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降價9次,依然挽回不了敗局?

2021-01-10 東南財富

2019年6月,根據無印良品的官網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無印良品在中國內地市場銷售額跌幅達到3.9%,這已經是無印良品連續5個財年營銷下滑的狀態。而從東南亞市場來看,2018年第四季度利潤為64.77億日元,僅增長1.1%,而此前三個季度是36.6%、23.8%、23.3%。不管是中國區銷售,還是東南亞市場,無印良品似乎已經疲軟,甚至份額在逐漸萎縮。

是什麼導致無印良品的退敗?

自2014年10月,無印良品在中國重新定價,4年下降9次。甚至到2020年,無印良品致力將中國產品售價降至日本同樣水平。其實降價策略也是無印良品不得以為之,因為中國的消費品正在從低端走向高端,價格成了無印良品唯一抓住用戶的機會。但即使再降價,也抵不過中國本土產品的物美價廉,要想打價格戰,根本沒有勝算。

無印良品在中國還受到商標糾紛的拖累,從2001年無印良品在中國就深陷商標糾紛。國內有一家北京無印良品投資有限公司,擁有包括織物、床罩等24類的「無印良品」商標使用權,導致日本「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根本無法使用。由於LOGO十分相似,門店和品類也別無二致,中國的無印良品截走了日本無印良品很多用戶。

不過日本的無印良品本身也有問題,近些年食品安全和質量問題頻發,導致曾經高端形象在國人心中減分不少。3.15晚會中曝光過,其進口產品來自日本核汙染區,另外還有致癌物餅乾、飲用水和服裝被質檢不合格。價格特別高,問題還特別多,這讓無印良品在中國幾乎沒了立足之地。

無印良品自身問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國產消費品的崛起,讓國人有了更優質的選擇,無論從低價還是從質量來看,無印良品的競品都有很多。低價的包括名創優品,質量的包括網易嚴選。加上京東、淘寶、小紅書這類電商,別說是無印良品受到衝擊,就連美國巨頭亞馬遜都退出了中國市場。

至今還有很多顧客到無印良品的店裡,充其量都是抱著逛逛的心態,根本就不是衝著買東西的心態進店的。這讓無印良品處在尷尬的境地,要說品牌知名度也有,粉絲流量也有,可就是提高不了銷量。說白了還是國人對無印良品的產品失去了信任。

無印良品創辦於日本大蕭條時期,主打好物低價,通過簡化包裝和品牌商標等手段,將產品回歸本質。無印良品在日語裡指的就是沒有貼商標的產品,這一定位是好的,但是來到中國完全調了個方向,不但價格昂貴,而且質量問題顯而易見,這才是無印良品在中國無法存活的主要原因。不過現在即便再降價,無印良品也很難挽回顧客的心了。

