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營銷遊戲化:誰最像10年前的騰訊?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36氪

把騰訊付費內容免費,SaaS一下,就是電商遊戲了。

文 | 吳不知

編輯 | 鶴頂紅

來源 |銀杏財經(ID:yinxingcj)

封面來源 | 豆瓣

2008年,五分鐘團隊開發的「開心農場」遊戲一度風靡全網,從人人網到QQ,遊戲如燎原之勢火遍各大網站。目睹團隊走向成功,五分鐘CEO郜韶飛像成功人士一般沉溺於修道。

就像聯想陳國棟一樣,修著修著公司就沒了。

「現在的農場有一個瓶頸,不可能再有新花樣。每個農場都會遇到農民棄玩的命運,除非遊戲不斷增加新功能。」2010年,模仿開心農場的唐彬森發現這種遊戲模式已經走入天花板,用戶正以每月10%的速度流失。

幾乎像所有遊戲一樣,開心農場想用一次迭代衝破天花板,將愛恨交加的偷菜變成了傳播愛後,這款遊戲因為錯誤的迭代策略提前走入歷史。

八年之後,拼多多與淘寶App先後上線農場遊戲,或許是看到這款老遊戲能顯著提升用戶的停留時長。次年,京東尾隨兩家入場,上線「東東農場」。此時,唐彬森第一批氣泡水走出代工廠,另一個現象級產品即將橫掃年輕人。

十二年一個輪迴,開發農場遊戲的人做了氣泡水,而賣貨的電商巨頭卻開起了「農場」。

遊戲化營銷的基本邏輯

移動時代走過十年,市場從增量轉變為存量,各賽道的玩家們不斷調整營銷思路順勢而為。

以電商為例,為了吸引用戶,各大平臺使出渾身解數,百億補貼也好,節日促銷也罷,即便是今年獨領風騷的直播,都反映了行業渴求新的營銷方式。花樣繁多的營銷策略正從新奇走向常態化,整體來看效果並不如人意。

百億補貼廣撒網,真正給用戶手裡的並不多,刺激消費效果有限,何況家家都有的節日促銷不再吸引眼球。年初直播電商風風火火一度被視為下一個風口,眼下成交額過億的直播帶貨場次越來越少,電商巨頭們還得尋找新的營銷工具。

兩年以來,淘系、京東與拼多多找到了新的營銷方式——遊戲化營銷,把騰訊曾經付費的遊戲統統免費,為我所用。

電商進行營銷的本質是縮短「看選買」的周期,並儘快推進消費者下一次購買行為。

有鑑於此,「電商or遊戲」的問題很好回答:遊戲是場景營銷的工具而已,最終目的還是指向電商。確切地說,提供更多展示欄位(廣告收入)與增加用戶時長(平臺粘性)才是電商營銷遊戲化的核心訴求。

即便用戶沒有購買需求,在電商平臺上玩小遊戲,相關推送也能間接起到「看」的作用。

重度遊戲顯然不適合營銷,如射擊、戰略、競技類遊戲,有較高的娛樂門檻,開發成本高與電商本質屬性並不兼容。畢竟用戶打開App的目的在於購物,而非玩遊戲。

倒是輕度遊戲,如休閒、養成類遊戲與電商更為貼合,也是目前最為流行的遊戲化營銷內容。

有研究提到,遊戲化營銷與廣告、顧客、品牌管理存在許多融合空間。2015年,一支德國研究團隊考察虛擬品牌社區「三星國度」時發現,參與者與品牌的互動異常頻繁,他們對品牌的信任、滿意與忠誠度都因遊戲化而提升,並且樂意重複購買,或者將品牌分享給親友。

那年,兩個人不約而同的發現了社交對於電商的促進作用,一個是阿里智囊曾鳴,那年他提出了社交電商的概念。另一個是還在做遊戲的拼多多初創團隊,他們盯上了微信春節紅包之後,缺乏服務終端的問題,黃崢還念叨著娛樂化營銷的概念。

