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與婆婆的關係非常好,鄰居都誇她們像母女,婆婆也逢人便說,這個媳婦比閨女還強。但婆婆病重臨終前卻不讓她守在跟前。
冬雪是中學的老師,33年前嫁到婆家。結婚後他們沒有和公婆住在一起,但每個周末都要買一些水果和蔬菜回婆婆家,進到家門就開始收拾,然後進廚房幫著婆婆做飯炒菜。吃過飯,收拾停當,就會跟婆婆聊上一會兒。
每到換季的時候,冬雪就會把應季的衣服給公公婆婆買來,婆婆嘴裡說著下次可別買了,但是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婆婆對冬雪也是像對親閨女一樣,每次見面娘倆有說不完的話。冬雪的孩子從出生到上小學前,都是老人幫著照看,冬雪非常感激老人,孩子也非常關心和孝順奶奶。
20幾年前,因為公公去世,婆婆一人生活,為了照顧婆婆,冬雪每天下班把菜買回去,給婆婆把飯菜做好再回家給孩子做飯。
如今退休了,更是全身心的照顧老人,她推掉朋友的出遊邀請,很久才回自己娘家一趟,家裡人非常理解和支持她。
一天,婆婆躺在醫院病床上,對冬雪說:「以後我就跟著你家啦,誰家我都不去,我信不過他們」。一句信不過他們,冬雪激動地哭了,是婆婆的信賴讓她留下了幸福的眼淚。
今年春節過後,老人得了心衰,因為疫情,不能住院只能在家隨時觀察,她和愛人日夜守候在跟前。老人感覺自己身體快不行了,對她說:「你們回去歇幾天,讓老大他們來。不能光累你倆,你要累垮了,誰照顧你呀,誰來給我辦事呀。」冬雪回家的第三天老人就去世了。去世的前一天她還去看望老人,老人告訴她:「別總往我這跑了,我沒事」。結果第二天中午老人就走了,一直照顧婆婆的她,老人去世前卻不在跟前。
冬雪她們婆媳關係是非常融洽的,她們的家庭是幸福的。但還有部分的婆媳的關係確實針鋒相對的。婆媳關係問題,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敏感的問題。
婆媳關係的好壞,決定著這個家庭是否幸福。如果做到以下幾點,其實處理好婆媳關係並不難。
1、關愛:婆婆的所有人,要給予這個媳婦關愛。要接納她,讓她在這個家裡感到親切與溫暖。
2、融入:就是媳婦要儘快轉變角色,把自己真正當成家庭一員,真誠與家人相處。
3、以柔克剛:婆媳之間之所以會發生吵架,其實有很大部分的原因,是由於雙方之間的性格不合。當兩個人性子都比較烈的時候,勢必就會引發不必要的爭吵。以柔克剛是最好的相處之道。
4、換位思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去和對方保持對立,甚至是不斷地反駁。
5、明確位置:婆婆和兒媳是一個家庭中兩個角色,但是這兩個角色並不一定就是處在對立面。雙方都要對彼此的身份、位置,有一個明確清晰的認識。婆婆對兒子的家庭生活,有一定的建議的權力,但是絕對沒有決定權。尤其是在下一代的教育上,應該以兒子兒媳的方式為主,婆婆不要過多幹預。
6、注重溝通:無論是什麼關係,溝通都是十分重要的。婆婆和兒媳之間,一旦對對方有什麼意見建議,最好是坐下來開誠布公的談一談。和平的交談,是讓婆媳關係融洽的最好的方式。
7、多誇獎:比如,婆婆做了飯菜,當媳婦的就要及時誇獎:您做的這道菜太好吃了。婆婆聽了一定很高興的。當婆婆穿了一件她自認為不錯的衣服時,你千萬別裝著沒看見,你得說:「你穿這件衣服很合適」之類的話,讓婆婆感覺你對她的關注和讚美。
8、捨得花錢:母親節、婆婆生日,一定要給婆婆買禮物,表現對婆婆的愛。不僅會讓老公對你多了一層感激之情,還能贏得婆婆的愛。
總之:婆媳之間相處需要的是一份坦誠與關愛,更需要在相處的時候講究一些特別的技巧。比如說話的方式儘量簡單,委婉些,行為方式儘量多向對方靠攏些。婆媳相處的好,整個家庭才能夠更加的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