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過得好,但有些人卻不得不為貧困而苦惱。貧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邊想擺脫貧困,邊卻做著影響自己脫困的事。
人越貧困,越不能做這幾件事情,不然會越來越窮。
1
貪小便宜。
有些人越是貧窮,越想著通過佔別人的便宜省錢。能蹭一次飯是一次飯,能少出錢便少出錢。
時間長了,你會在別人心裡留下貪小便宜的印象,別人不願意同你結交,貴人不願意幫你,為了些蠅頭小利,你反而失去更多。
你的路會越走越窄,只能越來越貧窮。
俗話說:貪小便宜,吃大虧。
喜歡佔小便宜,是人性的弱點,一旦上癮,無法自我克制,只能自食其果。
喜歡佔人便宜的人,從短期看,確實得了利益,但從長期看,他將失去的,會比得到的更多。
早先拿去的,回頭還要加倍償付。佛教裡叫因果循環,統計學叫均值回歸,股市叫盈虧同源,江湖術語叫遲早要還的。
正如那些愛佔便宜的人,很多時候也是在給未來的自己挖坑。
文化學者馬未都家曾經僱傭過一個保姆。
這保姆什麼都好,就是手腳不乾淨,總是偷摸從馬未都家裡順走點東西,今天是一頭蒜,明天半罐醬,雖不值錢,但讓馬未都覺得很煩。
因為這事,他明確和保姆說:「我家吃的東西你喜歡什麼需要什麼,跟我說一聲,反正有些東西我也用不完」。
保姆嘴上答應得好,轉頭之後,該悄悄拿還是悄悄拿。
無奈之下,馬未都辭退了她。
今天她能肆無忌憚地偷小東西,保不齊明天就敢偷家裡的名貴收藏品,馬未都不敢冒這個風險。
這個保姆因貪戀蠅頭小利,失去了薪資待遇都不錯的工作,得不償失。
愛佔小便宜,讓她失去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個人品質的折損。
佔小便宜的人,往往層次不高,總是因小失大,以為便宜不佔白不佔,卻從未想過失去的更多。
「非分之福,無故之獲,非造物之釣餌,即人世之機阱。此處著眼不高,鮮不墮彼術中矣」。
沒有付出的收穫就像陷阱邊的珠寶,如果此時不提起精神,眼界放寬,反而執迷於那些許的便宜就會落入更大的陷阱。
天上不會掉餡餅,假如真的掉餡餅,世界這麼大,也不會落到你的頭上。
沒有白佔的便宜,每一個都能將你推向萬丈深淵。
喜歡佔小便宜的人,往往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有這樣一則寓言,羊群中兩隻羊打架,流了不少血,一隻狼走了過來,舔地上的血,結果兩隻羊又撞了過來,狼來不及躲閃,就被撞死了。
愛佔便宜的人,看中的是眼前的利益,卻放棄了未來更大的格局。
貪一點小利,時間長了,名聲壞了,必吃大虧。
生活中的小便宜,能不佔就不佔,現在的你多佔一點,日後就多付出一點。
《菜根譚》有云:「世事虧乃福,人情淡始長。」
你佔的每一點便宜,都是在消耗人情。
長此以往,必會令人心生討厭,世界上沒有便宜的事,誰想佔便宜,誰就會吃虧。
別人的便宜,你佔一點,感情就淡一點。
而那些愛吃虧的人,往往吃不了虧。
那些愛佔小便宜之人,不僅壞了名聲,還處處招人厭。
所謂:佔便宜,贏小利;吃大虧,得大福。
省錢是好事,但以佔別人的小便宜而省錢的話,會適得其反。
有些人情錢不能省,你省下的遠不及人際交往中你損失的感情。愛佔別人小便宜的人在事業上不會有出息,只顧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眼光的人,是賺不到更多錢的。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的巨大財富,切不可因小利而失掉自己的人格,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2
太好面子。
有些人明明過得不好,卻為了自己的面子,打腫臉充胖子。
太多人這輩子都被「面子」困住,太好面子,完全活在別人的眼光中,卻不曾為自己活過。人一旦太愛面子,就會令自己痛苦,活得很累。
太愛面子,說到底,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或是過於看重別人的眼光。
人要面子很正常,但要懂得適可而止。面子不過是生活的錦上添花,打腫臉充胖子的日子不好過,靠死撐出來的面子,最後往往反而讓你沒面子。