阿里決定用遊戲為電商引流的戰略,方向是對的,可惜遲遲沒有很好將銜電商與遊戲銜接起來,《旅行青蛙》只如流星一般,轉瞬即逝。倒是黃崢簡單粗暴,將微信的紅包進行到底,迅速建立後線市場的優勢。

紅包刺激感官,時間一長用戶變得麻木,而且用不同姿勢發放紅包培養了一大批羊毛黨,他們對於平臺的忠誠度只在於發紅包的頻率以及補貼力度。

而阿里那頭,大文娛根本沒有淘寶客那麼好用。蘑菇街之流雖有劫持流量之嫌,但好歹能打,不像高曉松的大文娛,不僅難堪導流重任,很長一段時間還得找集團要口糧。

整個2015年,移動單機遊戲的冠冕給了開心消消樂,騰訊用實力告訴電商:遊戲與社交是基因問題,就像鵝廠前一年自己把QQ網購+拍拍網+易迅股份+2.14億美元置換京東15%股份一樣。

正是開心消消樂,讓電商看到了新的營銷模式,當中三個屬性後來悉數平移到了淘系與拼多多的小遊戲中:闖關、代幣以及社交裂變。

不是遊戲是電商

2018年,淘寶悄悄在手淘首頁上「領金幣」欄目中,上線了淘寶小遊戲。拼多多在稍早時候也推出了類似遊戲「多多農場」,值得一提的是初創團隊在做拼多多之前,便曾運營過遊戲,而且還實現了盈利。

一年後,京東姍姍來遲,「東東農場」上線。此外,與開心消消樂畫風相似的遊戲也在不久之後進入頁面,充值是鵝廠的正義,而電商不需要,它們只要用戶逛一逛就能獲得那些需要充值才能獲取的代幣。

目前三大平臺上線的小遊戲多以農場經營類為主,輔之以養成類(如「淘寶人生」,京東「寵汪汪」)與消除類遊戲(如淘寶「省錢消消消」「多多愛消除」)。

農場遊戲顯著增加了用戶在App上的停留時間。用戶的停留時間越多,潛在交易機會也會同步增加。不僅如此,遊戲的玩法還帶來新的購物場景與購物方式,用戶在娛樂之中對新增的廣告內容並不反感,平臺也能從中獲取不錯收益。

遊戲+電商的優勢非常適合節日營銷。

去年618期間,有電商平臺嘗試在造節活動中引入遊戲,到雙十一,蓋樓遊戲將造節+遊戲+品牌的營銷展現得淋漓盡致。

單從遊戲性上,天貓推出的蓋樓遊戲並不吸引人,可真金白銀的補貼通過遊戲發放卻帶來了極大關注度。靠著低門檻、強社交裂變、長時間跨度與短單天時間投入,打卡型遊戲模式改變了傳統節日促銷的「紅包」疲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戶粘性。

用戶眾口難調,蓋樓遊戲也被許多玩家吐槽。例如組隊之後踢人規則苛刻,如果新人拉不到新隊員,只能幹瞪眼。強制性的遊戲規則之外,若是連輸幾天,用戶體驗大打折扣,吐槽聲此起彼伏。

早在2017年,微淘為了幫助商家就曾推出過類似活動,提升店鋪與用戶的活躍度。用戶參與後,微淘淘主在指定時間按樓層百分比結算,發放獎勵。另一方面,樓層越多,獎勵不斷疊加,用戶參與度同步攀升。

微淘蓋樓將流量與單品轉化為商業價值的嘗試,兩年後用到雙十一促銷中,遊戲化的蓋樓毀譽參半。

今年618天貓摒棄了蓋樓的線性遊戲規則,代之以「理想列車」,以互動遊戲的方式解鎖相應車廂積攢紅包的玩法比蓋樓和緩不少。

雄心勃勃的拼多多則效仿水果忍者的遊戲規則推出「全民切紅包」,用戶在遊戲過程中獲取紅包,如果想要進入下一關,還需要完成不同的「拉新」任務(第二關1人,第三關兩人)。京東同期推出搖數字遊戲,玩兒法模式大致與2017年「尋金記」擲骰子大同小異。

