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商場空鋪是壞事嗎?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商智庫

上一次逛五角場合生匯還是在半年前,彼時上海網紅品牌樂樂茶在其一樓開設全新旗艦店、星巴克甄選工坊也選址於此,商場空鋪率低,一切欣欣向榮。

即便如此,疫情影響下,半年後的五角場合生匯也難逃「掉鋪」現象。

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6月初五角場合生匯整體空置率(包括圍擋、明確入駐但未開業、門店在但已停業)提升至17%左右。

合生匯的遭遇並非個例,而此番較大程度的品牌變化對商場是否就一定意味著是壞事?未必!

01

餐飲、親子品牌掉鋪明顯 新勢力正在崛起

從五角場合生匯內品牌關閉調整的具體情況來看,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正是本身實力不強或創新力不足的成熟品牌及新興品牌,而頭部品牌、市場認可度高的「網紅」品牌等正在逐漸恢復活力。

贏商網踩盤發現,目前合生匯的空鋪情況主要呈現以下情況:

1、餐飲業態掉鋪最明顯。兩種類型品牌尤為艱難,其一是小規模品牌,缺乏抗危機能力,如日式炸豬排品牌勝博殿合生匯店已停業,現在只剩下嘉裡中心和虹橋機場店還在營業;其二是缺乏創新能力的成熟品牌,如冰激凌品牌愛茜茜裡、披薩馬上諾等已黯然離場。當然不排除部分餐飲品牌有開店戰略的調整,但疫情無疑加速了其規模的縮減。相反,疫情後新開業的餐飲品牌數量極少,僅個別項目敢於逆勢開店,如小鋤匠壽喜燒、唐人吃麵牌。

2、親子品類受影響程度其次。早教品牌花園寶寶、兒童遊樂品牌愛樂遊已人去樓空。從大眾點評來看,這兩個品牌本身在全市擁有的門店數量就很少,不具規模。規模較小的兒童親子品牌在疫情影響下的抗風險能力一覽無餘。

實際上,兒童教育品牌近2年正處於洗牌期,如前些年風頭正勁的悠遊堂在疫情之前就因虧損嚴重而停業。如今受疫情影響,線上教育崛起,線下教育和親子遊樂品牌將經受更大考驗。

3、休閒娛樂品牌如電影院雖然是暫時停業,但確實對其所在樓層影響較大,連帶著周邊奶茶店都倒閉了,氣氛冷冷清清。

4、攜程這類旅行社全市線下門店幾乎都已停滯,未來是否還會考慮購物中心渠道還未可知。

商場正在經歷優勝劣汰的過程。這麼說雖然殘酷,但市場趨勢正是如此。

另一方面,明顯看到一些勢頭正足的品牌如雜貨集合店KKV、美妝集合店the colorist等正在加速在全城的布局。據悉,這兩個品牌同屬廣東的KKV集團,背後更有阿里等多家機構投資。

此外,以合生匯為例,商場進口處聚集了小鵬汽車、蔚來、威馬汽車等新能源汽車品牌,加上奔馳之星冠松共4家汽車展示中心。新能源汽車品牌為打造形象進購物中心展示的趨勢尤為明顯,前幾天新能源汽車品牌極星(Polestar)在靜安嘉裡中心也正式開業。

一場疫情,並未阻擋有資本支撐的創新品牌加速擴張。

正如一位購物中心負責人說的,疫情影響下雖然會暫時減少商場租金收入,但在此過程中淘汰的也正是競爭力弱的品牌,下一階段是重新引入新品牌,優化品牌結構的好時機。

此次合生匯的品牌變化,或許正代表了上海商業地產市場的部分現狀,目前商場17%左右的空置率暫時還在商場運營的合理範圍內。於購物中心而言,調整必將進行,只是近期想短時間內引入新品牌將會是個難題;而於品牌而言,遵循這優勝劣汰的規律,有人唏噓,有人蓄勢待發。

02

行業掉鋪率過警戒線,商場下一步怎麼走?

