但是表情不誇張,動作不拿捏。
這張照片最大的不足,是眼睛和手的表述不一致——
阿姨的雙手舉著手機。按照這個邏輯,阿姨應該是在用手機拍照;但是呢,阿姨的雙眼卻沒有看著手機,順著阿姨的眼神,阿姨看到的應該是位於手機上方的樹葉。這也是很多人在拍照時經常會犯的錯誤——手和眼的表述,不在一個頻道上。
人像攝影,如何讓模特手眼一致?
人像攝影,如果模特手中有道具的話,一般情況下,模特都會和道具產生互動的。
就比如,模特手裡拿著手機——最常見的擺攤模式,就是讓模特拿手機擺出來要拍照的樣子。
無論模特是真拍還是假拍,模特的眼睛都應該看向手機屏幕(如上圖)。
當然,模特用手機作為攝影道具,也可以只是單純的拿著手機,而不是在使用手機。比如上圖,模特並沒有用手機拍照——也就是說,模特和攝影道具並沒有產生互動。
所以,就算是模特手裡有攝影道具,如果沒有呈現出「正在使用」的狀態,讓模特看向鏡頭也可以。
一般情況下,模特呈現出正在使用攝影道具的姿勢,讀者會默認為模特是要和道具產生互動的。用什麼就看什麼,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
這個時候模特的手和眼睛就要緊密配合了——手裡拿著什麼,眼前就要看著什麼。
比如上圖,模特舉起一片葉子。
自然而然的,模特的眼睛就要看向這片葉子。
如果模特只是單純地舉起葉子,眼睛根本不看,讀者就會奇怪了:模特舉這一片葉子是想幹嘛呢?
人像攝影,在模特和攝影道具產生互動的情況下,還有一個最常見的錯誤,就是把本應該是睜著眼的模特,拍成了「閉眼」的效果。
比如上圖。
女模特把一個裝飾性的鐵藝籠子舉到面前,眼睛卻是閉上的。
讀者就會很奇怪了:既然模特沒有看著小籠子,為什麼要把小籠子舉起來呢?
如果模特睜開眼睛看著手上的小籠子,這張照片的邏輯就對了。
人像攝影,如果模特手裡拿著道具,既不跟道具產生互動,也不看向鏡頭,那就讓攝影模特擺出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吧!
比如上圖,攝影模特手裡拿著一片銀杏葉。但是,攝影模特並沒有看著自己手裡的銀杏葉。
若有所思,心有所想,偶爾發一下呆,手和眼之間沒有產生互動,只是安靜地擺拍,也是可以的。
人像攝影,如果模特手裡什麼道具都沒有,攝影師也可以,單獨強調模特的眼神。
比如上圖,讀者可以順著模特的眼神,找到掛在樹枝上的兩三片銀杏葉子。
模特只是單純的在看著銀杏葉子,沒有動手。
講通俗一點,如果攝影師只是單純的想強調模特的眼神,在模特不動手的情況下,攝影師一定要在照片中交代清楚——模特在看什麼?
上圖這張照片,模特同樣沒有動手,同樣是擺出來一個「向上看」的姿勢——攝影師同樣是在強調模特的眼神。
但是,讀者順著模特的眼神,卻沒有找到模特在看什麼……讀者就會奇怪的:模特在看什麼呢?
所以,這張照片有些表述不明。
如果順著模特的眼神,能夠找到一片葉子,或者一顆果子,那麼這張照片的表述就完整了。
最後,仍然是練習時間——
上圖這張照片,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作為讀者,你能讀懂照片中的模特在看什麼,攝影師在表達什麼嗎?
歡迎在評論區寫下您的看法。
你投稿,我點評!歡迎帶圖寫評論!
歡迎留言、轉發!
歡迎收藏、點讚!
歡迎關注柳侍墨!
歡迎您在寫留言的時候,在評論區上傳你所拍攝的照片——在對話框旁邊有個小方塊,點它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