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產服裝品牌遇困境!欲打造中國版優衣庫,卻淪為中國版Zara

2020-12-16 財經小巴士

基於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人口紅利和消費市場巨大,很多外企都把中國市場視為香餑餑,走在大街小巷,我們會發現諸多外國品牌。從吃穿到住行,都能見到外國品牌的身影。隨著時間的推移,電商開始崛起,而且國內的本土品牌也在發力,這讓外企品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單說「穿著」領域,就有很多國外品牌非常有名,不管是優衣庫還是Zara,亦或者是H&M,這些外國服裝巨頭以前在中國市場中的表現都非常好。然而這只是以前,現在除了日本的優衣庫依舊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外,HM和zara在中國市場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快」曾經是Zara的必殺技,Zara的快速設計、生產與外包的商業模式一直是行業標杆,是這個西班牙服裝品牌快速擴張、取得全球翹楚地位的推動力。但是在快時尚品牌關店潮如暴雨般襲來的今天,Zara業績增速大幅放緩。遇到了巨大困境,它能否撐住還是未知數。

其實不光是外國服裝品牌遇到了困境,就連一些本土品牌也沒能撐過服裝行業的寒冬,比如專注於男性服裝的海瀾之家,如今的它也是處於寒冬之中。

海瀾之家非常有名,它的「男人的衣櫃」廣告詞也是家喻戶曉,海瀾之家定位中高端品牌,質量好,價格適中,深得消費喜愛。在以前的時候,海瀾之家的生意非常火爆,幾乎每家店裡都有很多顧客,而當時的海瀾之家也想走優衣庫的路線,還欲打造成中國版的優衣庫,但是隨著口碑的不斷下降,它的銷量的持續下滑,如今已經淪為中國版Zara。百億市值的服裝巨頭,如今卻噓聲一片!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其實這一切都要從海瀾之家的創始人周建平說起。

周建平創建了海瀾之家,並賦予了它獨特的營銷模式。一開始,他打算把海瀾之家打造成「中國版優衣庫」。1988年,28歲的周建平帶領18名工人,以30萬元存款創辦了江陰市新橋第三毛紡廠。他發現精紡的市場需求很大。但全國毛紡企業卻鮮有人問津這門新生意。周建平意識到這是一個發展的好時機,於是他果斷投入1000萬元人民幣,將廠子的戰略轉投精紡。

2001年,周建平把毛紡廠更名為海瀾集團,海瀾之家從此走上了輝煌的道路。其實,周建平在真正開始確立海瀾家的定位時,曾赴日本進行考察。當時,他被優衣庫類似的營銷方式所吸引。當時優衣庫在中國還不是特別受歡迎,周建平首先借用「自助購買法」,將其帶入中國服裝市場。優衣庫在中國的業務也在不斷擴大。而海瀾之家雖模仿優衣庫,但是業務規模卻沒辦法跟優衣庫相比。自周建平將企業交給兒子周立宸後,不僅市值蒸發了上百億元,甚至離周建平的「千億元」目標越來越遠。

為了能讓海瀾之家火起來,公司也是請了不少明星為其代言,試圖把品牌年輕化、是上海和新潮化。但是這依舊沒能讓海瀾之家成為中國第二個優衣庫。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海瀾之家之所以業績增長放緩,主要是因為海瀾之家把生產外包出去了,走的是輕資產模式,這就導致在服裝產業上的利潤被分割了。也有人說,這是因為創始人周建平對企業不上心才導致的。他現在把大多心思都用到了馬術上,而不是發展企業。

如今,海瀾之家的困境更大了,不僅被電商經濟衝擊,很多新潮品牌也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而且海瀾之家雖然主打男性服裝,但是其服裝的款式相比於其他時尚品牌也顯得有些老土,這都是海瀾要解決的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的話,海瀾之家的未來依舊是一個謎。