當然,還有另一部分本身人氣不足的商場此時則愈加蕭條。贏商大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全國典型購物中心總體掉鋪率為21.10%,同比2019年下半年上升5.4個百分點,已超越行業掉鋪警戒線20%。

對經營本身較弱的購物中心而言,疫情的影響更為嚴重。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建立競爭力?商場方或許要做的是轉變思路。

一、加大場景營造,強調社交屬性

在消費者線上購物習慣不斷深化的情況下,線下將越來越強調展示功能。商場一方面可引入更多展示類品牌並引導下單,一方面打造多社交空間吸引到店。如龍湖虹橋天街的會客廳,為消費者提供休息交流的場所,讓商場成為第二社交場地;新開業不久的百聯Tx淮海則在通過展覽撬動線下消費……

百聯Tx淮海

在商場本身零售品牌吸引力不足的情況下,弱化購物的概念、煥新購物場景,或帶來不一樣的收益方式。

二、引入「地攤概念」,擁抱「消費降級」

國家鼓勵擺地攤為什麼如此受老百姓歡迎?一方面是地攤帶來的是煙火氣,更重要的地攤售賣商品的價格優勢。

雖然去年底,所有的商場都在談消費升級,但半年時間,今時不同往日,消費者的購物慾望下降明顯。中低消費能力的普通顧客並不該被忽略,在此背景下,商場如果能通過在公共空間打造市集能方式提供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在吸引人氣的同時,不失為一種商品內容的補充。

悅達889商業廣場中庭區域擺上了市集

三、摒棄傳統購物中心理念,加入「前置倉概念」

前置倉這一概念來自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新零售企業。什麼是前置倉?前置倉是一種倉配模式,它的每個門店都是一個中小型的倉儲配送中心,這使得總部中央大倉只需對門店供貨,也能夠覆蓋最後一公裡。

在網購普及的當今,購物中心如果能抓住消費者「最後一公裡」,不失為一大機會。

實際上,疫情期間很大一部分購物中心都在嫁接餓了麼等平臺做1小時送貨直達的訂單,但大多僅限於餐飲業態。試想如果商場在本身填鋪困難的情況下,將一部分鋪位打造為「前店後倉」的模式,對接品牌總部中央大倉和消費者,為顧客解決「最後一公裡」的難題,讓他們能在1小時內穿上網購的「新衣服」,這或許又是一場新革命。

