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時表現為一團烏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轉的洪流一樣。——雅斯貝爾斯(德)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651,閱讀約2分鐘
新中國成立後,為避免再次陷入落後挨打的局面,這些科研人員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從事科學研究。這些研究人員來到荒涼的西北地區,開始了幾十年的研究。在無數次的失敗中,科研人員不斷調整方案,終於在1964年實現了原子彈的核爆炸試驗。
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研製成功,再次見證了中國核工業的成就,但這引起了西方勢力的注意,他們試圖竊取中國核彈的機密資料。
1967年秋天的廣州機場,人群中的一位外國人顯得很特別。他舉止怪異,看上去很慌張。他手裡提著一個包,握緊拳頭。這個奇怪的舉動讓安保人員非常警覺,對其進行了重點檢查。發現袋子裡竟然裝著2隻老鼠。
老外興奮地解釋說,他希望把這兩隻老鼠帶回中國當寵物。安保人員聯想到此人的行為後,認為存在欺詐行為,便偷偷將老鼠更換,送往科研機構檢測。結果表明,兩隻小鼠體內有大量放射性物質,其指標與西北工業基地相同。
北京公安機關派張文起前往調查,發現這名間諜名叫喬治·瓦特。他表面上是工程師,被分配到西北工作。但實際上他是美國情報局派來的專家。為了獲得氫彈的機密信息,他拍攝了大量照片,收集了很多核心數據。
警方將其逮捕後,發現了許多關於瓦特的微電影和機密文件。幸好安保人員留下了頭腦,這才識破了美方的陰謀。
隨後,公安對一伙人進行了縝密抓捕,他們的同夥相繼落網。美國的陰謀破產了。這些數據一旦被美國人知道,後果不堪設想。工程師的努力可能會白費。你覺得呢?
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徑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