今年618「貓狗拼」無一例外存在社交裂變、搶佔時間、通過遊戲發放紅包的共性,唯一差別在於選用的遊戲與平臺主要用戶完全不同。

遊戲與平臺調性

三大平臺在小遊戲的選擇上存在些許差別,總體上看淘系矩陣豐富,橫跨養成、消除與經營三大類。拼多多目前僅有養成與消除,而京東只有養成與知識問答遊戲,例如「天天加速」。

先來看看淘寶上的小遊戲。

除了農場與消除外,淘系遊戲最大特點在於代幣體系完整、通過遊戲任務串聯遊戲矩陣、強品牌營銷。

淘金幣是購物中用於抵扣的金幣,可以在省錢消消消中購買代幣,或是到淘寶人生中補籤,如果是節日營銷遊戲中還能用之獲取積分,加速達成任務。例如在618開車遊戲中,淘金幣可以置換一定比例的活動代幣用之購買新車廂。

淘寶也是唯一一個將現有小遊戲串聯起來的電商平臺,用戶玩任何一個遊戲都可能因為某個任務切入到下一個遊戲中,不同的遊戲又各有自己的營銷方式。在這一點上,拼多多與京東小遊戲彼此之間卻是割裂的。

種樹與農場都是為農產品提供廣告欄位,芭芭農場的陽光還能作為代幣充作抵扣。跳棋與換裝遊戲「淘寶人生」主要為服飾、食品以及二次元衍生品提供獨特的曝光機會。消消樂是一個賺補貼的頻道,難度不高,緩解簡單粗暴補貼的審美疲勞。

以前直接給你一塊錢紅包,現在是玩遊戲賺一塊錢,二者有天壤之別。

拼多多的小遊戲與淘寶增加產品曝光的風格完全不同。黃崢對於人性的把握很深,把一塊錢碾成十份,在遊戲中隨機派出,給人感覺隨時都有錢,實際上與其他平臺收益並無二致。

淘寶幾個小遊戲對應不同類別商品和品牌,而在拼多多,一切以1元,或者贈送的方式出現。換句話說,拼多多似乎並不在意商品類別,更在意用「免費」或者「1元」的「小便宜」吸引用戶參與。

如果說農場種植遊戲是標配的話,那麼京東是電商營銷遊戲化的異類,目前上線的10個小遊戲彼此重合度較高,實際上只有農場、養成、經營、分類以及知識問答五大類別。

畫面上看,「天天加速」是下了成本的,採用3D頁面,可惜遊戲節奏較慢,通過瀏覽商品獲取能量加速的線性邏輯太過簡單。缺乏淘寶小遊戲的豐富性,也沒有拼多多「沒事兒給紅包,有事兒讓白嫖」的豪情。

三大電商平臺小遊戲方面,京東有些讓人琢磨不透,兩款寵物養成遊戲「寵汪汪」與「東東萌寵」畫風與遊戲模式類似之外,都是靜音模式,感覺是給聾人推出的遊戲,可能體現了集團的人文情懷吧。

拼多多的小遊戲策略很清晰,哪怕是盲人都能玩兒。以前是直接砸紅包,現在是玩兒遊戲拿紅包。曾經用錢換流量的時代過去,現在平臺或許希望用錢換時間。

最大的問題在於電商遊戲的整體體驗並不好。同樣是澆水,拼多多與淘寶、京東相比點觸頻率過於繁複,或許是為了刻意製造驚異感,每一次點觸都可能出現紅包,可為了幾分錢,或許真不能起到應有之效。

日前,「淘寶人生」新增「建家園」,在換裝遊戲之上似乎有意嘗試「社交遊戲」,給人一種從QQ秀到QQ家族的既視感。

結語

今年,電商遊戲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生意卻隱藏著一票玩家,其中還有一家獲得千萬元人民幣級別的融資——摩西科技。

