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香港陸羽茶室乃百年老店,名聲在外,卻一直未能親訪。某日中午與友人在港公司閒聊,忽有人約友到該茶室一聚,友邀同往,幸得一睹風採。
進門,但見迎門屏風狀的玻璃櫃內擺放茶樣幾件,其中中間一件茶餅標示為「遠年雲南普洱茶皇「,隔玻觀看,茶餅條索均勻、芽葉顯露、鬆緊適度、色澤褐紅、油潤亮澤,雖未觸之聞之飲之,也覺此茶不錯,應是茶室的鎮店之寶。友問此茶級數,我試析之:觀之外形此為好茶無疑,但所存年份的確不敢妄加推斷,細看內飛,不是中茶公司所出,所以不會是70年代前的「印級茶「或其後的「七子餅「,90年代前普洱(特別是出口產品)基本為國有中茶公司壟斷,由此可以基本斷定此茶不會是50年代中至80年代中的產品。但會不會是更老的「號級茶「?看來也不像,因內飛留空處潔白如新,無任何茶漬斑駁,缺乏歲月陳跡。綜上,竊以為此茶為存放20年左右的古樹茶。當然,鑑茶好壞需望聞問切,最終還靠品飲方能下結論。我等門外漢,僅憑隔玻相望而妄加評點,實在貽笑方家也。
進茶室後一路上三樓,只見室內裝修陳設雅致,茶客滿座,確有百年老店之風採。
坐落後,方知此室所上之茶均為每位30元的「名茶「。友人的友人先到,並點飲了鐵觀音一壺,我試嘗飲後感覺一般,便親點一壺據稱為上好之普洱,味感也是普通的「酒樓熟普「。朋友是茶室常客、貴客,百年老店定不會以次充好欺之瞞之,只是粵式茶樓歷來重點(心)不在茶使然。於是點了幾款拿手小點,經品嘗,確實非一般的精彩,尤其是那碗豬肺湯,湯色儼然牛奶般,入口甘甜鮮香,一碗下肚,頓覺清心潤肺。由此看來,陸羽茶室之名,在於吃,而不在於飲也!
其實,品茶是一種人生態度:隱忍、沉澱、厚積,環境需要清,幽,雅,三五良朋知己,棋琴書畫,方能悟出茶的意韻。陸羽茶室這等環境,來去匆匆快餐人流,難道一泡好茶可以改變周遭浮躁的人群,留住匆忙的步伐?故此,品茶還需靜下心來,細衝慢啜,方能體會箇中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