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號,劉詩詩迎來她的33歲生日。諸多明星紛紛發來「賀電」,卻唯獨不見吳奇隆。
正當眾人懷疑二人感情時,23:59分,吳奇隆突發微博,為其慶生。
照片中,吳奇隆擺出「心」的手勢,向餘暉靠近,畫面清新唯美,足見用心之至。
回望吳奇隆夫婦,他們算是娛樂圈最「佛系」的了。既沒有組合撈金,也不曾合體圈錢,反而過起了「詩與遠方」的簡約日子。
再看吳奇隆前半生,苦痛與掙扎總纏繞著他,這樣的「簡約」卻恰恰是難得的幸福。
勤工儉學,替父還債
1970年出生的吳奇隆,家境十分貧寒。作為家中老二,地位極其特殊。13歲時,父親因賭博欠下巨款,致使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
1988年,吳奇隆選擇勤工儉學擺地攤,雖掙得不多,但也能為家庭減輕負擔。
每天他早早出攤,賣力工作,因長相出眾,使不少女顧客都成了常客,生意異常火爆。而在生意好的同時,他也迎來了人生的另一場轉機。
一日,知名經紀公司老闆童安格來到夜市,看見吳奇隆,便與他攀談起來。雖然吳奇隆並沒有當明星的打算,但童安格卻「心懷此意」。
後來在母親的規勸下,他決定去經紀公司碰碰運氣,沒曾想竟碰出個「大運河」來。
陰差陽錯,一炮走紅
面試成功後,他原本只是個小助理,後來公司決定將他與其他二位進行包裝,組成小虎隊正式出道。
上世紀80年代末,還沒有「明星」這個概念,「追星」更是無稽之談。但自小虎隊成立以來,萬千少女組成追星狂潮,瘋狂應援,場面不輸如今。
拍MV、發專輯、接商演,突如其來的爆紅使吳奇隆的日子變得緊湊繁忙起來。與此同時,他內心的「焦灼」也不請自來。
「那時候家裡的經濟條件不好,做明星應該是賺錢最快、最多的方法了。」
受家庭條件的制約,即便他對「明星」這一角色不甚滿意,但為了替父還債,他仍舊繼續工作,擔當資本的「工具人」。
據透露,那時吳奇隆每月都要向銀行償還20萬元人民幣,堪比「巨型房奴」。
如果將娛樂圈比作一個大花園,那小虎隊就是其中較為明豔的一朵。
但花無百日紅,終有過氣的那一天,吳奇隆也最終迎來了這一日。
組合離散,吳奇隆冒險「出走」
1991年陳志朋應徵入伍,蘇有朋也似乎有了繼續深造的打算。彼時,只剩下吳奇隆一人不知何去何從,陷入焦灼。
再看娛樂圈,林志穎憑藉影視資源颳起「小旋風」,迷倒萬千少女,似乎小虎隊眼前的阻力更大了。
慢慢的,他便有了單飛的打算,也開始將目光瞅準影視界,渴望開闢新天地。
沉潛數年,抱得美人歸
進駐大螢屏後,吳奇隆接觸了不少好資源,在拍完《蕭十一郎》後,他終於還清最後一筆債務,重得「自由身」。
事業上小有成績後,他便開始考慮起終身大事來。2006年,與演員馬雅舒結婚,但三年後,二人卻因感情破裂選擇離婚,重回「自由身」。
那時的他傷感又無奈,但即便如此,當媒體問及其感情體驗時,他仍以一句「還有所期待」來告知公眾。
2011年,宮廷大劇《步步驚心》開播,吳奇隆的「四爺」深得公眾心,而劇外的他,也俘獲了劉詩詩的心。
劉詩詩優雅溫柔,吳奇隆端莊成熟,二人一見鍾情,相得益彰。但巨大的年齡差卻使外界猜疑紛紛,忍不住好奇劉詩詩的「動機」。
那時,已年近50的吳奇隆終於鼓足勇氣捍衛自己心中所愛,斥2億為妻子舉辦婚禮,「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預算的問題,只要她開心就好。」
那時,他是小虎隊唯一結婚的,還是兩次。
結婚後,二人又有一子,49歲老來得子的他生活幸福又美滿。對於吳奇隆來說,「出走」餘生,能有這般結局,算是完美了。
每年妻子生日,他都會用獨特的「比心」方式為其慶生,要麼是早一秒,要麼是晚一秒,時間雖不是剛剛好,但卻用特殊的方式告訴我們:他們的愛,永不停歇。
替父還債,奔走劇組,二度結婚,這些字眼似乎預示著他的「不幸」;但老來得子,夫妻和睦,又彰顯著他的「幸運」。
所謂幸或不幸,都全在乎吳奇隆的行動:逆境時,不拋不棄;順境時,乘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