對於無印良品的沒落,你有什麼看法

相關焦點

  • 9次降價也賣不動,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一、銷量不佳的無印良品據新快報的報導,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日前發布的二季報顯示,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4%至947.53億日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0.6%至102.41億日元(約合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同比增長26.9%至85.58億日元(約合5億元人民幣)。
  • 宋清輝:無印良品為何在中國失勢?為何通過多次降價也難以挽回?
    南都記者還注意到,無印良品近年在中國內地業績增速放緩,面對在中國市場頹勢漸顯的局面,一直保持高端姿態的無印良品五年間已接二連三降價11次來「討好」中國消費者。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無印良品失勢難收或與其價格虛高有關。
  • 無印良品的中國困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 | 陸涵之無印良品又降價了。近期,生活家居品牌無印良品對部分商品進行了重新定價,涉及雙側紗織睡衣、男女內衣系列以及部分收納生活類產品,降價幅度在10%到25%範圍內。無印良品的明星產品超聲波香薰機也在其中,降價幅度近30%。
  • 四年降價9次,「高冷」風的無印良品在中國為何維持不住「形象」?
    其目標消費者人群主要為白領和高購買力的一線城市消費者,定價相對較高。這也一直是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被部分消費者們詬病且長時間存在的問題。 現在,無印良品似乎開始轉變,逐漸走向平民化。 近日,無印良品官方微博中宣布,品牌已於8月24日起,下調中國市場500餘件商品定價,降價平均幅度為20%。
  • 無印良品明年在日本先行降價超20% 中國標價仍虛高
    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日本生活方式品牌無印良品也賣不動了。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近日宣布將於明年年初在日本降價以提振銷售,涉及的產品包括春夏服裝、食品等300類商品,降價幅度約為20%—34%。  這不是無印良品第一次宣布降價,在日本本土市場定位大眾品牌的無印良品此前曾數度通過降價的方式挽回消費者。
  • 無印良品「山寨」圍城 九次降價難振業績
    在中國市場,歷經9次下調產品價格,依然提振不了業績。近日,無印良品母公司發布了2019財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在截至8月31日的2019財年二季度,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在實施降價策略後同店銷售首次出現下跌,可比銷售下滑2.2%。與此同時,在3月1日至8月31日的上半財年期內,二季度的銷售頹勢致使中國市場上半財年收入下滑0.2%。
  • 無印良品年內4次被曝質量問題 降價難挽頹勢可比銷售跌幅達4.9%
    其中,抽檢發現的無印良品的多款家具不合格,標稱材質與實際材質不符合。隨後,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回應稱,「商品名稱標識存在問題,原因在於直譯了日本的商品名稱。」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梳理,這已經是無印良品今年以來第四次被曝出產品質量問題。產品質量問題頻出的同時,無印良品的銷售業績也進入了瓶頸期。
  • 無印良品被中國中產拋棄了?質量是關鍵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屢次降價後,無印良品依然沒有能阻止消費者離開的步伐。根據其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今年1月發布的2019財年(2018年3月-2019年3月)財報,無印良品前三財季(2018年3月至11月)在中國市場銷售額比上年同期下降9%。
  • 無印良品在中國賣不動了,日本成功無印良品在中國做錯了什麼?
    一、銷量不佳的無印良品據新快報的報導,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日前發布的二季報顯示,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4%至947.53億日元(約合55億元人民幣),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0.6%至102.41億日元(約合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同比增長26.9%至85.58億日元(約合5億元人民幣)。
  • 無印良品中國頻繁降價 背後的玄機究竟是什麼?
    Ltd. (7453.T)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本宣布,再度下調MUJI無印良品大中華市場價格。   據悉,這是MUJI無印良品自2014年來持續開始實行「新定價」降價策略後的第五次降價。此前最近一次中國降價為1月中旬農曆年前。   此次降價包括,家電、家居等類別產品售價下調10-30%不等。降價幅度平均達20%。
  • 無印良品在中國第7次降價,MUJI價格不再高冷?
    無印良品在中國第7次降價,MUJI價格不再高冷?8月26日,MUJI無印良品在中國降價了。一貫以簡約文藝範稱道的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上一直有著「高冷」的價格。而外表高冷的無印良品,卻已經是第7次在中國降價了。
  • 無印良品多番新定價抵抗外部衝擊 無奈效果甚微
    此外,眾多競爭對手也在蠶食著無印良品的市場。專家分析,企業還需在降價之外尋求「生門」。 多番「新定價」 致癌物風波後,降價將無印良品推回消費者的視野。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愛琴海門店發現,無印良品再度降價。不過,不管是消費者還是「無印粉」,均對無印良品在中國的第十次「價格的重新審視」有點無動於衷。
  • 無印良品中國定價比本國貴一倍降價擴張有點晚
    對於這次罕見的大規模大幅度降價,該公司直言是欲通過價格優勢進一步擴大消費層。  一直以來,無印良品在華定價不僅高於其他同類品牌,更比其在日本本國價格高出一倍之多。業內專家表示,巨大價差已令無印良品失去了在中國三四線城市的發展先機,此時降價擴張或許為時已晚。
  • 持續「新定價」 無印良品風波不斷
    北京商報訊(記者 王曉然 魏茹)以及兩款食品遭遇基因致癌物風波後,日本雜貨和服飾品牌MUJI 無印良品宣布,對品牌部分明星商品的價格進行了重新審視後,希望將更好的商品以更合理的價格 傳遞到中國消費者手中,因此進行了再一次「新定價」。
  • 降價策略效果不錯,無印良品在日本40%的商品繼續降價
    從 2018 年 1 月開始,無印良品在日本又要降價了。此次降價活動共有 2400 種商品參與, 2400 意味著無印良品在日本 40% 的商品將會降價促銷,這也是無印良品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降價。參與降價的包括生活雜貨、服裝、服飾雜貨多個品類。
  • 無印良品困局
    但其在中國市場為高端品牌形象,仍然頻發質量安全問題,這對其品牌形象的衝擊無疑是重大的。事實上,公開數據顯示,近年來,無印良品在中國市場一直走下坡路,在華業務戰略的重新審視,被多次提及。中國市場前景堪憂此前,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發布2018年3月1日-11月30日的經營數據手冊。
  • 無印良品在中國4年降了8次價 可現在賣得還是比日本貴
    文 | 徐秋雨 何苗 蔡琳敏編輯 | 陳臣無印良品又降價了,這在中國內地市場已經是第八次。2018年1月,無印良品宣布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新定價」活動,這次計劃將覆蓋7個系列商品。截至目前,無印良品微信公眾號已經就該次計劃更新了4則「新定價」推文。
  • 無印良品在華屢屢受挫 欲實行第十次降價刺激銷售!
    1月23日消息,無印良品陷入「質量門」後宣布,將在中國實行第十次降價。有觀點認為,其此舉的真實目的是為了刺激銷售,挽救業績。但值得注意的是,無印良品前9次降價,平均降價幅度為20%左右,都沒能緩解無印良品在中國的放緩趨勢。
  • 降價的無印良品,其實早就「掉價」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鮮少打折的無印良品已進行了11次「價格重新審視」(降價),卻仍舊挽不回中國消費者的心。  大多數人也許和現場那些人一樣,對無印良品這個乾淨又簡約的「老朋友」頗有好感。  只不過,昔日鐵粉們,似乎早已想不起來上一次逛無印良品是什麼時候。  所謂極簡生活的各種「良品」,在中國逐漸爛了大街,無印良品已不再特別。
  • 無印良品正在失去中國市場?定價高出日本一倍,多次出現降價舉動
    這一品牌就是無印良品,成立之初的理念是回歸本質。正是因為這一理念的誕生,無印良品發展的十分迅速,沒過多久就在日本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無印良品又將目光放向全球,為的就是更好的將品牌發展壯大。早在2005年的時候,無印良品進入到中國市場,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在國內已經屬於十分知名的大眾品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