36氪獨家採訪中透露了這家公司所說的遊戲原創性實際上是「將精品遊戲變得可複製、工具化,商家只需要三個步驟就能做出一款營銷遊戲」。他們還用了一個很有趣兒的詞來定義自己,做一個「SaaS能力」的營銷遊戲公司。

說簡單點,就是把鵝廠曾經拿來安插付費的精品小遊戲免費,批量生產給電商用於營銷。

這麼多年過去,非肝即氪的時代讓人不爽又無奈,手遊與端遊的遊戲製作組越來越浮躁。此外,移動互聯終於等來最後一批中老年人為休閒遊戲提供了新的用戶群體,可惜許多休閒遊戲變現方式少,可玩性容易被複製,往往存活周期短,或許擁抱電商是最後宿命。

電商營銷遊戲化的結果可能讓輕度與重度遊戲走向分化,沉迷的投靠騰訊,休閒的擁抱電商。

相關焦點

  • 在東南亞 騰訊終於如願當上了電商一哥
    但由於在拍拍網之後推出的電商產品都不溫不火,不僅接連撲街,還都撲地悄無聲息。。。一直沒有拿得出手的電商產品的騰訊,也得到了電商圈常敗將軍的 「 美名 」。為此,深諳充值之道的騰訊便走上了曲線救國的道路,選擇花錢投資電商圈的小弟,來電商圈分一杯羹。
  • AppGrowing:2018上半年移動電商營銷分析報告
    3)短視頻與電商用戶群重疊度高,電商短視頻營銷潛力大商品年齡層在25-35歲之間的用戶均佔據主流,用戶的相似性能夠大大提高電商短視頻營銷信息對目標用戶的傳達率。短視頻用戶在興趣愛好方面與電商平臺用戶的需求契合度高:短視頻用戶群體生活品質較高,拍照,年輕、愛玩、愛美、愛運動喜歡海淘購物、熱愛旅遊休閒。
  • 文章頻道 - 騰訊遊戲宣布品牌升級,聽聽這五位營銷大咖是怎麼說的?
    通過轉型為遊戲探索者的定位,從價值認同和產品發力兩個層面放大遊戲的價值。Q4:品牌升級後,您會期待騰訊遊戲在營銷上做哪些嘗試?騰訊遊戲×QQ音樂:《去聽見無限可能》H5劉翊:在C端層面,比較期待騰訊遊戲如何藉助產品和消費者建立最直接的關聯,點點滴滴地與用戶溝通品牌升級後的理念;在B端層面,最期待的是騰訊遊戲在品牌跨界合作上面有更多的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平衡玩家和合作品牌兩邊的需求,這也是騰訊遊戲營銷層面的創新
  • 回顧騰訊的電商之路,馬化騰對電商的「執著」,那才叫做「真愛」
    而其中最讓人讚嘆的就是直播,前幾日,快手平臺的快手一哥「散打哥」,一場直播下來,直播帶貨總營業額高達4億+,銷售430w單,創電商帶貨奇蹟,最終全場成交額突破5億,這是線下商家永遠無法想像的壯舉。對於電商這塊,這幾年可謂是風生水起,銷售額逐年遞增,特別是近些年,社交電商的發展;除了直播這塊的發力以外,小程序和社群帶貨,在這期間,也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不少企業利用微信和小程序,直接觸達用戶,把產品搬到線上來銷售。很網友可能會疑惑,騰訊居然也搞起了電商來了,一個做遊戲的,搞電商,就好比程式設計師下崗買菜,這能行嗎?
  • 復古營銷正當時,騰訊21周年復古沙雕廣告火了
    1998年11月11日,騰訊公司在中國深圳正式成立,是一家全球領先的、不務正業的綜合公仔廠商。為什麼說騰訊公仔廠這麼厲害呢?因為它生產的公仔遠銷五大洲、四大洋,已經成為10多億地球人,提高生活品質的忠實夥伴。而為了讓騰訊公仔,都達到國際領先的XSWL2333質量體系標準,騰訊公仔研發車間的工人們都認真得掉光了頭髮。
  • 京東成騰訊最大廣告代理商
    之後騰訊在流量運營上採取了各種嘗試,取得了一定效果。在騰訊的傳統優勢網路遊戲領域,負責流量變現的廣點通可以說是如魚得水,截至目前,在騰訊每季度40億元的廣告收入中,廣點通要佔去半壁江山,而這其中相當部分都是遊戲分發所貢獻的。從2015年起,朋友圈的品牌廣告業貢獻了一塊收入,不過這些收入從根本上而言,與電商並無太大關係。
  • 《賽博朋克2077》刷屏,如何做好遊戲化時代的趣味營銷?
