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錦鯉水質很關鍵,那怎麼養出好水呢?
01什麼是好水
一句話,好水就是藻相、菌相平衡,「肥、活、嫩、爽」,魚體健康、自由自在。好水的水色,一般有以下幾類:
1、硅藻類:茶色、茶褐色
水質較「肥、活」,肥度適中。水中的藻類是硅藻,如: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等,這些藻都是優良的餌料;此外還有圓篩藻、舟形藻。生活在此環境中的養殖對象活力強,體色光潔,攝食消化吸收好,生長速度快。
2、綠藻類:淡綠色、翠綠色
(1)淡綠色、翠綠色
水質很「嫩、爽」,透明度在20~35公分,肥度適中。水中的藻是綠藻,如小球藻、衣藻等,綠藻能吸收水中大量的氮肥,淨化水質。
(2)濃綠色(濃而不濁)
多出現於養殖中後期,水質較濃,透明度在10公分左右,藻以綠藻為主。水質較肥,但活、爽。水中懸浮顆粒少;水質穩定,有利於緩減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應激反應。
3、矽、綠藻混合類:黃綠色
此種水為硅藻和綠藻共生的水色。一般認為「硅藻水不穩定,綠藻水不豐富」,而黃綠色水兼具了硅藻水和綠藻水的優勢,水色穩定,營養豐富。
02養水的基本原理
建造一個好的微生物系統(硝化系統),把主要有害物質(魚的糞便和食物殘渣等東西,它們是有機物)分解成無害物質;這是最核心的思想,無論那一種缸、池,都不能排除微生物系統的作用,這裡我們更強調提高微生物系統的能力。
03好的硝化系統裡有什麼
(1)、喜歡氧氣的好氧細菌:繁殖速度非常快,它們能把糞便和食物殘渣等有機物快速分解成氨;比如枯草菌等等;
(2)、喜歡氧氣的硝化菌:繁殖速度很慢,它們負責把氨分解成硝酸鹽;這個過程有兩個階段,比較複雜,有興趣的可以找更專業點的資料看看;
(3)、不大喜歡氧氣的厭氧細菌:繁殖速度也很快,它們負責把硝酸鹽分解為氮氣揮發掉或者再還原成氨。
04建立完善的硝化系統需要什麼
(1)、提供居住的地方:細菌要有家才能大規模繁殖,濾材是它們最主要的家,房子越多越好,性價比最好的房子是細菌屋、陶瓷環之類。一般認為,濾材越多越好,給有益菌足夠的生存空間。
(2)、提供充足的溶氧:那些喜歡氧氣的細菌對氧氣的消耗量是巨大的,甚至比缸裡池裡的魚還厲害,因此,一個有效的充氧手段是不可以少的,可以用氣泵、水流濺落等多種方法解決。假如有了大量住房後水仍然很混,那麼是增加氧氣的時候了。可以墊高濾材,底下放增氧盤,加大氧氣供給。
(3)、合適的溫度:魚和細菌在24-28度之間是可以很好的生長和繁殖的,水溫底,細菌活性降低,生長變慢。
(4)、穩定的水質:由於細菌們住在濾材,他們喜歡比較穩定的水質,一旦水質劇烈變化,它們就難以適應了。在濾槽裡放置少量的活性炭或者麥飯石,放在濾槽後面,大概佔據濾槽的10%的空間就足夠了。不過活性炭和麥飯石每個季度應更換或再生一至二次,這樣能夠確保效果。
05怎樣才能養好水
(1)、錦鯉是名副其實的「吃貨」,一定要控制好養殖密度,魚池的話,儘量一噸水養一尾魚,魚缸因為本身就比較小,做不到這個條件,30-50cm的也儘量控制在2-3尾。合理的養殖密度,是非常關鍵的,不然,你的過濾系統的承載壓力很大。
(2)、建議每隔半月加一次EM菌,或每月三次,前期可以加得更勤一點,對水質的穩定和改善立杆見影,EM菌可以買市面上現成的,也可以自制,自製的方法:燒開水,加入紅糖或糖蜜,等自然冷卻到40度左右,加入em菌原粉,利用封閉的容器發酵2-3天,保持環境溫度30到40度是最好的,避光保存。當菌液變成棕黃色,有股酸味,PH值在3.5~4左右時,就表示發酵成功了。
(3)、過濾,作為硝化細菌的棲息之地,同時也是池中垃圾的生息之所,更具餵食量,水溫調整清洗頻率很重要。經常正確的方法清洗過濾,那對魚的活躍度的維持,和質地的提升,有明顯幫助。過濾系統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的,一些細節要完善。在翻水板上開孔,讓水均勻通過,避免底水強烈衝擊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