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的兩性觀,都在豆瓣小組裡了

2021-02-25 桃子筆記
 桃 子 筆 記|P e a C H  S a Y S 我們的徵途是——「復興情趣世界」,集合全宇宙最獨立又最柔軟,最朋克又最詩意,最覺醒又最精怪的人類。微博上你發什麼都可能被前男友、前男友的現女友窺屏;百度貼吧是五年前已經被廢棄的青春傷痛文學聚集地,而豆瓣小組,是不少人的烏託邦。「豆瓣小組」是一個因為相同愛好或價值觀而聚集的交友場所,恰好因為這種私密性,許多敏感話題在豆瓣小組都能開誠布公被談起。甚至能這麼講,這屆年輕人的兩性觀,全在豆瓣小組裡了。

 

💔

豆瓣勸分小組

不分手留著過年嗎?

進小組一起勸你分手,本小組勸分不勸和!

讓你下定決心分手!

當你在分手or不分手的選擇中徘徊,沉溺於渣男渣女的甜言蜜語中,豆瓣勸分小組出現了。雖說勸分不勸和是網友們的常態,但能把勸分做到這麼決絕的,恐怕只有「勸分組」。

在這個以拆散情侶為己任的聚集地,所有組員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勸人分手」。在小組的最熱討論版,你能免費看到PUA的套路大全,從此見招拆招,PUA男再也無法成功撩妹:傳說中泡到優質男人必備的《撩漢寶典》。從單身族如何抬高身價、如何擁有基本情商、怎樣才能認識男神、微信撩漢、撒嬌等多個方面,理論和方法並重,旨在服務於想要撩漢的你:

「求拍醒」的姐弟戀姑娘,或許你的一句話就能讓她下定決心分手,給彼此一個自由:PUA、yp史、姐弟戀、辦公室戀情、網戀奔現、家暴…這些你不可能跟身邊朋友談論的話題勸分小組都會無條件接受。除了各種勸分的負能量,各類知心大姐姐的情感安慰帖也有特高的熱度,這年頭,妹子們要麼根本不想談戀愛,要麼就要談一場直接到婚姻的戀愛。「勸分組」,滿足你八卦的心、對周遭不滿的發洩慾,是暴躁女孩的不二選擇。

本組正如組名一樣:堅定、嚴厲,且硬核。

 

這是一個創建於2008年的小組,到現在已經有了12年的歷史,也算得上是豆瓣的古早小組了。接下來桃子帶你看看「拒絕婦科病」小組的集美們每天都在聊什麼。

 

之前桃子也給大家科普過(戳這裡看桃子關於HPV疫苗的科普),宮頸癌是一種主要通過HPV病毒傳播引發的癌症,是世界上最致命,同樣也是最容易預防的女性癌症之一。

在「拒絕婦科病」小組中,有感染了HPV的姐妹記錄下自己的治療過程,並在線答疑。還有姐妹分享了自己打HPV疫苗的經驗,寫下了實用性很強的攻略帖…有的姑娘是處女卻也染上了婦科病,認為自己的人生無望,甚至因此覺得對不起男友。在這樣的帖子下,儘是溫情:

得了婦科病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兒,更不應該被蕩婦羞辱。很多女孩在知道自己得病後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大哭一場,全盤否定自己的人生價值,心理承受能力不好的還可能拒絕去醫院治療,打算自己「扛過去」。這樣的一個小組包容著姑娘們的脆弱、敏感和痛苦,儘管大家從來沒有見過面,也並不妨礙我們給彼此帶來溫暖和信心。

小小棉條,大大世界。

破除棉條使用的迷思。

認識女性身體與自我。

反擊棉條禁忌背後的男權意識。

生理期的時候,你嘗試過衛生棉條嗎?直到2018年夏天,我才第一次嘗試了導管式棉條,從此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和姨媽巾說了拜拜。
「女性主義♀小棉條兒」小組創建於2007年,在大多數人還不知道衛生棉條為何物的十幾年前,這批妹子就已經開始了嘗試。根據《經濟學人》2015年的報導,只有大約2%的中國女性用過棉條,而在美國,這個比例是70%,當年還有1/3的中國女性從未聽過「棉條」這種衛生用品。小組裡有對棉條小白的安利科普帖,教你如何把棉條順利地塞入體內;