    根據伽馬數據統計,2019年,我國Z世代移動遊戲ARPU達到255元,對應2.64億Z世代群體規模,行業增量空間達千億元。無論是《賽博朋克》的火爆,還是遊戲消費市場的紅利都充分說明,遊戲的營銷價值日益提升,而遊戲化營銷也在近年來,逐漸成為打造品牌的創新手段之一。
  • 店寶寶:騰訊——電商賽道的基礎設施賦能者
    早前騰訊內部宣布了一則人事調整,簡單來說,就是以微信的流量與支付體系為底層基礎,以小程序為抓手,為線下門店帶來實際業務增量。電商賽道正迎來新玩家,手握12億微信日活的社交巨頭騰訊。按照微信商業的GMV增速,騰訊將成為國內第二大電商,成為最迅猛生長的商業體。
  • 芬香社交電商:打造社交數據化營銷新模式
    據《2020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數據顯示,我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預計在2020年將突破2萬億元。在此背景下異軍突起的芬香社交電商,作為剛成立近1年的新秀,充分發揮社交電商在網絡、渠道、銷售、推廣等方面的固有優勢,得到了眾多消費者、商家、創業者的熱捧。
  • 凱撒文化與頭條系籤10年長約/遊戲帶貨電商摩西科技獲千萬融資
    本次工商變更後,韓煒仍為凡帕斯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52.25%;新入駐的林芝騰訊為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1.25%;早前參與天使輪的吉相天成(吉比特投資公司)則為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6.5%。 成都凡帕斯主要的遊戲產品就是二次元手遊《VGAME:消零世界》,其創始人韓煒2010年在騰訊成都分公司從事網路遊戲研發。2013年離開騰訊公司,開始創業。
  • 可口可樂、麥當勞式的遊戲化營銷如何做?不同角度教你分析!
    試想,如果遊戲化了某件事可以讓你腦力激蕩、讓你在工作的過程中更有效率,讓你賺更多錢、促進你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協助你面對所有的挑戰並且樂在其中,你會不會一直沈浸在那個「遊戲」裡面?如果你能成功將營銷活動遊戲化,就能吸引你的主要目標客群和潛在客戶「緊緊黏住」。
  • 騰訊再戰電商:微信小商店正式上線|now直播|微信小商店|電商|微信...
    騰訊涉足電商領域已近15年,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人類需求的變化,不斷地催生出不同的電商形態,而騰訊也用自己的行動和方式,一步一步地跟隨和見證其發展。1、騰訊在電商領域的野心長達15年作為國內第一大市值網際網路公司,市值一度達到了42701億港幣,旗下的產品覆蓋社交、遊戲、文娛、O2O、金融、教育、電商、醫療等。
  • 背靠騰訊(00700)好乘涼,微盟集團(02013)以SaaS+精準營銷保持逆勢...
    微信電商SaaS蛋糕有多大2.3.1 賽道:淘拼美團之外,微信商業迎來春天根據統計局及公司數據,2019年國內電商產業GMV超10萬億;其中阿里系佔比超60%,京東和拼多多各約19%和9%。相比之下,微信生態此前提供的中心化流量推薦較少;相對於淘寶拼多多和美團,微信生態更適合已經有相當規模流量的商家入駐,商家對自己現有規模的客戶進行留存、主動營銷、加強復購;當然,商家在微信也無需像在淘寶拼多多美團平臺上一樣支付大量的推廣費用和佣金。
  • 全家、德克士與騰訊吃雞手遊的品牌營銷是怎麼做出來的?