有句老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
好面子,恰恰體現出一個人內心的脆弱。
太要面子,可能是因為怕,也可能是因為渴望。
怕人笑話,怕人看不起,怕人指指點點。渴望被人羨慕,渴望被人認可,渴望得到尊敬。
被虛榮心蒙蔽了雙眼,拒絕認清現實,自欺欺人,遲早會受罪;活在別人眼裡,放不下架子,活得太有身份感,最終只會為難自己。
其實就像倪匡說的:「絕大多數,自己認為沒有面子之極、不知如何下臺才好的事,在人家看來,根本不是什麼嚴重的事。」
不少人死要面子,只是因為內心深處的不自信,希望能通過別人的認可,能補償自己的自卑心理。
問題是,你不可能一直靠別人的認可活著,過於在意別人的目光,往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一個越是注重面子的人,越是心虛的表現,說明他本身的「裡子」不是太好,企圖靠面子來隱藏內心的慌張、不安。
面子看得過大的人,往往內心脆弱。
一個人層次越低,越愛面子,因為他們內心充滿了自卑,生怕別人看不起自己。
太過要面子是一顆巨大的絆腳石,它會暴露你的自卑、敏感,給你逃避和退縮的藉口。
面子會變成人心裡的包袱,你越在意,它越沉重。
作家鄭淵潔在《皮皮魯和419宗罪》裡說過:「要面子的結果,大都是沒面子。」
我們常常因為面子活在別人的眼光中,怕出錯,怕出醜,結果卻往往事與願違。
當我們越弱的時候,越容易為了保全面子,而假裝清高,不但錯失了很多機會,也給自己設了很多障礙,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弱。
面子對一個人來說固然很重要,但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太在意「面子」,其實就是把別人的目光當做自己生活的指南,慢慢就會丟失真實的自我,幸福的生活也就無從談起。
在你一事無成、貧困的時候,別太在乎面子。千萬不要因為臉皮太薄而放棄你正在做的事,這樣的人,一生都逃不出卑微和貧困的牢籠。
李敖有一句名言:
「在公交車上遇到漂亮的女孩,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去追,怕人家拒絕沒有面子,那就證明面子比這個女孩重要,那你就活該錯過。」
人活在世上,要想做成一點什麼事情,難免會經歷一次次失敗,被人一次次拒絕。
如果你一直死抱著自己的面子,那你一定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在格拉德維爾的暢銷書《異類》裡,有個天才蘭根的故事。蘭根擁有195分的超高智商,喜歡研究物理和哲學問題,在相關領域裡,已經花了10多年時間,進行鑽研。但是,至今為止,蘭根都沒有發表過隻言片語,沒對學術界產生任何影響。
而回顧蘭根的一生,雖然他聰明過人,經歷卻十分坎坷:兩次考進大學,兩次退學,理由都是和學校起了衝突,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
而當別人問他,為什麼不把自己研究多年的理論集結出版時,他又一次表示:「我不想迎合主流出版社的口味」、「我對這些沒興趣。」
實際上,這是出於他的防備心理,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不會再一次被別人質疑和拒絕,他選擇了不向別人低頭,把自己和外界隔絕開來。
不做嘗試,就不會失敗,也就不會丟掉面子,永遠保持自己的清高,永遠給自己一種「不是我不行,而是我不願」的錯覺。
李嘉誠:「當你放下面子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懂事了;當你用錢賺回面子的時候,說明你已成功了;當你用面子可以賺錢的時候,說明你已經是人物了;當你還停留在喝酒、吹牛,啥也不懂還裝懂,說明你這輩子也就這樣了。」
任正非說過一句話:「好面子的人,怎麼能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師呢?沒有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又怎麼能提高呢?誰最要面子?是那些沒有學問、沒有本事的人!我最不要面子,因為我知道自己有本事,我不怕任何人批評我,批評對了,我就承認錯誤,我公開承認自己有缺點、存在問題。」