- 在這裡你可以get到塞棉條的新方法 -

有破除棉條和「處女」之間詭異聯繫的學術帖,帖子裡告訴你處女可以用棉條,棉條不會對處女膜孔造成可怕的影響;並且從07年開始,這則「每一個成功使用了棉條的姐妹都進來報到」帖就沒有沉寂過。每當有組裡的姑娘能夠正確認識自己身體、突破心理障礙,初次嘗試棉條後,都會在這裡留下自己的信息。小小的棉條,還能反映出女孩子們對自己身體的認知過程,不可否認,這十年來我國的性教育在逐漸變得更加細緻。- 2019年上線的emoji在慢慢打破「月經羞恥」 -All about bra | 關於bra的一切小組這是一個溫暖的小組。只要你的乳房是健康的,形狀如何、顏色如何、大小如何都沒有關係。你聽過一個詞兒,「內衣主導權」嗎?對於許多女生而言,人生中的第一件內衣往往是不合身的小背心,直到上了大學後,才真正分得清楚有鋼圈和無鋼圈,全包內衣和半包內衣。

- 這也是許多妹子的共同經歷 -

關於bra的一切,就是關於妹子們成年後審美再教育的一切。

在這個小組,你會知道姑娘們穿上成套內衣去見的人一定很重要;那些看起來性感的蕾絲內衣本質上勒紅痕小高手;許多妹子都會在冬天放空自己,不穿bra。如上秘密,只能在女孩子之間分享。

大姨媽陪伴一個姑娘的日子或許比伴侶更久,學會和大姨媽友好地相處,是女孩子的必修課。但是,並不是每個妹子都有一個聽話的大姨媽。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小腹的十級絞痛,就根本不能理解女孩子掉血的到底有多痛苦。經歷過初潮的我,曾經惡毒地想過,如果不分性別所有人都能來大姨媽該有多好!

我有一個朋友,和男友上一次分手就是因為對方覺得她不過是「來了大姨媽」,怎麼就這麼暴躁???後來,這個妹子就把自己男票拉到了大姨媽小組,在潛移默化中讓他知道女孩子在生理期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科學對待大姨媽,幸福生活你我他。

- 當你的生理期結束了 -

性侵害受害者幫助小組

各大論壇、微博等看到某大學性侵女學生的新聞,總想辦法做點什麼,就算不能阻止,也想辦法把心理傷害降低掉最小,人活著總是最大的希望。

作為一個女生,我總是會過分留意關於性侵的新聞。無論受侵害者的年齡、種族、國家,每次當我看到相關的報導,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於是,我加入了性侵受害者幫助小組。許多曾經獨自承受不幸的男孩和女孩記錄下自己的經歷,並提醒自己不可以再軟弱。也有志願者翻譯出來開導手冊,填補專業信息的空白。「請記住,也許你曾經經歷過不美好,但請相信日子一定會過得越來越棒,你自己的人生,沒有理由放棄。」這些小組們最早成立於06年,也能稱得上是網際網路上的一塊活化石了。
從生殖羞恥到專門為「性」開闢小組,半地下的豆瓣小組逐漸陽光化的過程,也是我國年輕人兩性觀重構的過程。對年輕人們來說,「性」的禁忌色彩在逐漸消退,它只是我們生活中一件很平常的事兒罷了。而由性衍生出來的諸多問題,只要能被科學地認知、理性地思考,都有解決的辦法。

「I wanna talk about SEX!