    這次三方品牌合作,需要新營銷團隊與全家、德克士的市場部對接,再加上與騰訊光子工作室協商吃雞手遊端的數據合作。   線下部分,規模較大主要是因為全家+德克士總共 5000 家門店的參與、75 家門店推出主題商品,最遠的主題門店覆蓋到烏魯木齊。   今年 9 月份開始的 1 個月內,頂新國際集團同樣推出了主題套餐、重新裝飾門店。同時,該公司在電視、微信朋友圈內推送廣告片。
  • 騰訊旗下遊戲工作室盤點 誰才是騰訊遊戲頭牌?
    騰訊遊戲作為當今國內的龍頭遊戲企業,從最初靠代理遊戲發家,之後開始自研遊戲之路,最終成長為國內遊戲巨頭,其間經歷了十幾年的歲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騰訊遊戲旗下的工作室吧。天美工作室群:天美工作室無疑是騰訊遊戲旗下現今最風光的工作室,在生活中隨時都可以聽到「TIMI」就是最好的證明,工作室成立於2014年,由原琳琅天上工作室、天美藝遊工作室及臥龍工作室合併升級而來,是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旗下負責精品遊戲研發的工作室群。
  • 集客魔方參加騰訊直播服務商大會,以標杆服務機構共創直播電商未來!
    在成為騰訊直播生態服務商之後,通過整合商家資源、供應鏈上下遊資源與粉絲經濟增長價值並進⾏有機組合,成為⽣態參與者眼中的私域客流價值經營專屬產品,幫助⽣態參與者精細化布局未來電商、提升數位化能⼒。截止目前,集客魔方已經在全國建立四十多家運營中心,播下當地數位化經濟的種子,目的是幫助30萬線下實體商家轉型,服務當地產業帶。
  • 像優衣庫一樣做營銷?2018電商營銷趨勢了解一下
    今天想聊聊的,其實不是優衣庫,而是整個電商營銷。不久前,眾引傳播發布了《2018電商營銷白皮書》,借這個機會,結合這本白皮書,我針對品牌們在電商營銷上的需求,總結了以下幾個看法和未來趨勢。 一、數據驅動營銷策略 在電商經過了十多年的繁榮發展後,品牌們已經明顯感到,想要了解消費者行為的關鍵在於如何利用好數據。
  • 電視臺正加速電商化轉型!
    傳媒內參導讀:在媒體融合轉型的浪潮下,一些電視媒體通過廣電MCN介入電商業務,一些頻道通過改革布局電商,這一定程度上表明,電視媒體正加速媒體電商化轉型。來源:傳媒內參-傳媒獨家文/唐瑞峰近日,央視新聞聯合淘寶、快手發起了兩場直播帶貨,為電視媒體電商化轉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徑。
  • 「封殺」淘寶 2020快手電商野心凸顯
    據了解在此之前,2019年10月,拼多多商品連結在快手小店下架,對此,拼多多表示不予置評。  快手接連的「去拼多多化」、「去淘寶化」,讓敏感的業內人嗅出了快手在加速電商變現上更大的「企圖心」。在線視頻、手機遊戲、在線音樂、在線閱讀等其他泛娛樂領域的月人均時長均在下降。  顯然,當流量分散在越來越多的社會化渠道時,品牌商家運營消費者的場景、主題、方式也隨之豐富和增加。根據AdMaster的《2019年中國數字營銷趨勢》,81%的廣告主計劃在2019年增加社會化營銷投入,預算平均增長21%。
  • 電商會員自動化營銷
    編輯導語:如今很多平臺都會有會員的機制,會員機制可以大大的提升用戶的留存率以及轉化率,有的還可以帶動聯合平臺的流量;比如一些電商平臺的會員機制,會員服務可以更好的提高用戶的信任以及好感;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電商會員自動化營銷的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以免費產品吸引用戶,待用戶離不開產品後,以會員制形式收割用戶,是近幾年來電商獲取經營收益的一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