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立春,但很多地方依然很冷,最近幾天又剛好趕上一波寒流,全國大幅降溫,很多地方甚至下起了雪。
雖然天氣惡劣,但依然阻擋不了釣魚人的腳步,畢竟現在各種娛樂活動都進行不了,也就獨自一人在水邊釣魚還比較安全了。
像這樣的天氣,魚兒基本都藏在較深的水中,畢竟深水溫度較為恆定,不容易受環境影響,適合魚類生存。
水深的地方往往要用到長竿,但是很多釣友覺得長竿用起來多少會有些累,不太喜歡用長竿。甚至有些大型水庫、江河中水特別深,臺釣根本無法施展,但魚就藏在此處,讓很多釣友束手無策。
這種時候其實釣滑漂是最合適的,既輕鬆,又能解決釣深水的問題。大毛老師也經常講,如果只能讓他選一支釣竿的話,他一定會選擇磯竿,遠近通吃,又能保證相當的靈敏度。
今天不空就來和大家聊聊滑漂釣組如何製作,以及一些使用的經驗。
滑漂其實並不難,說起來釣法上和臺釣是一樣的,只是釣組稍有不同而已。一般來說滑漂是用磯竿作釣,沒有磯竿的話,路亞竿也挺不錯,用起來甚至更輕鬆,再不濟海竿也能湊合了。
滑漂的關鍵就在於「滑」,和臺釣不同,滑漂的浮漂座不是固定在主線上的,而是可以在主線上上下滑動的,以此來作釣特別深的水域。
在浮漂座的上端,也就是靠近輪子的這端,我們要打上兩個棉線結或者特小號的太空豆(棉線結是最好的,最不會卡導環)。第一個用來定水深,當浮漂滑到這個棉線結的時候就會停住,在我們找底的時候定好這個位置就行了。
第二個棉線結則是用來確定距離的,我們在確定作釣的位置後,把這個棉線結擼到一個位置記住,比如剛進輪子的地方,這樣我們就可以確保每次下竿都在同一位置。
除了這兩個棉線結以外,漂座下方還要穿一個太空豆,這個太空豆保持離鉛墜一個浮漂的距離,防止浮漂和8字環、子線等纏繞。太空豆之下就和臺釣沒啥區別了,就是鉛墜和8字環、子線了。
具體的作釣方面,和臺釣其實差不多。先用棉線結找好底,確定好水深,第二個棉線結確定作釣距離,並且找到一個固定的參照物來確定左右位置就可以開釣了。
接下來不空再和大家分享一下釣滑漂的經驗。
1、打窩。
滑漂也是可以打窩的,只不過不太好打準。我們這邊有釣友用彈弓打小塊的糠餅,這算是個辦法吧,只不過技術要求比較高。如果有條件的話,用打窩船打窩那是最合適的了,精準且動靜小。
2、線組搭配。
因為這是一種帶輪子的釣法,而魚線輪都是有卸力功能的,所以線組搭配上完全可以更精細一些,主線1.5足夠了,再細一些也是可以的。
並且線越細就越輕,可以很有效的增加拋投距離,雖然釣魚不一定要拋得遠,但是遠投是必須要掌握的,總不能比臺釣還近,那釣滑漂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3、浮漂選擇
滑漂作釣上,不空建議用漂尾比較長、目數多的浮漂,因為不管我們拋得再準,也肯定是有誤差的,而水底的環境也肯定不會絕對的平整,忽高忽低的情況隨時會遇到,較長的漂尾能讓我們在大多數情況都看得到浮漂,避免無效拋竿。
當然了,除了漂尾要長之外,清晰度也是要保證的,不然拋出去看不到漂,那不就白搭了。
4、釣懸墜還是釣跑鉛
不空個人還是比較推薦釣跑鉛,雖然懸墜釣靈敏度高,可以很好的捕捉信號。但是懸墜釣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首先我們需要遠投,就必須要配一個吃鉛比較大的浮漂,這就很大的降低了靈敏度。
同時吃鉛大的浮漂,其本身體積也大,風阻就大,對於拋投距離的影響也是不小的。想要拋得更遠,就必須用更大的漂,那靈敏度也就更差了。
釣跑鉛的話,乍一看靈敏度是不如懸墜了,但是因為跑鉛在有魚吃口時,鉛墜的重量是不會影響靈敏度的,所以鉛墜的大小可以根據我們所需要的拋投距離來靈活調整。
而浮漂的選擇上,我們也可以選擇儘可能小的浮漂,來增加靈敏度。小的浮漂風阻也小,對於拋投距離的影響也就更小。如果實在想要更靈敏,也可以釣雙鉛,一個鉛墜用來躺底,另一個鉛墜用來抵消浮漂的浮力。
最後還有一點一定要注意的,比如我們能拋出30米,那麼我們最好是釣25米或者以下的位置,方便我們在拋歪的時候調整位置。如果就要釣30米,那就最好加大鉛墜,拋出35米以上,切記一定要給我們調整左右位置留下空間。
關於滑漂釣法的講解也就這麼多了,最近這段時間疫情還比較嚴重,釣友們一定還是要注意安全,出去釣魚也別去人多的地方,找清靜的地方比較好,魚獲多少不重要,安全第一!
感謝大家的觀看,祝釣友們大鯽大鯉,天天爆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