 P e a C H  S a Y S 

 你可能錯過的近期推文 

 桃子的店「桃桃優選」,有範兒的姑娘都逛這裡 

相關焦點

  • 原來豆瓣有這麼多稀奇古怪的小組?
    標記書影音的網站 但對有些人而言 豆瓣是個可以討論娛樂八卦和家長裡短的論壇 不管你多特立獨行 在豆瓣都能找到你靈魂匹配的小組和組員 除了大名鼎鼎的「鵝組」
  • 網際網路最鮮活的「人」都在豆瓣小組
    它的存在和生命力,讓他的創始人都覺得有點摸不著頭腦。2012 年,豆瓣推出了豆瓣小組移動 app,隨之帶來的就是驟然增多的豆瓣小組。豆友 @羋子葉 發現當時的豆瓣多了不少「加入這個小組你就會 XXXX」的小組,這啟發了他,他決定也用這個格式創一個小組。最終,他決定把這個小組的主要目的確定為踢人。
  • 誇誇群的快樂你不懂:這屆年輕人的「社交興奮劑」,塑料做的
    發酵於各大高校的誇誇群像雨後春筍一樣蔓延,出現了職場誇誇群、城市誇誇群等多個種類,迅速成為了這屆網友的快樂瀑布。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就與你一起走進誇誇群的前世今生,為你揭開誇誇群深得這屆年輕人寵愛的原因。
  • 從「凡爾賽學小組」到「月亮組」,豆瓣為何從「亞文化聖地」出圈?
    目前已經有41949個「凡客雅寶」駐紮在豆瓣「凡爾賽學研習小組」,凡學創始人@小奶球認為,「凡爾賽是一種精神,它不跟金錢和地位掛鈎,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凡爾賽人」。正如創始人小奶球對「凡學」的詮釋,豆瓣小組的ugc社區與社交屬性也是最大程度的激發了豆友們的表現欲與表達欲的利器。
  •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越掙錢越窮?
    網易數讀(ID:datablog163)原創作者 | 好兵帥克 編輯 | 好兵帥克豆瓣上的「獨居生活指南」話題中,簡介寫著「一個人也要好好過」。單身獨居,已經成為一部分年輕人的常態生活方式。在中國,獨居的人很多,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上升。有多少年輕人目前正獨自一人?「孤獨」是他們嚮往的生活還是無奈的處境?
  • 小鎮外的「做題家」:一個八萬人豆瓣小組裡的心靈回聲
    他們穿著洗到褪色的衣服,內向沉默,互相一聊,都只是本分讀書,選了一些「給分比較可怕」的課程,結果分數慘烈。在小組發的帖子裡,餘沛記錄,三年後,19個學生裡如期畢業的只有5人,其他人因為掛科太多不得不延畢。餘沛家鄉的船隻與河道在四川縣城長大的組員伍曉冬也一度陷在大學高數課裡,早起、佔座、記筆記……卻找不到學習的方法。
  • 這屆年輕人,愛上了90年代影視劇穿搭
    在豆瓣,以穿搭分享為主的小組就多達數百個,其中不乏數萬人聚集的龐大根據地,可能是對那些年「土味穿搭」的不堪回首,並致力於敦促自己追尋新新時尚,也可能是特定的「微胖身材」焦慮,期望通過穿搭逆襲成優雅女神。還有眾多日系、韓範兒和歐美系畫風的探索,從ins時尚博主,到明星達人,女人們善模仿,找風格,她們看漂亮偶像,也揣摩影視劇角色,對穿搭,無一不愛。
  • 這屆年輕人,愛上了90年代影視劇穿搭
    在豆瓣,以穿搭分享為主的小組就多達數百個,其中不乏數萬人聚集的龐大根據地,可能是對那些年「土味穿搭」的不堪回首,並致力於敦促自己追尋新新時尚,也可能是特定的「微胖身材」焦慮,期望通過穿搭逆襲成優雅女神。還有眾多日系、韓範兒和歐美系畫風的探索,從ins時尚博主,到明星達人,女人們善模仿,找風格,她們看漂亮偶像,也揣摩影視劇角色,對穿搭,無一不愛。
  • 我在豆瓣小組學「摳門」:月薪沒 10k,如何存 10w?
    在這種情況之下,我也很難繼續無憂地保持原來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想想存錢這件事。讓我萌生存錢想法的,還有豆瓣小組的一個個真實案例。這些小組的成員們在認真地考慮未來,努力地為未來存一筆積蓄。便宜貨不丟人,豆瓣小組常常有 40 元買三件 T,打算過一個夏天的帖子。衣服質量也很好,只是價格低,善用各大電商平臺條件搜索,你也能找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隨便一提,豆瓣小組還有很多 1688 討論帖,貧民窟居民可以研究一下。
  • 「豆瓣第一猜謎小組」,這裡的網友比你對象還懂你
    任何一個搜尋引擎,都無法打敗當代豆瓣網友。比如,當你腦海裡響起一段熟悉又陌生的旋律,想找到一首這樣的歌:在百度,你可能搜不到任何有用信息,甚至不知道從哪個關鍵詞下手;但在豆瓣這個小組,你有救了——又或者,你腦海中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倩影,卻不知道ta是誰,只能畫下大概的輪廓:來自豆瓣網友@咦嘻嘻嘻不用擔心自己的畫風比畢卡索還狂野,總有神通廣大的網友理解你的印象派
