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散韻,筆墨生煙。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光明史冊,詩詞能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情懷,而書法能增進人們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在這裡有著朗朗上口的詩詞和飽含氣韻的名碑名貼,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呢,那就趕快來看一看吧!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以來才子多愛美人,美人也愛才子,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而形容女人花容月貌的詩句也有很多。我們的大詩人李白自然是少不了的,這不,他就寫了三首詩,分別從時間、空間等方面寫出了楊貴妃的花容月貌、閉月羞花。相傳這三首詩是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欣賞牡丹時覺得氣氛太過單調,於是便召李白進宮寫詩來助助興。在自己的領導面前自然是要好好表現一番,李白果然不負眾望,寫下了這三首名作。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穠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我們先來看看第一首,詩首句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大家應該很熟悉了,這是用來形容女子的千古名句。看見潔白的雲朵就讓人想到了衣裳,看見了美麗的花朵就想到了你那絕世的容貌,李白這兩句不免有拍馬屁的嫌疑,但是不得不說,把雲朵形容為華美的衣服,把花兒想像成容貌,光這短短的七個字,就足以看出我們李哥的水平了。
緊接著便是更進一步的誇讚,「花兒已經是如此的美麗,但是在晶瑩的露珠下就顯得更加的嬌豔了」。這樣一來,就使得前兩句詩更加的飽滿,同時,李白還用風露來暗指唐玄宗的恩澤浩瀚,讓這首詩更加的精神。形容的差不多了的時候,詩人便展開了想像,目光放到了天庭上王母的瑤臺仙池,因為在地上已經找不到什麼詞彙去形容楊妃的美貌了。把楊貴妃比作了天上的仙女,實在是非常的精妙。
再來看看第二首,第一句便寫到了花受香露來形容楊貴妃備受寵幸,之後便是用楚王遇神女的典故和美貌的趙飛燕來形容了楊貴妃的天生麗質。而第三首詩,主要寫的是楊貴妃與唐玄宗之間彼此恩愛:「貴妃跟鮮紅豔麗的牡丹配合得相得益彰,有美人,有名花,真可以說得上是秀色可餐。在沉香亭中君王和貴妃雙雙倚靠著欄杆,好一幅融洽的畫面。」
李白擅長於利用景色和事物來豐富詩句,這三首詩中,他不僅僅用了牡丹、露珠等事物讓貴妃增色了不少,而且展開了想像,還把楊貴妃給誇到了天上去,最後用前朝的人物典故來襯託,難怪唐玄宗當時會如此讚賞,看來大詩人李白也是要吃飯的哈。
好了,今天的文化鑑賞就到這裡了,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不妨給光明史冊小小的點一個贊和點一點關注哦。你們不斷的支持就是我不竭的動力,我會繼續帶來更多好的文化知識鑑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