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獲35億融資,這家自動駕駛公司有什麼底氣?

2020-12-13 創造一下

5月13日,Waymo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的首輪外部融資正式結束,成功追加了7.5億美金的融資,本輪總計獲得了30億美元的融資額。

這種規模的資金流入,在自動駕駛行業已經不多見,特別是在國內市場,最近的一筆大融資都要追溯到2018年。

進入2020年後,雖然遭到疫情的衝擊,但自動駕駛行業似乎有復甦的跡象,相關的公司開始重新獲得資本關注,除了Waymo外,在上一季度,國內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Pony.ai)也宣布獲得了由豐田領投的5億美元融資。

我們也是藉此機會,從這兩家宣布獲得融資的公司著眼,看看自動駕駛行業目前的狀況。

技術正趨於成熟

對於高等級自動駕駛的質疑從未停歇,最近大眾CEO (Thomas Sedran)表示,全自動駕駛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論證其可行性。

沃爾沃CEO(Hakan Samuelsson)在2月也表示,沃爾沃正在放棄實現完全自動駕駛這一技術目標,並重新認識自動駕駛技術。

高等級自動駕駛有非常多的問題需要解決,但不置可否的是,它背後的技術一直在持續進步。

評判一套自動駕駛系統的好壞,關鍵要看其中的數據和算法。加州機動車管理局(DMV)公布的2019年度自動駕駛路測報告,可以幫助我們管中窺豹。

數據主要指在路測裡程上的數據,數據積攢的越多,才能去覆蓋足夠多的駕駛場景,讓算法不斷進化,適應不同路況下的各種環境。

在這方面,Waymo和通用旗下的CRUISE獨佔鰲頭。

排名第三的就是小馬智行,據了解,小馬智行目前擁有的自動駕駛車超過了100臺,路測數據的積累方面,在11月份達到100萬公裡後,緊接著在4月達到了200萬公裡,積累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另外一個技術進步的參考點是託管率,指系統運行每1600公裡需要駕駛員接管(控制方向盤、腳踏等)的次數。這個數字越低,人類安全員介入接管車輛的次數越少,說明車輛的自主性越高。

可以看出,對比去年,各家的脫離率都有所提升,說明各家系統的算法,在面對路況時有了更好的判斷,需要人工介入的情況正在不斷向0趨近。

值得說明的是,在這個參數上,百度交出了最佳的成績,甚至超越了Waymo。但這數據也僅供參考,因為不同測試的路況難易程度有很大區別,對於接管的條件,不同公司也有自己的判定標準,這個參數也需要和投放車輛去掛鈎。

綜合來看,小馬智行在國內自動駕駛裡絕對算得上是第一梯隊,獲得大筆的融資也在情理之中。我們曾在2018年體驗過小馬的試駕,不到兩年的再次體驗,明顯覺得系統在操控時的平順性,以及對其它車輛的預判上都有非常明顯的進步。

商業化嘗試

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Robotaxi)是目前高等級自動駕駛實現商業落地的前景之一,在計程車或網約車領域,人力成本始終佔據了大頭。而且,人類司機還會疲勞、會不認路、會有情緒變化,綜合的效率和安全性其實不如一個成熟的自動駕駛系統。

Waymo於2018年底開始在美國鳳凰城開展Robotaxi,現在平均每月的訂單數已經可以超過1500單。

和Waymo一樣,小馬智行也進行了商業化的嘗試,2018年12月,小馬發布了自己的Robotaxi項目PonyPilot,和正常叫車類似,只需在手機上上單,就會有無人車前來接送。

目前,PonyPilot主要為其內部員工提供服務,測試範圍包括中國的北京和廣州,以及美國加州北部和南部地區,整個測試範圍超過300多平方公裡,截至2019年底,他們已完成10萬多個打車訂單。

另外一個兩者都在考慮的落地化場景是無人卡車。最近Waymo已經在德州、新墨西哥州等地的高速公路上測試自動駕駛卡車,小馬智行也從2019年開始研發測試長距離的無人卡車運輸服務。

相比於乘用車來說,卡車主要在高速路行駛,道路環境本身就更加簡單,更適合無人駕駛應用,也能根本上解決卡車司機「疲勞駕駛」的問題,可以實現不間斷運輸。

在特斯拉宣布無人卡車的消息後,就獲得了大量的訂單,從商業前景上講,和乘用車相比,無人卡車的規模化成本相對要低,的確可以直接吸引到To B端的大額訂單,從而減少公司自己的開銷。

總之,小馬智行和Waymo的兩筆融資,從很大程度上提振了整個自動駕駛行業的信心。

資本從17年的狂熱,經歷18、19年的冷淡,到再次回歸,本質上也是看到了高等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日趨成熟。疫情期間的Robotaxi、無人配送、無人清潔等,也是非常好的場景化驗證,讓更多人看到了無人車的價值和它可能的商業化前景。

