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電視作用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好的電視不僅能點綴客廳,還能提升生活品質感。我這邊新房入住有段時間了,但也越來越不滿意客廳那臺老電視,除了面板素質還可以,其它可以說一無是處,還曾撰稿發布了一篇如何精簡美化的文章嘗試過拯救那臺機子仍未果,這電視也沒有壁掛起來,因為隨時準備換掉它。並且我也不盲目追求國外的中高端旗艦品牌,這次的新浪眾測提供的海信U7F是否能成為我理想中的電視,HOLD住乏味的客廳?我很期待。
即便被人模仿抄襲也罷,額外附贈視頻評測習慣依然是我的原創態度,歡迎圍觀更直觀的視頻版評測。
當傳統大廠開始甦醒發力,那可能就沒網際網路品牌什麼事了。簡單整理了下這臺機子的相關數據,部分數據官網沒有,自己查看整理,如有錯誤還請指正。屏幕觀感需要開機實測,但其它硬體配置決定也共同決定了體驗的下限。可以看到,無論是面板相關參數還是綜合硬體配置都相當到位。120Hz的高刷、升降攝像頭、3G運存、128G存儲,這些參數往常都只在手機裡相見,用參數怪獸來形容它也不為過。尤其是運存,別看3GB相對於現在的6~8G起步的安卓手機來說不多,但通常在不注重性能的電視上只捨得給個2GB,我那臺同價位的老電視才1GB,吝嗇的發指。這3GB也是MTK9652所能支持的最大RAM,海信這點上夠誠意了。至於其最大賣點的百級全陣列調光等屏幕技術的實際觀感我會在後面展開。
以往體驗小家電和手機之類我都會跳過開箱,但電視這種大件,包裝和物流環節都關乎到到手的電視是不是完好無損,我這邊是供應商本地倉就近配送。相對於外包普通物流來的更放心一些。這邊會提前一天電話通知,第二天配送司機還會提前大半小時電話聯繫確認是否有人收貨。為了收貨,特意提前結束端午假期,正好趕上送貨上門。我們當地就有倉儲中心,電話通知以及配送相當及時,且都是直接送上樓主動抬入到客廳,服務不錯。
當你購買電視,沒空現場驗貨,你只需要查看包裝頂部指示的「前面」一面的外箱是否有破損就基本確定電視是否有破損,因為電視最怕正面屏幕的磕碰。
海信的這臺電視左右兩側均有用於開箱抬起電視的護貼,這區域平握基本不會損傷屏幕。兩個人一起抬的時候,尤其注意握持區域,不要擠壓到屏幕。
除機子外,外箱裡提供了一對底座支架、支架螺絲、遙控器、電池、電源線、一分三老式視頻線、說明書。我以前用的老電視都是電源線和電視整合的,這次看到獨立的電源線倒是蠻新奇。
用多了直板遙控,海信遙控這個遛背設計倒是讓我眼前一亮,正面為四向大弧度彎曲,後背也同樣內收,握持手感也不賴。不過最大亮點還是後背那個抗菌加工的標貼。考慮遙控器通常都是藏汙納垢的熱門物品,U7系列的遙控是日本原裝進口微米級銀離子抗菌材質,取得了日本抗菌協會認證,據稱抑菌率達到了99%。按鍵布局方面,直接看中心垂直線附近一共有3個按鈕,電源鍵、聚好看、語音鍵。通過這C位的按鍵分布,可以看出海信正在著重打造圍繞聚好看和海信小聚語音的社交生態。
當初為了等一臺好電視,電視柜上的壁掛架也還沒裝,這次就先按上這個鋥亮的電鍍銀蝶翼式底座使用。家中妹子一人也能輕鬆安裝。
繼續看看背後的設計。依然是標準的塑料材質,上半部分的兩個柵格開槽為散熱出口,左邊為電源插口,右邊為各類輸入口。中間壁掛的孔距為200*300,其實知道這個數據,可以自己選擇更合適的第三方掛架。
放大可以看到整面覆蓋的是棋盤格紋理,不過我倒是看出了一種LV的奢侈品既視感,不管怎麼樣說,整體設計至少傳達了這臺電視的定位,它需要體現高級感。
電視下半部分的有兩個大尺寸的低音喇叭,除此之外,還有隱藏一組中音、一組高音。組成了6通道全頻音響系統,而此刻,行業眾多品牌依舊才一個全頻喇叭,足見海信對這U7系列的忠實。