相關焦點

  • 又一服裝巨頭沒落,曾被稱「中國版ZARA」
    2019年4月,《網際網路周刊》聯手eNet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一份2019快時尚品牌排行榜。相信大多數經常逛街的消費者對榜單中的所有品牌都相當眼熟,尤其是排行前四的優衣庫、ZARA、韓都衣舍和H&M。這四家均為如今的快時尚界巨頭,其中只有韓都衣舍為國產。
  • 曾是優衣庫死敵,又一火遍全球的品牌被中國淘汰
    02國民品牌淪為「折扣大賣場」儘管前期 GAP 造就了一個「服裝界的神話」,但從2000年開始,它就很明顯跑不動、跟不上了。說到底,還是怪它自己:腳步太慢了。1. 本土市場遇挫,進軍海外掉隊經歷過短暫的輝煌之後,等待著 GAP 的是持續的低迷。
  • 中國版Zara跌落神壇!
    不過,拉夏貝爾並不是國外洋品牌,而是正宗的國產品牌。 其門店達到9448家,單年營收達到104億元,毫無懸念地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品牌。 同年9月,拉夏貝爾在上海證券交易稅敲鐘上市,由於2014年拉夏貝爾已登陸港交所,拉夏貝爾也成為唯一一家實現「A+H」兩地上市的服裝企業。 和Zara一樣,拉夏貝爾屬於快消服裝品牌,簡約,時尚,價格適中,也被稱為中國版Zara。
  • 超強種草 | 那些比zara還好看,比優衣庫還便宜的服裝品牌
    猶記得有一年買了它們家的一款毛衣,還被同事以為是多高級的品牌的衣服,無論是品相還是觸感,都是完爆ZARA的。UR家的衣服傳統意義上價格會比ZARA略低。比如同樣299元的褲子,UR的質量和版型就會更好一些,更何況,到了年終大促的時候,UR的這個價位的單品,基本都是5折的優惠力度,只要你耐心等著就可以了~盤點那些比zara還好看,比優衣庫還便宜的服裝品牌除了超划算的單品,最令人驚豔的是有的單品設計,並不像是出現在快時尚品牌中的樣式。很多外套和內搭毛衣風格迥異,非常個性。
  • 盤點那些比zara還好看,比優衣庫還便宜的服裝品牌!_-泡泡網
    盤點那些比zara還好看,比優衣庫還便宜的服裝品牌! 本文來源丨半糖 (ibantang) 版權歸作者所有。◎ Stradivarius特點:青春版zara渠道:官網、某貓、線下店外套價格區間:100~300
  • 曾是優衣庫死敵!又一火遍全球的品牌被中國淘汰!
    當別的品牌都在全球範圍內擴張的時候,GAP 還醉心於北美市場;當別的品牌開始進攻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時,GAP 才開始國際化;當別的品牌都已經在中國打響名號了,GAP 才發現原來亞洲市場的重要性;可是日本有優衣庫呀,怎麼比得過。錯失先機,直到2010年,GAP 才進入中國。這個時候,優衣庫已經來到中國8年了,zara 4年、H&M 3年。共和君今天還去看了一眼他們的天貓旗艦店。zara 2099萬粉絲,H&M 1276萬粉絲 ▽GAP 831萬粉絲 ▽
  • 中國版Zara跌落神壇:巨虧21億關店4000多家,上市三年就披星戴帽
    設計時尚,價格適中,加上快消服飾在國內流行,拉夏貝爾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女裝品牌,並有著中國版Zara的名頭。2017年,拉夏貝爾迎來了屬於自己的巔峰時刻。門店達到9448家,全國各大商場都有拉夏貝爾的身影,單年營收達到104億元,成為國內營收最高的女裝品牌。
  • 除了ZARA、優衣庫、H&M等,還有哪些快時尚品牌?
    除了zara,hm,優衣庫,gap,c&a,事實上還有很多驚豔的快時尚品牌,逛一逛真的能讓你有一種淘到寶的感覺。盤點一些,相信你下次買衣服的時候就能發現新大陸哦~// MJSTYLEG//特點:國產快時尚,價格是ZARA的1/3。
  • 2億資金到帳,中國無性別服裝品牌,有望成為「時尚版優衣庫」
    受國潮興起等因素的影響,老牌快時尚NewLook、OldNavy陸續退出中國市場。還在堅持的Zara、H&M則因為質量問題和千篇一律的設計感大不如前。這代年輕人追求高度自由,思想新潮且個性十足,很少有品牌能夠完全滿足Z時代年輕消費者的需求。2018年5月份成立的新銳服飾品牌——bosie或許能成為少數貼合Z時代年輕人審美的中國品牌之一。bosie是一家中國無性別服裝品牌,旗下產品模糊了男女性別鴻溝,在極具個性和設計感的同時兼具性價比優勢。
  • 國產服飾品牌之困:ZARA、優衣庫的步伐真就這麼難追趕嗎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國產服飾品牌之困:ZARA、優衣庫的步伐真就這麼難追趕嗎ZARA和優衣庫最值得被說道的是:ZARA的「快時尚」供應鏈管理模式被國產品牌爭相模仿,但亦很難被複製;優衣庫對面料環節嚴格的把控,折射出一些國產品牌在這一環節的缺失程度。一直被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 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與優衣庫的悲歡並不相通