當然,前置倉的問題還涉及到物流等各種複雜因素,僅供思路參考。

來源:華東商業地產匯

相關焦點

  • 二季度重慶59家購物中心超1374個空鋪
    今年,受疫情影響,線下實體商業項目方、品牌商更是陷入了前所未遇的艱難時刻。據贏商網與旗下中城商業研究院統計數據,疫情期間,全國典型購物中心平均空置率(空鋪面積/總鋪位面積)為21.10%,已經超過警戒線,而行業公認的空鋪率警戒線為20%。
  • 難逃掉鋪大環境,商場的下一步在哪?
    上一次逛五角場合生匯還是在半年前,彼時上海網紅品牌樂樂茶在其一樓開設全新旗艦店、星巴克甄選工坊也選址於此,商場空鋪率低,一切欣欣向榮。即便如此,疫情影響下,半年後的五角場合生匯也難逃「掉鋪」現象。合生匯的遭遇並非個例,而此番較大程度的品牌變化對商場是否就一定意味著是壞事?未必!
  • 香港核心商業區驚現「空鋪潮」!小吃店、米蘭站關門大吉,業主大幅...
    由於零售業持續疲軟,香港核心商業區開始出現大量空鋪。美聯工商鋪資料研究部在今年7-8月實地查訪香港四大核心商業區(尖沙咀、銅鑼灣、旺角、中環),發現空置的商鋪數量增至481間,相比去年增加73間,整體街鋪的空置率同比增加0.9個百分點至6.5%。
  • 後疫情時代,揚州的商場們還好嗎?
    所幸,近階段好消息頻頻,陰霾之下終現光亮,上周,揚州確診病例清0,各行各業復工復產有序進行中,揚城的各家商場也陸續恢復了營業,金鷹文昌店、五彩世界、吾悅廣場……那些我們熟悉的「日子」又開始回來了!那麼,後疫情時代,揚州商場又會有哪些新變化?小編結合了一些商業人的認識,作出了一些猜想和總結!
  • 早報|香港海港城單層空鋪高達20間;太平鳥上半年賺了1.2億...
    03Salvatore Ferragamo承認通過漲價以應對疫情危機義大利奢侈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周三坦承,疫情發生後集團把旗下產品售價提高5%至7%,以減緩業績的下滑。延伸閱讀:深度 | 愛馬仕打贏手袋外觀被仿冒官司07美國珠寶行業遭重創 Tiffany銷售額腰斬 Signet將關店150家由於疫情期間線下店鋪客流量少,對商場客流和旅遊業依賴性很強的珠寶行業表現並不樂觀。即將與LVMH合併的美國奢侈珠寶品牌Tiffany表示,第一季度公司虧損達6500萬美元,銷售額同比大跌45%。
  • ...香港海港城單層空鋪高達20間;太平鳥上半年賺了1.2億;Burberry...
    03Salvatore Ferragamo承認通過漲價以應對疫情危機義大利奢侈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周三坦承,疫情發生後集團把旗下產品售價提高5%至7%,以減緩業績的下滑。,該品牌可比銷售額下跌45%,並警告稱第二財季業績仍將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預計零售額將下降15%至20%,上半財年零售額將大跌40%至50%,從上年同期的4.98億英鎊減少至2.57億英鎊。
  • 疫情期間也阻止不了「宜家癱」,難道商場的床比家裡的舒服嗎?
    隨著疫情逐漸有所好轉,大家也都陸陸續續可以出門逛逛了,不少的人開始放飛自我了。宜家重開又現宜家癱?近日,鄭州某家居店重新恢復正常開業,許多在家中呆久的市民都按捺不住忍不住要去商場走一遭了。許多市民都忍不住在家品店的床上躺一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 早報| 香港海港城單層空鋪高達20間;太平鳥上半年賺了1.2億
    Salvatore Ferragamo承認通過漲價以應對疫情危機 義大利奢侈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周三坦承,疫情發生後集團把旗下產品售價提高5%至7%,以減緩業績的下滑。 Burberry疫情期間可比銷售額暴跌45% 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周三發布截至6月27日的第一財季業績數據,該品牌可比銷售額下跌45%,並警告稱第二財季業績仍將受到疫情的嚴重影響,預計零售額將下降15%至20%,上半財年零售額將大跌40%至50%,從上年同期的4.98億英鎊減少至2.57億英鎊。
  • 疫情之下,我們在清邁的生活日常
