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動是指肌肉收縮所產生的不自主運動,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包括舞蹈樣動作、肌張力障礙、投擲動作、肌陣攣或是靜坐不能。而對於帕金森病而言,當我們提及異動症特指左旋多巴誘導的異動症(L-dopainduced dyskinesia,LID),是指伴隨著血漿左旋多巴濃度變化而出現的以舞蹈樣動作為主要表現形式的不自主運動。GeorgeC. Cotzias教授於1967年正式將左旋多巴引入治療帕金森病,於1969年便發表文章首次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描述。
我們通常根據異動症出現與左旋多巴藥物濃度間的相互關係將異動症分為三類:「開」期異動(劑峰異動)、雙相異動以及「關」期異動(圖1)。
中文:「開」期異動
英文:on dyskinesia
也被稱為劑峰異動(peak-dose dyskinesia)或高劑量異動(high-dose dyskinesia),是最為常見的異動症類型。多於藥物療效最好時(「開」期)出現,主要表現為舞蹈樣動作和舞蹈症,也可以出現投擲動作或肌張力障礙,上肢多見,以帕金森病最先累及的肢體最為明顯,逐漸累及其他肢體,也可以累及頭面部、頸部甚至是軀幹。
中文:雙相異動
英文:diphasic dyskinesia,
biphasic dyskinesia
也被稱為低劑量異動(low-dose dyskinesia),出現在藥物將要起效前或藥效開始衰退時,以投擲動作和肌張力障礙為主要表現,下肢更為明顯,往往伴隨有疼痛,對生活影響較為嚴重。
中文:「關」期異動
英文:off dyskinesia
也稱為劑末肌張力障礙(end-of-dose dystonia),往往出現於清晨服藥之前的「關」期,而隨著疾病進展全天處於「關」期時均可有不同程度的發生,這一類多表現在下肢,表現為典型的足部肌張力障礙——拇趾過伸,足趾摳地,足內翻。
圖1:藥物劑量-反應關係。
灰藍色區域:低於治療窗
淺綠色區域:過渡窗
深綠色區域:治療窗
黃色區域:超出治療窗
A:高左旋多巴濃度
B:中等左旋多巴濃度
C:低左旋多巴濃度
黑色虛線:「關」期(帕金森樣症狀出現)
紅色虛線:「開」期伴有劑峰異動
藍色虛線:「開」期不伴有異動症(理想的臨床獲益)
紅色實線:雙相異動症
在接受左旋多巴治療後4至5年,大約40%的患者會出現異動症,而超過15年後將近94%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異動症表現。多數異動症較輕,不需要做特別的幹預。較為嚴重影響生活的異動症需要治療,通過藥物調整(應用金剛烷胺及原有藥物服用方式調整)和手術治療(DBS)多數可以緩解症狀,少數特別嚴重的異動症治療效果不佳。回顧性的研究發現,發病早、女性、低體重、不以震顫為主要表現、病程長、左旋多巴用量大均顯著增加出現異動症的風險。在諸多危險因素裡,左旋多巴的用量和低體重是最為重要的可控性因素。如何精準的制定最佳藥物治療方案,做好預防是重點,選對醫生是關鍵,趕快尋找專業的運動障礙團隊吧。
1.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 clinical features,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Tran TN, Vo TNN, Frei K, Truong DD, J Neural Transm (Vienna) 125,2018.
2.Dyskinesia Matters. M. Angela Cenci et al. Movement Disorders, 2019.
3.Teaching Video NeuroImages: The underrecognized diphasic dyskinesia of Parkinson disease. Leo Verhagen Metman, Alberto J. Espay. Neurology 89 August 15, 2017.
4.Modification of Parkinsonism—chronic treatment with l-dopa. Cotzias GC, Papavasiliou PS, Gellene R . N Engl J Med 280,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