這臺電視還是海信與EURO2020歐洲杯的聯名紀念款。要是沒有疫情,6月就是歐洲杯揭幕的時期,雖然歐洲杯延遲了,但U7F的發布卻沒有遲到,其「支持你的熱愛」口號的確也與歐洲杯精神契合。
另一側依次提供了音視頻輸入、網口、USB2.0*2、HDMI2.0*3、同軸、天線輸入。有些遺憾受限於處理器不支持USB3.0。另外有個細節是這邊插口區域寬度預留充分,尤其是我家裡那根給Surface用的DP轉HDMI線的HDMI那頭由於內置晶片導致不可彎曲區域很長。在家裡老電視有些擠壓,但在這裡就有充分的空間延展。
由於海信U7F採用直下式背光源,相對於常見的側入式背光源最大的物理限制就是厚度控制,但在這臺電視上這厚度也未必是缺點,直下式的好處可以分別設置背光區域控光、讓背光畫面均勻度更有優勢。而且U7F的這厚度裡面還更有料,畫面環節會細說。
接上電源線之後,在後蓋束線夾還能把線扣在後蓋上,在正面觀看可以很好的隱藏掉墜地的線條。
當低價位產品進一步蠶食市場之時,電視的ID設計越來越不受重視,甚至和如今的全面屏手機一樣有千篇一律之勢。但這臺機子卻大有不同。瞧瞧擺上電視櫃後的55U7F正臉,碟式支架配合窄邊框的55寸面板,絲毫感受不到直下式背光源帶來的厚度。
這個U7F的屏幕裝配與深錆色的鋁合金邊框搭配設計上有些小心思,視覺上會有一種懸浮屏意味,讓機身整體觀感更輕盈精緻。
順便測試了下其包含內屏BM區域以及金屬外邊框總和約11mm,算是目前主流水平。
這懸浮屏的邊框區域約12mm,無論壁掛還是立放,這塊區域就是視覺感知厚度,海信很討巧在這裡做了視覺收窄處理。
幾年前用上OPPO Find X之前,我也不會像想到手機有一天能有機械自動升降的攝像頭設計。幾年後的今天,升降攝像頭都已經進入了電視領域。海信U7F搭載的這個廣角升降攝像頭在後面還有一個撥輪可以調整鏡頭的最佳觀看視角。它的功能還不小,後面會帶來具體講解。
看這邊升降攝像頭的左右數個細小開孔其實是遠場拾音麥克風,可以更好的用於語音控制功能喚醒操作。
電視底部邊框帶有藍綠色調元素,正面邊角印有歐洲杯指定電視的相關標識。相信對球迷用戶很受用。如果對足球不感冒的用戶也無需擔心,正常觀看距離,這些標識文字並不醒目。
我比較喜歡的是海信ID設計除了懸浮屏外,對於這個居中設計的紅外信號接受區域的特別受用,材質應該是類似亞克力的質地,除了用於接受紅外信號外,也能投射出LED白光,在開關機以及喚醒語音助手等場景會有常量和呼吸效果。對於整體外觀來說甚是點睛。
前面說過傳統LED液晶電視有區分側入式和直下式背光源。一般來說直下式背光源畫面表現更均勻,而海信這邊的ULED則是直下式背光方案的進化方案,採用背光分區動態控制技術和HiView畫境圖像引擎來提升整體畫面表現。第一次開機就被其畫面所驚豔。這塊屏幕擁有,4K解析度,1000nit HDR峰值亮度,8700:1對比度,130%的BT709色域。
作為4K電視,自然驗證解析度和清晰度是否達標為第一優先。為了能更加直觀對比,在默認模式上了這張最為常見的測試圖。可以看到4K標準的紅色箭頭的文字區域依舊清晰可辨。
而在這張直出裁剪圖可以看到幾個球面彩色過渡自然,並無斷層,左上HSB色彩系統的色塊在肉眼下均能清晰分辨。左下角的色彩分布圖的綠藍紅三角形分布能夠清晰辨認,通常來說三角形分割線條越準確清晰,色彩表現也就更精準。
灰階方面,雖然拍攝器材所限,但肉眼下左側64級和右側21級球狀色階均可清晰分辨,左下0~20級灰階的前4級開始難以分辨,白色的255~235色塊均能清晰分辨。整體表現滿意。