    疫情之下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勢逐步趨於控制穩定,國外卻開始不斷擴散爆發, 全球都仿佛籠罩在一股陰鬱恐慌的烏雲之下,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疫情之下,沒有人能完全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圖/sanook.com2看看霧霾的嚴重程度每年三四月是泰北獨有的燒山季,由於大量焚燒秸稈、垃圾、山林等,導致北部大部分城市都籠罩在霧霾之下。每到這個季節,每天都要看看霧霾的嚴重程度,決定要開窗通風還是關窗開空氣淨化器,是出門辦事還是蝸居在家,不過出門還是在家現在不用糾結了,疫情來了,只能蝸居在家。
  • 實體大量閉店,2020年下半年還能再開店嗎?
    2020年的疫情讓很多人心有餘悸。因躲閉疫情和家庭原因,我也窩在老家長達半年之久,8月底才來到我的大武漢。聽親人們講,武漢已經開放3、4月了,已經基本恢復了往日的繁華。街上人來人往,該堵的地方已經在堵,商場也已經、夜市也變得熱鬧非凡。可回到小區,原來開滿店鋪的底商,掛出門面轉讓、出租的店鋪竟有近十多家。
  • 後疫情時代,南京的商場怎麼樣了?
    商場工作人員:「疫情期間,我們商場有店鋪破產倒閉了。」外賣騎手:「有時候在商場蹲守一下午,一單都接不到。」昨天,南京官方發布了加快餐飲行業復工復業的通知,這對餐飲密集分布的大型商場而言,將會帶來什麼影響?經歷了暫停營業再到陸續復工,後疫情時代的南京商場怎麼樣了?
  • 疫情之下,這才是真實的柳州!
    圖片來源:謝生傑因為病毒的肆虐讓整個城市只餘一片靜寂復工、開學延後,景點、餐廳、商場暫停營業多數人不得不一邊默默祈禱疫情趕快過去另一邊繼續開啟「肥宅」模式然而,災難之下,最見人性有人趁著混亂,大賺橫財有人為了保官,欺上瞞下有人驚慌失措,有人避之不及
  • 史上最慘烈一幕,對中國一定是壞事嗎?
    原標題:史上最慘烈一幕,對中國一定是壞事嗎?活在當下的你,已經在這幾個月多次見證歷史未有的奇蹟!很多人沒想到,21日凌晨兩點,又一個奇蹟發生了。美國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期貨價格從每桶17.85美元跌到了0美元之下,最低跌到了每桶-40.32美元,最後收於每桶-37.63美元。這是自從1983年出現原油期貨交易數據以來首次跌到負值。說得更明白些,就是每買進一桶原油,不但不用付出任何費用,油商還得倒貼你37.63美元,買越多、賺越多。網友們直呼活久見,「買油桶送油」、「水比油還值錢」,這可真是有生之年系列。
  • 新冠疫情之下日本自殺率飆升
    除了要與「第三波」新冠疫情作鬥爭,日本近日飆升的自殺率,成為又一個困擾社會的棘手問題。日本厚生勞動省發布數據顯示,該國10月自殺人數為2158人,同比增加40.2%,女性增幅尤為嚴重。這一數字甚至超過日本全年因疫情病亡的人數。
  • 時尚,在疫情之下
    Armani先生在這些中國模特們的簇擁之下為中國獻上關心和祝福。 InStyle: 疫情期間你有沒有嘗試雲辦公,你認為雲辦公在你的行業能取代正常的工作模式嗎?
  • 疫情之下,手握6萬現金,開一家花店合適嗎?
    面對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應該多方面看待:第一方面,疫情之下,花店經營狀況到底如何?在近三個月對開店學員的到店回訪中發現,相對於其他行業,那麼花店受到的衝擊是非常小的,甚至很多學員店鋪營業額還在穩步上升。其次,購買鮮花的人群,除開節日消費,大多數都是對自己生活有一定要求的人群,所以,短暫的疫情,對這部分人群的消費習慣並不影響。
  • 大家都猜下,疫情過後商鋪租金會下降嗎?
    我認為,其實不用猜,新冠疫情過後商鋪的租金肯定會下降,其實不管有沒有新冠,商鋪的租金都會下降,理由如下。1、大家可以從19年各大城市的商業區的商鋪空置率可以看出來。最直接的表現是商鋪的空置率長期居高不下,19年廣州這邊很多商業區的轉讓招租,甚至空鋪,增加特別多,明顯蕭條下來。2、從商鋪的銷售情況看,以前為了買下商鋪,大家爭的頭破血流,而現在商鋪的銷售一落千丈,銷售中心都是門可羅雀,我經常都會收到推銷商鋪的電話。人們的觀念都已經轉變過來了,現在投資商鋪是不掙錢的。
  • 疫情下的香港:當尖沙咀沒有了遊客……
    但是疫情之下,這個熟悉的尖沙咀,卻在慢慢「消逝」。 這個全港面積最大的購物商場(沒有之一),擁有700間店鋪,面向廣東道的那一側更是奢侈品牌林立,看上去相當氣派。這裡是香港國際保險公司的聚集地,過去10年,無數內地客戶在這裡籤下終身保障的美元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