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中超聯賽遲遲無法開打,而且有關聯賽何時舉行,目前也沒有定論。按照目前的預案中,聯賽在6月底,7月初開打的說法比較多,但根據足協所說的堅決不跨年的原則,如果屆時開打,在半年內要踢完聯賽,外加足協杯,在包括世界盃預選賽,賽程顯然會非常密集,由此,要取消足協杯的說法開始逐漸出現。
就在此時,作為中國的近鄰日本,作出了一個重大決定。在4月23日,日本足協宣布由於疫情影響,本年度天皇杯比賽改制,J聯賽將僅有兩支球隊參賽。
今年是天皇杯的第100屆,原定天皇杯的參賽隊是88支球隊,分別是40支J1,J2球隊以及47支球隊和業餘種子球隊本田FC,而目前,原定參賽的88支球隊將會被縮減為50支,J1,J2聯賽的球隊將基本都不參加比賽,只是各都道府縣的47支球隊和業餘種子球隊本田FC,以及J1聯賽排名前兩名的球隊將參賽,而其中聯賽前兩名是根據今年聯賽,若到時候聯賽未結束,則按照當時的前兩名參賽。
根據賽程安排,天皇杯將於9月16日開幕,都道府縣代表32支球隊參加第一輪;9月23日進行第二輪比賽(首輪勝出的16支球隊、剩餘的15支都道府縣球隊和本田FC參加);10月28日進行第三輪比賽;12月12、13日進行第四輪比賽;12月19、20日進行1/4決賽;12月27日進行半決賽,J1的前兩名球隊也將加入參加半決賽;決賽仍然是以往的1月1日進行。
由於日本的天皇杯冠軍將直接獲得亞冠資格,換句話說,其和國內的足協杯性質差不多,那麼中國的足協杯目前上未有定論,也可否參照該模式呢?
根據2019年足協杯參賽狀況,總共有96支球隊參加該比賽,要比日本原本的88支隊伍還要多,自然,賽程安排也要更多一些。以往,足協杯一般在上半年會進行5輪比賽,中超球隊一般在第四輪都進入足協杯,依照目前的形勢,6月,7月聯賽開打,給予足協杯的安排將會非常有限,從第四輪到決賽,中超球隊還需要進行7場比賽,賽程將更為緊湊。
前兩年的足協杯比賽中,不少中超球隊以此啟用替補陣容出戰,類似去年申花和天津的比賽中,申花派出了全華班迎戰,而天津也僅僅派出了巴斯蒂安斯一名外援,而在2018年第四輪(中超隊參賽首輪),河南建業,上海申花都先後栽倒在低級別球隊身上。在今年賽程更為緊張的情況下,不少中超球隊對其重視程度會越發減弱,這項賽事也就會顯得更加雞肋。
按照目前足協的想法,也無意取消足協杯,那麼也可以相對減少賽程,以天皇杯作為參考,中超球隊或者更晚一輪進入比賽,或者在以往的足協杯半決賽,決賽中都是雙回合,也可以考慮改制為單回合。根據目前足協新的方案中,也可以將足協杯延遲到新一年的一月,那麼效仿天皇杯的一月單回合決賽,也不失是一個方法。
(原創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