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記者 馬君桐
錄音整理 餘林釵
11月19日,臺灣「民歌40」演唱會將首度跨越海峽來到深圳。這一次的陣容格外強大,陶曉清和兒子馬世芳將擔任引言人,吳楚楚、李建復、殷正洋、包美聖、葉佳修、王海玲、王夢麟、趙樹海、南方二重唱、金智娟、萬芳、齊豫、潘越雲、陳明韶、陳綺貞、韋禮安等民歌手將齊齊登臺。
這些名字的背後,是一首首熟悉的旋律,還有一段段的傳奇。深圳晚報近日獨家專訪了歌手萬芳,她說:「民謠它就是來自生活,來自生命,來自土地,所以它會一直在那裡,需要的人它會自動地靠近它,然後它也會不斷地再生長。」
A
民歌是我生命中重要的陪伴
為什麼參加「民歌40」演唱會?因為民歌一直伴隨著萬芳的成長,也影響著她後來的創作。「當時真的是抱著黑膠唱片一首又一首地跟著這些歌一起唱,然後早期的校園民歌其實有很多是透過大自然的事物來描寫,來比喻,這也影響著後來我的創作。」而且萬芳也是因為參加民歌比賽,所以才進入到唱片公司,成為一個歌手的。
她感慨道,「臺灣的校園民歌對華語流行音樂,其實是有著重要而且深遠的影響,這些民歌手們現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音樂人,所以我想經過這麼多年的時間,如果沒有民歌20、30、40演唱會的話,其實這些歌也逐漸地被大家遺忘,所以我們感謝能夠有民歌20、30、40演唱會,然後我也有機會能夠參與,繼續傳唱這些歌。」很多美好的事物是可以跨越時空的,不管是參與滾石30演唱會,或者是民歌40演唱會,萬芳都覺得得透過這些音樂作品,會連接到我們的少年、少女時代,然後,看看這些年的成長和變化,也提醒自己回到初衷。
B
大合唱《新不了情》讓我很幸福
許多歌迷熟悉萬芳,是因為她的《新不了情》。1993年她以一首《新不了情》響徹華語樂壇,被尊為臺灣「文藝範鼻祖」。這麼多年過去了,許多的人翻唱過《新不了情》,可大家還是最愛那個最初的聲音,那高亢、溫和柔美的聲線。
歌曲可以被傳唱,對萬芳來說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不管是就歌曲的角度,還是身為歌手的角度。萬芳說:「現在經過這麼多年的時間,《新不了情》還可以在所有的演唱會上大合唱,那是一件非常感人的事情,《新不了情》是1993的作品,有的人甚至還沒有出生呢,有的人可能才3歲、10歲這樣,可是他們竟然都會唱這首歌,每次看到這個畫面,都會很動人。當然有一部分的人知道這首歌曲是透過別人的翻唱,不管是蕭敬騰、楊宗緯、或者是蔡琴,哈林,或則是非常多的人是看了電影《新不了情》後,認識了這首歌曲,那身為原唱的我來說我覺得這是幸福的事,是很感謝地。」
萬芳除了歌唱事業之外,還是中廣音樂網的主持人以及DJ之一,也從事於舞臺劇的演出,並主攻劇場、電視、電影以及戲劇等表演領域。2004年在電視劇《冷鋒過境》,她在其中飾演罕見疾病肌肉萎縮症患者,並獲2004年臺灣金鐘獎最佳女主角。
C
每一次來到深圳都很愉快
作為文藝範鼻祖,萬芳特別喜歡深圳的創意文化園,和很多文藝青年一樣,喜歡去舊天堂書店,看看那些精心挑選過的書,有詩集,有音樂,有手繪,在裡面買一些書籍或者是專輯。她說來過很多次深圳,每一次都很愉快,不管是個人的演唱會,或是滾石30,或是舞臺劇,其實每一次的演出都很愉快。她覺得「深圳在某一個角度,其實跟臺北的線條有點像,所以有種熟悉感。」
近年,萬芳的歌不再是單純的情歌,在她看來不同的生命階段,很自然地就會有很不同的關心重點,而這些也會很自然而然地在創作當中呈現。「經歷過不同的生命風景之後,當然理解生命不僅僅只有愛情這回事,它還有很多很多的情,包括跟家人的情感、跟朋友之間的、跟世界的、土地的、自然的等所有關心的方向會更不一樣,所以這幾年我的專輯,創作大部分是跟河流有關,我想這是很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