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其實並不討厭第二任皇后,也不討厭她生的兒子。乾隆後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太子,跟令妃沒什麼關係。繼皇后被冷落,也跟令妃沒有關係。至於繼皇后跟乾隆有什麼矛盾,這個歷史上並沒有確切的說法,至今是一個謎。
乾隆皇帝總共有兩位皇后,第一位是富察氏,她在弘曆還是親王的時候,便被選為弘曆的嫡福晉,根據史料記載,富察皇后溫良淑恭,深得弘曆的喜愛。乾隆皇帝的第二位皇后便是烏拉那拉氏,她和富察氏同時間進入潛邸, 被選為弘曆的側福晉。
公元1735元,雍正皇帝去世。弘曆登基稱帝,是為乾隆皇帝。乾隆登基之後,跟隨他多年的女人們也被封了位分。嫡福晉富察氏為皇后,側福晉烏拉那拉氏為嫻貴妃,格格高佳氏為貴妃。烏拉那拉氏本是側福晉,可位分卻比格格高佳氏低了一等。從這便可以看出,弘曆並不喜愛烏拉那拉氏。
乾隆身邊這麼多女人,他一生最愛過的女人,大概也就只有富察氏了,這也是那拉氏不被得寵的第一因素。作為結髮之妻,乾隆對富察皇后非常用情,可惜富察氏因喪子之痛加上身體本身就不好,在乾隆13年就去世了。皇后死了,乾隆遲遲沒有立後,也許在他心中,沒人能替代富察氏的位置。
清朝,皇后的人選很嚴格,必須出自滿洲上三旗。而除了富察皇后外,輝發那拉氏是唯一的一個出身尊貴的女人。而且,當時她與乾隆的婚姻是雍正爺賜婚,這一切不過是政治利益牽連的結果。一段政治聯姻,在乾隆皇帝那裡也只是後宮多了個女人而已,感情並不深。一段因為政治利益送來的女人,註定是遭到帝王嫌棄和討厭的。
而當時在皇太后的心目中,那拉氏是個很不錯的繼任人選:那拉氏出身上三旗,地位很高,也有充分的後宮管理經驗,對自己也盡心服侍到位,那拉氏不做皇后,還有誰能做?
關於冊封那拉氏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因為乾隆生母鈕鈷祿氏對那拉氏的疼愛,第二也因為那拉氏為人恪守後德,有國母的風範。
最終那拉氏被廢的猜測有兩個,第一是因為令妃魏佳氏得寵。而乾隆在五皇子永琪死後有意立令妃所生的皇子顒琰為儲君,所以對那拉氏下了手;第二,乾隆風流成性,而那拉氏又比較剛直,在勸諫的時候不注意,所以惹怒了乾隆。
《清實錄》是這樣記載的:「皇后自冊立以來並無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歡恰慶之時,皇后性忽改常,於皇太后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因令先回京,在宮調攝」。
乾隆原本就不待見她,發生這件事後更是對她厭惡至極,將她打入冷宮。打入冷宮的第二年烏拉那拉氏就死了,乾隆不僅不為所動,對外還說是皇后福薄。
烏拉那拉氏貴為皇后,不僅喪禮的級別比皇貴妃的還低,連自己的陵寢都沒有,而是被塞進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一側,堂堂的皇后反倒成了皇貴妃的下屬,顏面蕩然無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