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有大米的說@bigfun社區
畢方的小夥伴,你們有沒有……吃過夜宵~
沒錯,發文時間異常自由的大米又在奇怪的時間發文啦!這兩天「入秋的第一杯奶茶」刷遍了網絡,所以我也跟了個風,去買了杯果茶。今天的文章就是關於我與果茶的故事。
今晚睡前的話題就有了:入秋的第一杯奶茶你選了什麼奶茶?
我選的是蜜瓜氣泡,口感還蠻清爽的ww
「入秋的第一杯奶茶」這個梗火的莫名其妙。
秋分的那天晚上,不知道誰起的頭,一夜之間朋友圈、微博都在曬奶茶。
追本溯源,有人查到了《回家的誘惑》(品如的衣櫃與品如小姑子的奶茶),有人將奶茶梗解釋為「我們涼了」。
但不管梗源從何而來,反正奶茶店大賺了一筆。
這兩年奶茶經濟炒的火熱,連我家這種四線外小城市,超市對面的沿街店鋪,就一口氣連開四五家奶茶店。這家主打酸奶,那家主打國潮,還有家店除了貴沒什麼特色,當然如果價格貴本身就是特色的話,這家最早的奶茶店倒是把這一特色貫徹到了極致。
而且這四五家奶茶店的其中三家在疫情期間開業,可見開奶茶店依舊賺錢。
畢竟,奶茶除去水,剩下的就是糖和咖啡因,這倆磨人的小東西直教人又愛又恨,多少人光是對其中一樣就難以抗拒。
原始時期,人們發現蜂蜜是補充能量的最好食物;加上糖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一種可以讓人感到愉悅的物質,所以,人們對甜食的熱愛真的稱得上刻進了DNA裡。
人們對糖的熱愛是瘋狂的,做烘焙或者做奶茶的時候,糖就像是不要錢一樣,玩了命地加。所以在看烘焙視頻時,經常能看到彈幕因為加糖而展開爭執:一方誇張地說:「加入致死量的白糖」,而反駁的一方則回擊「這個量很正常/算少了,不爽不要吃甜點」。
看到的一個加入致死量白糖的視頻。
至於咖啡因,隨便在網上一搜,就能輕鬆查到:咖啡因具有刺激神經興奮的作用。至於風靡世界的三大飲料:可可、咖啡、茶,都是高咖啡因的飲品。而單一個茶,從古代嚴格控制的茶馬交易來看,足可見茶飲在古代民生中的重要地位。
所以,湊齊了咖啡因和糖的飲料,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天下無敵令人慾罷不能的飲品,以前是可樂,現在就是奶茶。
加上現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在「996福報」、「狼性文化」等大環境的影響下,生活壓力大且生活節奏快的人們,最容易獲得快樂的辦法,應該就是喝一杯奶茶了。
這個梗有一種奇怪的魔力,它製造了一個習慣:將入秋和奶茶綁定一起。似乎剛進秋天,就需要買一杯奶茶似的。所以第二天我也沒能免俗,去奶茶店買了一杯蜜瓜氣泡果汁。
清爽的甜蜜陷阱——蜜瓜氣泡
當店裡「支付寶收款」的聲音一響,我就知道,我掉進了一個甜蜜的陷阱裡。
不過這一刻先忘記陷阱,先享受完這杯清爽的茶飲吧~
其實要可以選的話,我來奶茶店,果茶反而是我的第一選擇,因為喝果茶,一來好的果茶可以喝到水果,二來……
喝果茶會給自己一種「我喝得很健康」的錯覺,喝下去的時候,帶點自欺欺人,減肥時的負罪感會稍微輕點。
其次我會選咖啡,因為咖啡是碼字的最佳伴侶。雖然奶茶店裡的咖啡對我來說沒太大用處,更多時候,喝完奶茶店的咖啡,我反而會更困。
只有在冬天的時候,我才會偶爾選擇喝奶茶。因為很多店的奶茶加了太多糖,導致奶茶的口感甜到發膩。本來牛奶的口感就偏濃鬱,還要加入致死量的糖,一點都不清爽。
至於我手上的這杯蜜瓜氣泡,其實味道還可以。蜜瓜口味的飲料,因為蜜瓜本身就甜,香味還獨特,糖度也就最難把控。不過蜜瓜和氣泡水的相性是真的好,無味的氣泡水衝淡了蜜瓜原本的甜味,使得整杯茶飲口感多了一分夏日的清新;美中不足的是飲料中的椰果,雖然口感豐富了很多吧,不過氣泡在舌尖上的酥麻感覺也少了很多,蠻可惜的。
說起來,進門前我看到這家奶茶店即將轉讓的消息。簡單推斷就是:這家店沒有出秋季菜單的計劃,這杯蜜瓜果茶,即是入秋的第一杯奶茶,怕也會是今年夏天的最後一杯奶茶了。
意料之中的搭檔——奶茶冰粉
不過,餐飲行業整體的溫度是回暖的。
雖然奶茶並不是生活必需品,但作為最便捷的解壓方式,它也確實成為眾多年輕人的固定消費項目。
想想看,一杯15塊錢左右的奶茶,喝下去就能忘記一時的不愉快——簡單易得的快樂是最不缺市場的。雖然以前奶茶只要三五塊錢一杯,現在有些店的奶茶能炒到30多一杯,喝一杯奶茶都可以去看一場電影了。
當然,我們這個小地方奶茶目前還沒到30元的價位,不過低於15的店也不大好找了。
所以——我家附近超市對面那家最低4元而且好喝的蜜雪冰城,門前排的隊一直都是幾家奶茶店中最長的,說一句永遠的神絕不過分。
不過前兩天開了一家本宮的茶,有一款產品也是發揮出色。剛開業那幾天店裡部分產品打對摺,一時間也敢和蜜雪冰城叫板。
他們家店走國潮風,主打琥珀奶冰,打折6元,而且分量超大:他們家的大杯,比隔壁家大杯奶茶還要多出半杯的量。
隔壁的大杯能賣到18塊。
對,就是這傢伙,份量大,價格低,但杯子長得真的醜。
這杯琥珀奶冰最有趣的地方,就是將奶茶和冰粉結合在一起,一大杯奶茶,又能喝到奶茶冰沙,又能吃到透心涼的冰粉,雙重冰涼下的夏天,感覺巴適的不行。
冰粉在這杯奶茶裡充當著琥珀的角色,茶色的冰粉躺在奶茶冰沙上,再澆上一勺黑糖和各種果仁,複雜的口感在口腔中和諧地交織在一起,不得不感慨發明這種吃法的人簡直是頂級吃貨。
而且之前從沒想過,花生碎和冰奶茶的相性這麼好,新吃法get√
雖然入秋第一杯奶茶火的莫名其妙,卻也有跡可循。
講個關於雙十一的故事吧,在提到雙十一就想到剁手的今天,請問:
雙十一最一開始被網友稱為是誰的節日?
從光棍節變成購物節開始,我們本就應該開始警惕:部分資本為了割一把好韭菜,恨不得每天都弄點大新聞讓消費者買買買。也許明年秋天,這個梗還會被拿出來再炒一次,漸漸地,剛入秋買一杯奶茶,就會變成一個類似雙十一剁手,七夕買玫瑰花的習慣。
所以為了不被噶韭菜,也為了身體健康,奶茶還是少喝,連周董都經歷過奶茶的摧殘,普通人每天把奶茶當水喝容易出大問題。
偶爾來一兩杯就好,既省錢又放鬆心情,還不用擔心減肥大計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