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陽賦》劇照
近日,章子怡主演的首部電視劇《上陽賦》開播,觀眾滿含期待地想一睹影后風採,可一打開,就看到屏幕裡的章子怡抱著同為70後的「皇帝舅舅」撒嬌,「演少女太違和」的吐槽聲鋪天蓋地襲來。去年12月初首播卻經歷高開低走的《大秦賦》也是如此,40歲張魯一出演13歲嬴政,讓不少人感慨太尷尬;再往前看,周迅在《如懿傳》前面戲份中的扮嫩也曾被吐槽……
儘管大家一直嚷嚷要給中年演員機會,但中年人真的出演少男少女,觀眾大多還是接受不了。究其原因,還是演員跟角色之間差距過大有關。章子怡做評委時強調「信念感」,表演能讓觀眾信服才是硬道理。但演員如何用"信念感」,讓觀眾沒有「出戲感」,考驗著演員們的「手藝」。
章子怡首戰「小屏幕」
出演15歲少女被群嘲
章子怡演15歲少女
《上陽賦》是身為國際影星的章子怡第一次離開大銀幕轉戰連續劇,也因此網友戲稱為「國際章下凡」。
公開資料顯示,《上陽賦》改編自網絡作家寐語者的小說《帝王業》,講述了王儇與蕭綦因為一場權利的交易,先婚後愛共定天下的故事。劇中王儇從15歲到30歲之中的成長經歷,對於39歲的章子怡而言,劇集初始對主人公少女階段的展現無疑是一次挑戰。
該劇上線首日,章子怡飾演的剛滿及笄之年(指女子15周歲)的郡主直接把網友看傻了。劇中,"機靈鬼"郡主跟皇帝舅舅(蔣愷 飾)撒嬌,外甥女偷襲舅舅的調皮一幕,被不少網友吐槽兩個生活中本都是70後的演員要演出差輩分的感覺太難,倒是有"夫妻調情"的感覺。於是,開播當日最先衝上熱搜的正是有關章子怡少女感的話題。此後,章子怡隨在微博回應,「我是本本分分塑造角色,其他對我的消費大可不必!」
然而網友和觀眾對此並不買帳,眾多關於她「硬凹少女感」的評論洶湧而來,很多觀點認為,儘管章子怡對自身的演技有信心,但15歲的感覺在《上陽賦》中還是令人覺得頗為牽強。也有不少網友用此前章子怡在《演員3》裡點評演員的「為什麼一定都要當演員,難道演員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所有人都要來分一杯羹?」來評價章子怡此次在劇中的表現,「難道少女是一個最低級的角色嗎?所有人都要來分一杯羹」。
客觀來看,章子怡在《上陽賦》前幾集中的表演還是達到了其自身應有的水準,並未出現此前同樣轉戰小屏幕的湯唯受到很多詬病的「找不到電視劇節奏」的問題,之所以受到質疑,「少女感」與否或只是表面。深層次的原因,跟劇本質量與人物豐富程度也不無關係。主人公在劇中的「少女姿態」便是開心則舞,生氣則撅嘴不食,面對單薄的人物,即便是章子怡,或許也很難以找到用演技來填補其與人物間年齡差的機會。
40歲張魯一演13歲嬴政被指尷尬
《大秦賦》主創回應
張魯一從13歲的嬴政演起
去年底在央視熱播的古裝劇《大秦賦》,因眾多關於電視劇服化道精美、戰爭場面恢弘得到不少點讚,但主演張魯一卻因從嬴政13歲開始演起備受質疑。不少觀眾認為,40歲的張魯一出演13歲的嬴政的確太違和了,少年時代的嬴政理應由年齡差不多的年輕演員出演,「40歲的中年人演13歲的小孩,怎麼看怎麼彆扭,不是說張魯一演技有問題,而是他的外形怎麼看都是叔叔級的,即便在濾鏡和磨皮特效的加持下,也演不出少年感,形不備,神也不備。」「張魯一的出場有點兒急了,大叔的臉,孩子的年紀,讓人分分鐘出戲。尤其是36歲的朱珠對著40歲的張魯一說著』你還是個孩子』,更是讓我們不自覺地笑出了聲。」
張魯一從13歲的嬴政演起
為何急於讓張魯一飾演的嬴政出場?對於外界的爭議聲,《大秦賦》主創人員回應稱,嬴政近三歲時被棄留邯鄲,九歲歸秦,十三歲即位,二十二歲親政,三十九歲就一統天下了,心智、城府、作為,與一般人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如此重的戲份,如此深沉的較量,實在是需要有厚度有經歷的演員來撐。大家不滿意這樣的抉擇,批評兩句再正常不過。」
周迅也曾逆風翻盤
能否拯救口碑還有待觀望
坦白來說,章子怡、張魯一都是演技有口皆碑的演員,美是真美,有魅力是真的有魅力,但要勉強去演十多歲的少年,哪怕有「信念感」恐怕也很難做到。要說保養,藝人本就注重保養,比起同齡人來年輕十歲左右不成問題。但人的眼睛經歷過多少世事,是怎麼都騙不了人的。40歲的成熟男性、女性,眼神要回到十多歲,太難太難。
那為什麼不能找少年時期的演員出演真少年呢?《大明宮詞》裡周迅出演的小太平公主,活潑靈動深入人心。有不少網友也分析,怕被對比或者是其中一個原因,「就周迅和陳紅的大明宮詞效果而言,那時候陳紅那麼美狀態那麼好,都有些抵不過青春。有話語權的女一號不會願意有這麼個小太平的。」也有網友分析,費用和時間成本或許是原因之一,「要是主演找了年輕演員,那劇裡和她同年齡段的就都得找,片方應該就不樂意了。」
《如懿傳》剛開始周迅也因角色被嘲
不過,《上陽賦》首播不久,現在對演員和電視劇下定論還太早。《如懿傳》剛播出時,周迅也曾因扮嫩翻車,而此後,她硬是靠著紮實演技和後期人設成功"逆襲",扭轉局面。所以,演員與角色設定年齡差距大,並不是不能克服,按章子怡做評委時最強調的"信念感"一說,表演能讓觀眾信服才是硬道理。隨著劇情慢慢鋪開,章子怡能否力挽狂瀾,扭轉自己第一部電視劇的口碑呢?就看"信念感"能不能拯救"違和感"了。
封面新聞綜合 周琴 資料據中國新聞網、新快報、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