但這兩家做高等級自動駕駛的頭部公司,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技術上,脫離率無限接近0的過程中,依然需要天文數字的裡程累積和算法的不斷迭代。

技術只是一方面,傳感器成本、政府政策、公眾接受度、運營模式等等都對商業化提出了額外挑戰,「限定區域、限定條件、試運營」依然是未來高等級自動駕駛的主旋律,從局部到整體,依然需要時間。

相關焦點

  • 「幫尼晚報5.29」滴滴自動駕駛公司獲首輪超5億美元融資;英飛睿...
    (安防知識網)澎思科技獲評CIO Advisor 2020 亞太地區最佳AI公司近日,全球知名信息技術諮詢機構、IT媒體《CIO Advisor》評選出2020年亞太地區最佳人工智慧公司 ( Top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anies 2020)。
  • 疫情帶來的無人化需求,催熱了自動駕駛和機器人
    今年以來,肺炎疫情的暴發可謂給各行各業都帶來嚴重衝擊。但與此同時,無人化需求的崛起,「無接觸」模式的出現,也催燃了一些新業態和新技術。例如在疫情防控端,無人概念風口下各種無人車的大量應用,便讓自動駕駛飆升至熱點;同時在企業復工階段,各種「機器換人」戲碼的不斷上演,也讓機器人關注度持續走高。
  • 自動駕駛公司Starsky的危機啟示錄
    這些司機需要有 5-10 年的工作經驗,理想情況下一名司機可以同時遠程控制 30 臺自動駕駛卡車的運行,大大節省了人力。 如果 L2 是人類水平線,那麼大一點的團隊還需要 10-250 億美元來解決這個問題。這時候自動駕駛投資巨頭會說,這個行業是為大公司準備的,這是他們下的賭注。 但如果 L3 是人類水平線,那麼目前的任何技術都不太可能實現這一跨越。
  • Uber作價40億美元將自動駕駛業務賣給初創公司Aurora
    雷帝網 雷建平 12月8日報導Uber今日宣布,作價40億美元將旗下自動駕駛部門優步先進技術集團(ATG)出售給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Aurora。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將加入Aurora的董事會。
  • 滴滴自動駕駛首輪融資超5億美元,臉書聯合貝寶投資Go-jek|全球投...
    「滴滴自動駕駛」首輪融資超5億美元,軟銀願景基金領投滴滴出行宣布旗下自動駕駛公司完成首輪超5億美元融資。這是滴滴自動駕駛公司成立後首次對外融資,也是目前國內自動駕駛公司獲得的單筆最大融資。該輪投資由軟銀願景基金2期領投。獲得資金支持後,滴滴將加大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及相關AI技術投入,探索區域落地,助力當地「新基建」發展。與此同時,滴滴也將進一步加深與汽車上下遊產業合作,加快自動駕駛量產進程,推動全球汽車與交通產業的變革。
  • 卡門簡報|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融資22.5億美元;47%的經銷商...
    整理 | 李凌峰頭條谷歌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融資22.5億美元據外媒消息,3月2日,Waymo宣布在該公司歷史上的第一輪外部投資人融資中獲得22.5億美元。(CNBC)北京發布自動駕駛路測報告,百度Apollo位列第一3月2日,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第三方服務機構「北京智能車聯產業創新中心」正式對外發布《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
  • 自動駕駛的2020:1000億資本瘋狂湧入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的一年,自動駕駛公司融資事件已經接近30起,總金額已達到1000億人民幣,百度Apollo估值更是高達百億。而疫情影響下,自動駕駛進一步加速,從低速自動駕駛解決最後一公裡到大眾出行的Robotaxi,從可量產的汽車智能化解決方案到軟硬體平臺,這些曾掛在PPT上的概念已經進入大眾視野並為出行新的變革。
  • 創投日報|「水滴公司」獲超2億美元D輪融資,「哈崎機器人」獲梅花...
    公司的願景是「讓每個家庭都有機器人」,目前正在研發第一款情感陪伴類智能四足機器人......(查看更多請點這裡)項目報導大眾出行與AutoX宣布戰略合作,將在全國範圍組建自動駕駛車隊36氪獲悉,今日,大眾出行與自動駕駛初創公司AutoX在上海嘉定無人駕駛示範區宣布戰略合作,計劃在全國範圍內組建自動駕駛示範應用的規模化車隊
  • 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小馬智行Pony.ai獲2.67億美元C輪融資
    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小馬智行(Pony.ai)宣布獲得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會(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OTPP)旗下教師創新平臺(Teachers』 Innovation Platform, TIP)領投總計2.67億美元的C輪融資。
  • 自動駕駛初創公司Pony.ai獲豐田投資4億美元
    儘管在大規模部署方面進展相對緩慢,但仍有大量資金流向開發自動駕駛的初創公司。在與加利福尼亞州弗裡蒙特市宣布新的robotaxi飛行員的一天之後,自動駕駛初創公司Pony.ai宣布了豐田汽車公司的另一筆巨額投資。
