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帶來的便攜性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在近年來看到越來越多的廠商推出相應的可穿戴設備來分擔手機的功能,例如智能手環、手錶。這些設備以傳統手錶的時間功能為基礎,大多也都可以滿足類似於計步、接受手機端的信息等功能,尤其是後者,與手機的聯動性更完善。
近日,vivo也對自家即將發布的首款智能手錶——vivo WATCH進行了預熱,諸如外觀之類的信息也陸續浮出水面。其入局不算早,但在這個設備上面,卻擁有Apple Watch Series 6剛剛進行適配的血氧監測功能,讓人頗為期待。
外觀覆蓋面廣,材質用料足
如今的智能手錶錶盤無非就是兩種形態,諸如三星、華為等廠家採用的傳統的圓形設計,和以蘋果、小米為代表採用的方形設計,各有千秋,喜好程度因人而異。
這次vivo WATCH選擇了圓形的錶盤設計,並且和大部分廠商一樣,推出了不同大小的版本。有意思的是,vivo對兩個型號也進行了外觀上的區分:42mm版的外觀更為優雅,在錶盤上沒有多餘的設計元素,流暢的輪廓線條適用於大部分人群,尤其是手腕比較纖細的女性。
而在46mm版上,我們能看到其設計更加硬朗,更偏向於機械手錶的概念,在表圈上以金屬拉絲的形式去展現,並標以刻度。這個設計,想必會受到許多男性用戶的喜愛。
而在錶帶的選擇上,vivo延續了手機設計上的優秀傳統,採用了真皮材質錶帶。其選用的是與許多高端車型中的內飾材質相同的Nappa皮,摩卡棕配色上沒有過多處理,還原了皮質的本質色彩;秘夏橙相對更具活力一些,鮮豔的色彩對於年輕群體來說更加友好。從預熱圖來看,無論是搭配哪款型號,都十分討喜。
另外,在官方圖片上也能看出,在運動場景下模特佩戴的是另一款目前還不清楚材質的黑色錶帶,這方面在發布時應該會進行解釋。
而在表殼材質方面,官方宣稱這次兩款手錶都採用了精鋼材質,也可以理解為316L 不鏽鋼。這種材質在Apple Watch的高端版本上才得以採用,相比較市面上常見的鋁合金,其耐腐蝕性更強,質感也要好上一截,當然,成本也要比鋁合金高不少。值得一提的是,表圈材質採用了陶瓷,也為整體的耐磨性提高了幾分。
實用性強,血氧功能是亮點
如今市場上的智能穿戴設備魚龍混雜,有些廠商急於入局這個領域,導致智能手錶功能性不足。而有些卻明顯用力過度,想把手機上的功能都塞進智能手錶裡,卻導致收益比極低,實用性也較差。
如今市場上做的最好的,無疑是Apple Watch,雖然在早些年也在探索手錶功能性的過程中不斷碰壁,但好在其找到了方向——運動與健康。在蘋果生態的閉環內,Apple Watch在完善基礎功能的同時,不斷在心率監測、健身輔助等方面下功夫,並在前段時間推出的第六代設備上,將血氧檢測功能搭載,幫助人們獲得身體的實時健康數據。
vivo WATCH雖然是vivo第一塊智能手錶,但也具備了像血氧檢測、心率監測這樣的前沿健康功能。官方也對這項功能進行了預熱,有意思的是,其用了「連續血氧監測」來進行強調,並在背景處隱約能看到心電圖的圖樣,也許這次vivo WATCH的血氧監測所呈現的是動態數據,那樣的話會比蘋果手錶更具有參考性。
除了這些功能外,結合官方發布的場景圖來參考,像NFC、便捷支付、運動檢測等功能想必vivo WATCH也都有搭載。其餘最讓人期待的,無非就是實際續航表現了。目前市面上功能完善的設備普遍存在續航問題,蘋果手錶更是接近一天一充,經常為出行的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如果vivo WATCH能在續航方面有出色的表現,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的產品並不難。
vivo生態已成雛形
今年算是vivo的創新大年,在手機方面我們看到了新穎的設計和出色的影像能力,甚至還有著目前行業最快的充電技術。隨著vivo開始邁入智能穿戴設備的領域,其已經基本完成了以手機為中心的生態圈的同時,在相關領域繼續帶來創新。無論是對行業還是用戶來講,無疑都是利好的。
再把目光拉回眼前,vivo WATCH即將在9月22日19:30分與我們相見,也許,還會有更多的驚喜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