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尼斯湖水怪被描述成,一種神秘的長頸龍。在熟悉的恐龍裡大家想起來好像有一個蛇頸龍就是它的原型。今天介紹的就是它們中的一個代表《神河龍》,它是蛇頸龍亞目薄板龍科的一屬。
最初發現神河龍的化石出土於美國的堪薩斯州,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化石。神河龍生活在北美洲的白堊紀晚期,它們體型可達12米,能看到圖中它的長脖就能到身體的一半,可到6米。
它們的頸椎骨能到72節。而我們所知道的大型食草恐龍,梁龍和腕龍都才15塊頸椎骨,一直以來古生物學家在不斷探索為何進化出怎麼長的脖子。最後發現在1億2500萬年前最初的蛇頸龍在踏入海洋時,由於6噸的體型.需要每天尋找大量魚群去補充身體所需的能量。
它們為了適應海洋生活它們四肢不斷進化成魚一樣的鰭狀,成為了水中推進器官。根據科學研究它們遊泳時原理更像是現代企鵝和海豹一樣利用槳狀的鰭在水中行動。
這時產生了一種新生代蛇頸龍的脖子在不斷生長,裡面的頸椎骨也在不斷增加。這讓它的脖子在魚群裡成為了致命的遠程武器,它常常慢慢潛伏到魚群下方,利用自身的長脖去偷襲警惕的魚群。由於它們的較小頭部,所以限制了它們捕獵魚類多為10cm。而密集型的牙齒像刷子一樣,暴露在嘴唇外。能快速刺穿和夾住魚類,快速吞下。雖然牙齒沒有咀嚼的功能。
但古生物學家在大量胃部化石中。發現裡面有大小不一的石頭形成的胃石,是一種利用石頭幫助身體消化的生存方式。
由於研究蛇頸龍科的食物廣泛,可能長脖的用途還能像挖沙機一樣。去尋找海床上的殼類和軟體的海洋生物。
考資料:Styxosaurus by James Kuether
1.An elasmosaur at the Museum of Geology,South Dakota School of Mines and Technology
2.North American plesiosaurs:Elasmosaurus,Cimoliasaurus,andPolycotylus. -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Series 421: 221–236. - S.W. Williston - 1906.
維基百科
圖片/網絡(侵刪)
文字/烏鴉研究所zx
排版/烏鴉研究所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