由於前面測試中發現在全白背景下的角落有些陰影,當然,這也是市面屏幕的共性,不是自發光,難免存在些背光不均勻。為了更好的了解整體背光均勻度。拿起手頭的照度測試工具測試了下不同區域的光照強度。整體上面板均勻度相當不錯。這裡要再次說明,上面九宮格裡並不是尼特數據,但手頭的這個工具從側面也可以了解U7F的背光均勻度。結合1000尼特的HDR峰值亮度,提供了相當可靠的畫面保障。
話不多說,直接上幾組對比圖,這裡開始,為了對比變量可控,所有真機畫面均為相同快門/光圈/曝光的單反輸出,並在PS做相同數據的裁剪組合。這第一組梵谷畫面可以看到無論是畫面精度還是高光與暗部的細節保留均足夠到位,尤其是畫面底部的暗場景,在保證細節的同時,畫面能夠足夠的壓暗下去,這是很多中高端電視都難以達到的表現。
擁有不錯的色準表現結合出色的控光等技術,才能在各場景下有優秀的畫面表現,這張相對於第一組擁有更多的暗部場景,很多廠家在調教上通常難以取捨高光與暗部表現,而在這U7F上,大猩猩的高光毛髮與綠葉暗部的細節同時做到了充分保留,並且不像一些企業的無腦提亮處理,該暗區域還是要壓的下去。
最後再上一張,得益於高亮度與高色域表現。這張獅子畫面給我帶來了超出原圖的視覺衝擊力。前後層次清晰,毛髮的光感更為栩栩如生。這顯示素質在日常也適用與電腦外接使用。
其實前面各畫面的到位還原、明暗層次清晰背後最大功臣是海信提供的百級分布式控光區域。也是U7F的最大賣點之一。區域大概如上圖所示,可以單獨控制畫面不同區域的明暗層次。要知道很多近萬元的電視最多也才幾十個分區控光。U7F這是要直接迎擊國際大廠的氣勢。
並且每個分區都還有4096級控光。類似如上效果,每個區塊會有單獨控制。控光分區數量越多,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就是在大光比場景的畫面提升,控光更精細帶來的就是畫面細節層次感的提升,獨立畫質晶片搭配這個高亮度屏幕,對畫面效果呈現更優秀。
U7F上除了百級分布式控光外,最吸引我的還是120Hz的高刷,其實我電腦高刷用的不多,反而接觸高刷手機更多,手頭90Hz、120Hz、144Hz的高刷手機都有,用多了就有個毛病,看電視畫面總覺哪哪都不舒服,平時的在線視頻可以通過運動補償嘗試讓畫面更為連貫,這點上U7F做的也同樣精進。但在播放本地視頻等場景,尤其是一些4K等高解析度視頻,用老電視看就依然覺得缺少些什麼,沒錯!就是刷新率的限制,如今這臺支持120Hz的高刷的機子就給我帶來了全新的體驗,推薦一個「The Origin起源」視頻來體驗,這個視頻有4K+120P+HDR+H265+10bit的版本,在上面播放就是全新的感官體驗。這裡由於GIF畫質所限,但即便如此,擁有10bit色深面板,支持HDR和高刷的U7F畫面更驚豔,恍惚間有種觀看OLED感受。且亮度也更高,對於外部光線幹擾影響也更少。
另外,也給一些用戶的好奇解答。在這臺ULED在深色背景下,都沒發現漏光現象,可以通過上圖細看,通過下面的亮著的指示燈可以看到這是亮屏狀態,我放了一張黑色純色圖的測試。光這點,比我這兩年用過的液晶電視都要優秀。
我覺得市面上存在一個誤區,有相當一部分的用戶選擇電視都會說有沒有系統、內存少不少都無所謂,接個電視盒子就行。不可否認用電視盒子補充體驗是個路子,但應該是作為一個退路備選方案,至少我已經厭倦拿著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電視相關遙控頻繁換來換去切視頻輸入源。所以現在我選擇電視,對配置內存以及內置的定製系統體驗都較為關注,我理想中的電視可不喜歡外接各種尾巴。
不同於一些網際網路企業,海信其實很少單獨拿具體硬體型號宣傳,更注重體驗方面的傳達。通過第三方軟體可以看到這臺電視採用的是MTK9652,搭配的3GB運存也是這顆處理器的最大上限,128G的存儲也保證了足夠的擴展可玩性。