  • 中國自動駕駛汽車文遠知行獲大巴製造商宇通2億美元投資
    來源:新浪科技據報導,L4級自動駕駛出行公司「文遠知行WeRide」周三表示,已從大巴車製造商鄭州宇通客車有限公司母公司宇通集團那裡獲得2億美元融資,兩家公司將共同開發自動駕駛巴士。文遠知行並未透露其估值,當前該公司正在中國廣州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對其自動駕駛乘用車進行測試。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與宇通共同開發自動駕駛小客車、城市公交車和其他商用車輛。當前,眾多自動駕駛企業都正在擴大各自的產品陣容。
  • 40億美元!Uber賣掉自動駕駛業務,初創公司Aurora接手
    據海外媒體報導,Uber在當地時間8日正式宣布,將把其自動駕駛部門 「先進技術集團」(ATG)出售給自動駕駛汽車創業公司Aurora Innovation。數據顯示,Uber ATG部門和其他技術項目今年以來的虧損超過3億美元,且公司今年投入的研發費用已經高達4.57億美元。近兩年,諸多自動駕駛公司都在公共道路進行數百萬公裡的測試,Uber已經明顯落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Uber在今年面臨更大規模的虧損,Dara Khosrowshahi希望出售虧損的業務,保證公司能夠持續運營。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自動駕駛|雷射雷達|luminar|...
    雷射雷達解決什麼問題,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天氣、視線不好、視覺算力不足、視覺Corner情況(各種邊界)的時候,雷射雷達還可以繼續支持自動駕駛,可以構造出三維立體圖像,把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從99%提升到99.99%。1、 雷射雷達在惡劣天氣的時候有優勢,很多人第一直觀的感覺是雷射雷達不適合差天氣?這個是傳統雷射的認識,需要再學習汽車雷射雷達知識。
  • ...下Waymo再融資7.5億美元|全球投融資周報(2020.05.08-05.14)|睿...
    ◆「聯亞藥業」完成近10億人民幣私募股權交易◆「樂禾」獲美團龍珠與鼎暉4億人民幣C輪投資◆「九天微星」完成2.7億人民幣B輪融資◆「Waymo」宣布再融資7.5億美元◆共享滑板車「Lime」獲Uber領投
  • 妙手醫生獲6億元D1輪融資;電動車檢測方案公司獲Pre-A輪融資 |...
    此次融資吸引了國際國內頂尖醫療投資基金及機構投資人,由華蓋資本領投,杏澤資本、同創偉業跟投,上一輪領投方高瓴創投繼續加持。10. 路凱智行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路凱智行是一家特種車輛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商,專注特種車輛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專注於自主研發、設計、運營及服務L4+級無人駕駛車隊及場景管理系統。近日完成近千萬元天使輪融資。
  • Uber賣掉自動駕駛業務意味著什麼?|朱校長專欄
    在這個持續燒錢、持續融資的領域,雖然軟銀、豐田、電裝向ATG投資10億美元,但是似乎還是沒辦法加速推進的部署自動駕駛車輛來縮短和Waymo的差距。 (一)Uber為什麼要賣? The information裡面有一篇文章《Money Pit: Self-Driving Cars』 $16 Billion Cash Burn》很有意思,這裡面涉及主要企業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投入。排名前三的是Waymo、Cruise和Uber。
  • 東南亞情報站|印電商巨頭Flipkart獲14億美元融資,螞蟻金服正式...
    接著,利用網際網路將所測量到的數據傳輸到配備有電極的玻璃杯中去。這一電極裝在玻璃杯的邊緣,能夠向喝水人的味蕾發送電流信號,模擬出檸檬水的味道。2020年或將上路!LTA聯手ST Kinetics,將於新加坡研發試行自動駕駛電動公交車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TA)宣布與ST Kinetics達成合作意向來開發測試自動化公交車。
  • 自動駕駛夢醒 自動駕駛公司走上「車路協同」賺錢之路
    有個保安大哥還過來問我在看什麼,我說,「在看無人車」,他扭頭就走,大概是覺得在科技公司遍布的北京西二旗,偶遇神經病應該是常見的事情。因為路上沒有什麼無人車,也沒有什麼智能交通燈,只有35度高溫和太陽暴曬。
  • 「汽車人」優步因何賣掉自動駕駛業務
    在他手裡,優步自動駕駛部門——ATG(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不是卡蘭尼克宣稱的「未來業務」和明星部門,而是一個亟待甩掉的包袱。業績壓力疫情對於優步這樣的網約車公司來說,打擊是致命的。今年Q3收入為31億美元,虧損10.9億美元,比Q2虧損收窄了0.7億美元。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導語:汽車雷射雷達這個180多億美元的市場,以Luminar當前技術和市場壟斷性優勢,足夠成長起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