    一則,優衣庫面向全年齡段,幾乎不分男女老幼,在這個定位裡,優衣庫在國內市場鮮有敵手,在所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裡,平價但注重面料和功能的優衣庫也是當之無愧的性價比之王。這也是連被評價為「不愛買衣服的中國男人」都極為熱愛優衣庫的原因,2019年,天貓發布的雙十一男裝成交排行榜上,優衣庫位列第一。
  • Zara為什麼幹不過優衣庫?
    過去這半年,網上關於zara最多的消息,就是撤櫃。Zara母公司Inditex的財報顯示,Zara今年上半年淨虧損1.9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1]。這邊zara瘋狂撤店,那邊優衣庫卻在中國「遍地開花」,截止今年八月,優衣庫已經在中國開滿767門店,甚至超過了日本直營店的數量。曾經時尚界的「最快傳說」Zara,為什麼幹不過優衣庫了?
  • 收入越高的人,喜歡買優衣庫還是zara?網友:原來我是有錢人
    身邊很多顧客對優衣庫、zara很不以為然,認為只有低收入人群、沒品的人才會去買這種品牌。其實,關注一下付款臺就會發現,買千元以上的,大有人在。這就出現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收入越高的人,喜歡買優衣庫還是zara?
  • 從毛紡廠拼到男裝帝國,中國版「優衣庫」怎麼就賣不出去了?
    圖為海瀾之家線下門店曾經的「三毛」和中國眾多品牌一樣,男裝帝國海瀾之家曾經只是一個只有18名員工的毛紡廠。2002年初,為了擴大事業,周建平赴日本進行市場考察,他留意到優衣庫的極簡風格服裝出售模式在日本十分成功,當時中國還沒有量販版自選購衣的概念,日本的優衣庫早已實現品牌連鎖化,店面配色鮮活、功能多樣、款式豐富,周建平當場拍板,「我也要在中國按這個路子賣衣服」,他決心做中國的「優衣庫」。
  • 中國版ZARA上市三年蒸發百億,直接ST,拉夏貝爾做錯什麼?
    來源:江瀚視野在中國的服裝市場上有一家公司堪稱中國版ZARA,是中國有名的女裝之王,然而就是這家全國聞名的女裝巨頭卻在上市上年之後突然全面衰退,被直接帶帽ST,市值蒸發超過百億,這家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拉夏貝爾。拉夏貝爾到底怎麼了?
  • 優衣庫白T恤質量好,Zara的白T恤時尚,國產拾柒棉:來看看我
    簡簡單單的白T恤單穿、打底都是一把好手。一衣多穿,必須得有它的份。一說到白T恤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優衣庫、Zara吧?這兩個牌子的白T恤究竟怎麼樣,好穿嗎?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一說一,優衣庫的白T恤延續了品牌一貫的理念:質優價廉。
  • 退出中國市場的日本服裝品牌,與優衣庫的悲歡並不相通-新聞頻道...
    在年輕人喜歡優衣庫的原因裡,「經典款更百搭」永遠排在最前列,畢竟在年輕人社交場景逐漸多元化的當下,「百搭」屬性就意味著性價比、實用度、可能性,滿足這些條件的平價服裝品牌並不多見。  一個品牌的消費者規模和受歡迎程度,是決定它盈利水平的關鍵因素,故而優衣庫雖進入中國時間較Itokin百貨短,但如今大中華區銷售額已佔到優衣庫母公司業績的四分之一。
  • 中國版「MUJI+宜家+優衣庫」 ,鹿島會有未來嗎?
    核心提示:經常逛商場的人也許會注意到,在成都、重慶、西安、蘇錫常等地的大型商場內,近年來出現了一家特別的店鋪,風格雷同於宜家、MUJI、優衣庫,簡直是這三者的結合版,但在追求性價比的路上可謂一路狂奔。
  • 全球最大服裝零售商zara要關閉1200家店:不重視積累,早晚付出代價
    提起快消品牌,很多人心中都會下意識地想起:zara,優衣庫這些讓人耳熟能詳的快時尚品牌,自從入駐中國後,就展現了令人驚豔的發展勢頭,前景讓很多人看好,也收穫了一大批中國消費者的喜愛。zara,是獲得很多都市年輕人青睞的快時尚品牌,因為它緊跟時尚潮流,能夠讓不少人花很低的價錢,享受到追逐時尚的快感,成為很多人心中的「性價比之王」,很多明星也親自為zara帶貨,畢竟花十分之一的價格,就能夠享受與經典大牌同樣的服裝款式,這樣的誘惑誰能不愛呢?
  • 「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巨虧21億,全年關店4400家,拉夏貝爾涼了
    拉夏貝爾對大家來說並不陌生,它曾經被市場稱為女裝之王、中國版的ZARA,輝煌時期擁有超過9000家門店,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在H股和A股上市的服裝企業。「中國版ZARA」拉夏貝爾巨虧21億,全年關店4400家,拉夏貝爾涼了...曾經的拉夏貝爾,很輕易就徵服了所有都市女孩。因為她浪漫、清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