在沒錢沒本事的時候,面子是最沒用的東西,為了日後的成功,唯一能做的就是別太要面子。
大多數人踏入社會都是從底層開始的,註定會遭受不屑與看輕,但記住告訴自己,現在的低頭都是為了日後長久的抬頭。
《史記-準陰侯列傳》記載: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當時的秦朝,胡亥上位,趙高縱權後,官吏貪汙多,一片腐敗。當時沒有公正的法律,惡霸們一般都有官府撐腰,欺壓百姓,無法無天,隨便死幾個人,都是常事。
惡霸們料定韓信不敢用劍刺他們,便放話嘲諷,「姓韓的,看你人高馬大,老愛拿著破劍瞎轉。今天如果你不怕死,就用劍刺我;如果你不敢刺我,就要從我的胯下爬過去!」
韓信看向四周,沒有多慮,真的從惡霸胯下爬了過去,整條街的人都笑他。
在一片冷嘲熱諷中,韓信忍受「胯下之辱」,男子漢的面子都丟光了,真是極大的羞恥。但是,他也因此逃過大劫,之後一步步拜將封侯,叱吒風雲,走上人生巔峰。
韓信當時的做法是可取的。韓信是理性之人,能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他當時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他怕他的一身抱負付之東流,怕他曾經的努力功虧一簣。死了,一切都沒了可能,只要活著,就還有希望。
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有時候,忍痛放下面子,才能活得更有面子。
面子是別人給的,臉才是自己掙的。當一個人陷入貧困時,面子是最不重要的。
一個人,貧窮沒錢卻愛面子,會讓他的身心負擔變重,註定越過越苦。
3
不守信用,常借錢不還。
有些人缺錢時,不是想著該怎麼賺錢,而是向別人借錢,用於自己揮霍。
錢越借越多,債越欠越大,自己的生活卻沒有越變好,困境越陷越深。
人沒錢,能省便省,斷不可以借錢為生。
一味的借錢,會讓自己喪失努力賺錢的動力,想靠不勞而獲。
借錢多了,還會有損你與別人的感情,欠的人情帳更不容易還。
小蘇收入一般,但花錢卻不懂節制。很多時候,還沒到月底,她便花光了錢。為了滿足自己購物的欲望,她常向朋友借錢。
一開始,借得還不多,而且還會及時還錢,但小蘇並沒有收斂,不停地向別人借錢。後來實在沒辦法,她會拆東牆補西牆,到最後沒人借錢給她。
舊債不還,又添新債,很多朋友與她斷了交,同事也不願與她來往,工作陷入了被動,很不順利。
借錢借得多了又不還,不免會傷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還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往往是貪小便宜吃大虧。
「救急不救貧」,借錢可以,但要有借有還。生活是自己的,靠他人幫忙的生活並不長久。
人窮志不短,心窮的人會越過越苦。
如果你要借錢,那就請對得起那一份信任。因為無論是借錢還是生活,彼此之間的信任,都是一點一點積累的,倘若隨意踐踏,那麼一次就足以打破。
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借出去的是友情,還回來的是信任。
別讓多年的情誼,砸在錢這件事上。
沒有人會願意,幫助一個沒信用的人。
假如你總是拿謊言敷衍真心,拿虛假糊弄別人,那麼最後的結果,就會沒有人再相信你。
也沒有人會幫向別人借錢而不懂感恩的人。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窮,不失尊嚴,做人做事,誠信為本。許下的諾言就兌現,答應的事情別矇混。
欺人只是一時之詭,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
再難,不欠債不還;再苦,也說話算話。
信任如鏡,一旦破了,再難修復。不但丟失了友情,自己的名譽也隨之一敗塗地。
缺錢時,斷不可心生貪念。借錢不還只會有損自己的財路。人可以為金錢而努力奮鬥,但不能被金錢所奴役。
當你身處貧困時,為了省錢,越愛佔別人小便宜,越好面子,越不守信用,會越沒錢,生活會越貧苦。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