手機的處理器跑分見得多,我也懶得重複來,而電視處理器通常不同於手機,這款常見於高端投影和電視的4核A73頂配架構的MTK9652處理器性能來個跑分也可以大致了解所在檔位,對於新品,還是值得給大家來個數據參考。工具為個安兔兔的TV版6.0.2,測得分數為64407。不用說我那臺1G運存的老電視,這分數比前段時間朋友家的智慧屏和小米電視5 Pro都要輕鬆趕超。所以U7F對於第三方應用和遊戲的運行體驗足夠保證。在這幾天的使用下來,進出桌面,切換應用等場景都能明顯感受到這硬核配置帶來的流暢感。
海信這套系統為旗下聚好看基於Android9定製,這套系統代號依舊是VIDDA。目前出廠的系統版本號為0001WK0522。以下系統體驗均基於這個版本來。桌面的默認交互邏輯和主流的一致,橫向切換內容分類板塊,縱向瀏覽分類更多詳情。內容庫涵蓋愛奇藝、優酷、騰訊、華數等多內容平臺,基本覆蓋了各領域,還整合了智能AI家和AI健身兩大標籤。但這多達15個標籤,切換一圈夠累的,並不是所有用戶都同時需要用到這些內容分類。希望海信能考慮用戶需求,開放部分標籤的自定義編輯功能。
和常見的定製系統一樣,系統設置選項分為第一層次的快捷設置和更多設置的全部設置功能。但區別是海信的更多設置項目也都是在當前界面彈出形式,這點值得稱讚,它無論在桌面還是視頻播放畫面等場景都能喚出操作,這樣可以在調整相關選項時,同時觀看背後桌面的變化狀態。
雖然海信這定製系統桌面內容給我第一眼有些太過豐富導致無所適從。但這一鍵識圖倒是讓我眼前一亮,通過點按遙控的海信小聚鍵,可以一鍵獲取當前頁面圖片並分析圖片裡的商品或者作品人物,還可以通過手機掃碼便捷分享出去。不止如此,長按海信小聚鍵還能截取當前視頻,同樣可以掃碼分享自己截取的精彩片段。這功能交互在最近幾天用的最多,且最舒適。
由於搭載了升降攝像頭,基於AI識別,可以有更多娛樂場景運用,可以用來輔助健身和遊戲娛樂,先說遊戲方面!AI體感內置的幾個體感遊戲,通過攝像頭最多可以同時識別2名觀眾的四肢動作來參與(看右下角顯示的攝像頭畫面動作捕捉),通過一些指定手勢就能隔空玩電視遊戲,最近梅雨季節,正合適宅家娛樂。
另一個調用攝像頭的AI健身功能其實也是合適愛運動的人士,不同於傳統電視教學,它的最大亮點是可以通過攝像頭檢測你的四肢動作是否標準,是更有交互性的體驗,猶如請了一個私教。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來視頻通話等各種社交場景。
語音助手功能在如今成為了絕大部分智能電視的標配,但做的好的寥寥無幾,除了遙控按鍵喚起外,還可以在電視開啟遠場語音功能,直接對電視喊「海信小聚」即可在多場景直接喚出語音助手,實測使用「海信x聚」都能喚醒,比如海信大聚,海信胖聚,海信肥聚都行,嘿嘿。前後關鍵語調到位,中間文字含糊一下問題不大。不過我還是期待能使用自定義喚醒詞,那樣會更酷。除了日常控制播放,查找內容外,也能控制攝像頭升降等操作。而且響應速度很快,這點相當重要,是決定我是否會繼續用下去的重要因素。還有需要補充一點,它支持多種方言,可在設置裡選擇多地的方言適配。
U7F還搭載DTS Virtual:X音效,剛開箱使用只驚嘆於畫面,有些忽略了這6通道揚聲器的聲音調教,當我用另一臺電視才發現除了畫面外,喇叭聽感也完全回不去了。U7F的6通道揚聲器結合DTS Virtual:X音效讓原本就很飽滿的聲音帶來了更多聽感提升,層次清晰,細節豐富。平時看久電視我也不關機,而是選擇關屏,然後用語音助手熄屏環境下點歌播放,當一臺大面子的純音箱使用。
作為傳統大廠,海信在部分場景的自定義程度比網際網路企業更多。比如遙控的這個直播鍵,可以在系統設置裡自定義成其它系統功能、具體一個外部輸入源、打開指定第三方應用等操作,自定義程度很高。這自定義功能不僅增加便捷性,還降低了部分人群的智能電視使用門檻,尤其合適家中老年人,打開電視,只要再按一下這個按鍵就可以打開指定直播軟體觀看就行,不用再系統桌面來回找。