  • 有趣的年輕人,都在手機上看什麼?|推薦
    每個日子都喪失了自己的名字。」正如加繆所言,生活往往因其重複,喪失了每一天的獨特性。但總有些人能在微小的樂趣中,感受生活的意義。今天,為大家介紹幾個很多年輕人都在看的公號,關乎藝術、美食、電影和新知,希望能讓你的生活更豐富有趣。
  • 【豆瓣gay小組交友指南】上海基友、前輩、吐血分享,請大家相互轉告!
    【豆瓣】gay小組,是一個超越小藍(同志社交軟體blued的簡稱,和異性戀中的陌陌差不多,經常被網友嘲諷為約P軟體。)
  • 越來越摳的年輕人,卻在拼多多上買得停不下來
    現在的年輕人,真的越來越摳門了。雙十一雙十二的血拼已經過去,這個月相信很多年輕人都是點外賣算計配送費、餐盒費,能自己做飯就自己做,甚至有些已經進化到能不吃就不吃(畢竟不吃還可以減肥,雙贏)。一直以來,大家對這屆年輕人消費觀的評價,都是膨脹的。但實際上,這屆年輕人的消費觀正在慢慢地回歸理性,摳門起來連親媽都不認識。之前,豆瓣「摳門小組」忽然走紅,成員們堅決地頂住了日益膨脹的消費欲望跟各路商家的狂轟濫炸,大家的省錢秘笈也各有不同。
  • 沒事逛逛豆瓣上班小組,治癒各種煩惱:總有人比你更艱難
    在一個小範圍當中,你的朋友事業順利家庭幸福,你的親戚生意風生水起三年抱倆,於是產生一個錯覺:是不是所有人都比你更幸福?但真相是,無數人都在過著比你更艱難的生活。01在豆瓣有許多興趣小組。熱衷吃瓜八卦的,就在鵝組瓜組象組;樂於攢錢的,就在摳門男性/女性聯合會;喜歡聊情感說家長裡短的,就在生活組……最近小e還刷到一個特別的小組,負能量爆棚,但場景過分真實。在豆瓣「上班這件事小組」中,新的一天,就意味著新的煩惱。
  • 「凡爾賽文學」火了,但你聽說過「豆瓣組學」嗎?-虎嗅網
    這是網易文創數讀出品的「組學研究」第1期。「組學研究」是一個聚焦豆瓣小組的欄目,豆瓣小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這裡聚集了各式各樣好玩的年輕人,也為中文網際網路提供了諸多話題。很多「學」在社交平臺短暫爆火,終究歸於平靜,但在豆瓣,學習永不止步,人們加入和建立各式各樣的小組,不僅研習各種「學」,還會創造各種「學」,比如探討怎麼糊弄別人的「糊弄學」。豆瓣小組,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聚集和社交的重要陣地,可以說,讀懂了豆瓣小組,你就讀懂了年輕人。
  • 為什麼這屆年輕人都在假裝社恐?
    拿社恐做藉口,去逃避溝通這件事,對人對己而言,都是一種暴力。暴力地拒絕自己正常社交的可能性,更暴力地拒絕所有想跟你好好溝通的人。為什麼這屆年輕人都在假裝社恐?說到這,為什麼這屆年輕人越來越不愛社交了?從價值實現的角度來說,人們每做一件事都有其目的性,顯性的目的如金錢、地位,隱性的如快樂、滿足感等。年輕人不愛社交,可能是因為社交無法帶來成就感、滿足感。現在網絡通訊這麼發達,只要你想,隨時隨地都能找到人陪你聊天,人們也越加看重「聊得來」這件事。
  • 這屆年輕人,到底是在「消費」什麼?
    可是現在,一切都大不一樣。 這一屆年輕人(Z 世代/95後),他們早已學會過濾那些嘈雜而無用的聲音;同時在全球互聯的幫助下,他們具有形成自己觀點的能力。 在這個數字海洋裡,移動和碎片化成為這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商業底層邏輯,每一次進化都重新刷新了年輕人的時間和消費精神。 在這個數字海洋裡,加速、全面、流動的變化無休止衝擊每個人,舊路徑失效、舊秩序被顛覆,沒有人擁有航海圖,每個方向都不是方向,也都是方向;每個人只能依靠遙望星空,走向不確定的未來。
  • 喪心病狂,這屆年輕人到底有多「摳」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試圖從豆瓣「摳組」裡找到參照:在這裡,一眾大神慷慨地分享自己「祖傳」多年的省錢經驗。比如,他們會教你《如何用500百元在一線城市生活一個月》的「極限挑戰」,又比如買不到標準碼而選擇去兒童款的「購物技能」,以及學會蹭水、蹭電、遠離渣男的「省錢清單」。而且,萬一你實在是忍不住想「剁手」了,還可以發帖找人來罵醒自己。
  • 這屆年輕人一邊說社恐,一邊渴望社交
    [2] 豆瓣. (2020). 豆瓣搜索「社恐」.[3] 獅子小白. (2018).為了避開和同事一起坐電梯,我下班走樓梯走了16層.[4] 豆瓣. (2020). 社恐抱團取暖小組.[5] We are Social. (2020). Digital 2020: Global Digital Overview.
  • 這屆年輕人為啥戀愛不積極
    這屆年輕人為何不愛談戀愛了?無論你持何種看法,但戀愛一定不是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