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浮光掠影·山下工美特展」現場
上海熱線訊 由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浮光掠影·山下工美特展」將於2018年7月6日—10月14日在上海環球港4樓展出。山下工美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用影子創作的藝術家,本次展覽內容涵蓋了山下工美所有系列的作品。「浮光掠影」展第一站曾在臺北展出並取得了轟動反響。七月登陸上海為第二站,也是她本人在中國大陸的首次個人作品展覽。
1968年山下工美出生於日本高崎,隨後一直生活在前橋,一個距離東京一個多小時火車程的小城市。山下工美在學生時代曾旅居各個國家和城市,1984年她作為印第安納州Connersville高中的交換生第一次來到美國,在那裡她是唯一的非高加索人。她發現人們習慣先入為主地給她貼上各種標籤「亞洲人」,「島國」,「珍珠港」......山下工美說人類太難以預測,詞彙根本不足以描述他人,人就像牆上的影子輪廓,就算我們認識組成它的部件,也不足以使我們能夠解釋它。
圖:藝術家山下工美女士
在中西地區一年後,山下工美從布法羅市附近的先鋒中央高中畢業,然後去了義大利的佛羅倫斯求學。1990年她搬到西雅圖,在康沃爾藝術學院學習視覺藝術,1999年她從蘇格蘭格拉斯哥藝術學院畢業,完成了碩士學位。她沒有將自己定居在任何一個地方,她說「我的想法可能隨時會變」,影子對於她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創作媒介,她嚮往在變化中的永恆,這種態度是溫和的,也可能是哲學的。
從學生到藝術家,山下工美在這個身份轉變的過程裡表現得舉重若輕,她的作品一直被歐美的頂級展覽和美術館展出。歐美的媒體和藝術評論家們給了山下工美很多傑出的頭銜,美國藝術網站「My Modern Met」把她評為二十一世紀最傑出的十大前衛藝術家之一,是和草間彌生同等重要的日本當代藝術家。
圖:「浮光掠影·山下工美特展」現場
山下工美習慣用最簡單的媒材創作光影的藝術,勾勒出不同的輪廓和人物樣貌。抽象的影子在她手裡轉化成一張張生動的臉,細微到下巴上的幾根鬍渣,嬰兒綿軟的眼皮,女孩坐下時些許疊起的小腹......山下工美曾這麼解釋她的作品:「我在創作時發現,當熟悉的事物轉化為不能由習俗定義的東西時,它們其實向我揭示了生活的其他維度。我的藝術創作讓我意識到,我們只看到了通俗生活中極微小的片段,而這些片段其實是無法估量的宏大。」
圖:上海天協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謝定偉
圖:商業集團業務總監兼上海環球港副總經理 毛湛文
圖:商業集團文旅娛體展教事業部總經理 陳震
山下的許多作品都透出了她對於僵硬化定義的厭惡,和對人類認知方式的思考。她的肖像作品提出了「人類只能以有限的方式分類事物」這個問題,光影系列則持續探討了「知識的可靠性及永久性」。1995年她創造了一個雕刻的感嘆號,在牆上卻投射出了問號的影子,藝術家的巧思向我們揭示了事物的多樣性,也讓觀眾發現了人類對事物認知的匱乏。我們在沒有光和線索的情況下,已經在心裡預設了一個可能看到的形象,但你期待的足以解釋你見到的嗎?影子在何種情況下才是真實的?留在觀眾心裡的是漫長的沉思。
圖:「浮光掠影·山下工美特展」現場
對於山下工美而言,醜陋源於人類認知裡的刻板印象和僵硬的信仰,而美麗存在於改變裡。當她談到「美」的時候,她描述了可變的天空,英國田野上的雲彩,午夜森林中漂浮的白玉蘭,陰影在那些可流動的變化裡都留下了美麗的瞬間。一個破裂的圓如何產生一個完整的陰影?如果山下能想出如何做到這一點,她會將此作品取名為「解脫」。對她而言,一個完整的圓意味著分離的結束,約翰列儂的歌曲《想像》其實是將烏託邦最好的文字化。在這樣的世界裡,所有的物質與非物質,實體與影子都能握手言和。
圖:「浮光掠影·山下工美特展」 開幕儀式現場
關於「浮光掠影·山下工美特展」
山下工美擅長使用日常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媒材來創作,積木、布料、針線甚至是信用卡,到了她手裡,都被重新賦予了形狀和情感。同時她堅持用素人作為創作靈感,她偏好提供有限的信息,把想像空間留給觀眾,讓觀眾自由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這次展覽集結了她創作二十五年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除了最知名的「光影系列」外,還有「星座系列」、「拓印系列」、「織品系列」與近年的「山谷系列」,是喜愛當代藝術的觀眾值得一看的展覽。
展品介紹
《0—9》,光影系列,2011
一般我們對於影子的理解是:在夜色裡,柵欄會在人行道上形成一系列平行的影子;街上小女孩的影子會像她的雙胞胎似的、鬼魅般地跟在她身邊。但山下工美希望質疑我們所有的預期,她從側面將光投射於一堆散落在牆面的木製數字上,投出的陰影不是混亂的線條,而是一個精緻的孩童頭像,這是人們沒有預期到且奇妙的形象。數字和光怎麼可能創造出這樣的結果?顯然我們看到的比我們預測的要複雜得多。
《弦》,織畫系列,2013
《弦》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於一次夏威夷拜訪好友的過程。當時山下工美和朋友從夏威夷的餐廳離開時,驟雨才息,能看到遠方有一道很美的彩虹。她立刻被這美景震懾住了,腦海中即刻浮現了她外甥女的樣子,她牢牢記住了這幅美景。回到紐約後,立刻用七條代表彩虹的線,勾勒出了外甥女愛奈的模樣。
《貝克特與他的文字》,拓印系列,2000
這件作品是2000年為蘇格蘭格拉斯哥的藝術機構Cryptic客制的作品。Cryptic是劇場表演相關的組織,他們委託山下工美製作這件作品來致敬知名劇作家——貝克特。山下工美用貝克特的手寫筆記做成浮雕板,再通過這塊浮雕板,以及紙和炭筆,引用貝克特自己的話語拓印出了他的肖像。
展覽信息
• 展覽日期:2018.7.6——2018.10.14
• 展覽地點:上海市普陀區中山北路3300號上海環球港4層演藝中心
• 參觀時間:11:00—19:00 (18:00停止入場)
票務信息
本次展覽門票分為兩種:
1.展覽通票100元
2.展覽套票150元(含展覽通票及動手創光影實驗室現場體驗券一張)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上海熱線 作者: 責任編輯:先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