除了遙控自定義按鍵功能外,還有自定義功能深得我心,它無需Root,原生支持自定義更換開機畫面,不是那種在廠家Logo後面再出現自定義圖案,而是更高程度的完全替換。在關機也有多種轉場特效選擇。
這臺U7F相對以往家中電視來說是全方位的提升,就比如前面說過的開關機,我設置完自定義畫面後關機再啟動測試,從按下遙控到進入桌面僅需六七秒的功夫。開機快到我還沒時間欣賞自己設計的啟動畫面。讓開機半分鐘到一分鐘的等待成為了歷史。
雖然外包裝註明了產品為二級能耗,但這並不形象,對於用戶較為關心的功耗也做了簡單測試,關機狀態功率最大在0.1W。而在關屏狀態為31.3W左右,開機狀態的實時功率為225.4W。
最近的天氣溫度比較高,很多人擔心發熱問題,我在室溫30度的大白天也做了一個簡單測試。連續播放了幾小時後,可以看到正面最高溫度在35度左右,約在畫面靠中心區域。
此刻電視背面的散熱孔區域最高溫度在41度。整體溫度表現符合預期。
喜聞樂見的Q&A環節來了,繼續搜集大家的各種問題一併做個解答。
Q:問個實在問題,開機廣告還有麼?
A:我這臺暫時沒看見有開機廣告,但商城有提示開機還可能會有品牌宣傳或者產品廣告等內容,如果你們遇到的話,可以聯繫客服提供電視機的有線MAC地址,它們會返回上去取消開機廣告。這點上比我之前用過的某網際網路品牌電視要厚道多了。
Q:這價格看起來沒什麼優勢啊?
A:對比都是要有一個參照,你那一兩千的國產電視對比,有考慮過面板配置用料是同一個級別嗎?應該在一定的配置維度對比價格,對比同配置區間的國際品牌,海信U7F依然是具有價格優勢。
Q:全場景隔空手勢怎麼沒介紹呢?
A:詢問了官方售後,U7F上這個功能是有的。但目前出廠固件暫不支持,等後續OTA升級即可。類似之前的華為手機的隔空操作一樣,還是蠻炫的,坐等更新。
Q:怎麼安裝第三方應用?媒體中心裡打開本地U盤不顯示APK文件啊。
A:方法很多,如果覺得商城工具搜索和本地APK改名大法麻煩,那就教你們一個最簡單的,在系統設置裡打開商場模式先,不僅能看到一些亮點功能外,你再用系統自帶的媒體中心打開U盤裡放的各種APK安裝包,是不是發現都能顯示和打開安裝了吧。
Q:為什麼我這邊電視看4K圖片很模糊,完全沒有達到4K精度?
A:如果你們用第三方文檔瀏覽器打開4K圖片,記得要選擇需要用自帶的「媒體瀏覽器」打開才能解析4K,絕大部分第三方應用打開只能解析到1080P。
Q:可以安裝第三方桌面嗎?
A:一句話,可以的!給用戶一定的自主權,這點還是很厚道。但試了一圈第三方桌面,雖然界面清爽了,但或多或少都有些功能體驗問題,選擇了第三方就意味著放棄了官方生態的一些亮點功能。或者大家也可以來推薦看看。
Q:手機端App功能如何,好用嗎?
A:海信的手機助手叫海信聚好看,常見的遙控和推送等功能都有,也支持遠程操作,即便在外網也能遠程操作家裡的電視。
Q:騰訊START雲遊戲平臺咋樣,怎麼沒見你介紹體驗?
A:和官方售後確認了,這個和隔空手勢一樣,目前暫未推送,一起等待更新唄。
我家裡還有很多投影,但並不是我否定電視,而是還沒有一臺軟硬體綜合體驗優秀的電視。在網際網路系的電視品牌入局洗牌之後,傳統大廠終於開始醒悟,懂得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結合網際網路系的體驗來繼續爭奪回客廳入口。這臺機子可以充分的代表國產高端液晶電視和三星索尼直面不落下風。只要路子對了,後續市場也會給與正向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