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智慧型手機正成為全球主流,中國製造已經遍布世界各地。
在今年公布的Google X 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50強中,國產手機品牌一路高歌猛進,在本次榜單中,排名第一的是以1938手機品牌力得分的華為,小米、一加、OPPO、vivo等手機品牌商共上榜7家。
從海外手機品牌霸榜,到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大國工匠精神一直在傳承。從4G中挖掘技術優勢逆襲,到5G技術下領跑,手機市場的下一個戰場,正在硝煙瀰漫中漸漸清晰。
十年砥礪 國產品牌向「上」生長
2013年,隨著4G時代的到來,許多國內手機品牌在技術和標準方面提前著手準備,通過打造性價比極高的4G手機收穫用戶青睞。IDC發布2014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報告稱,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平均售價為335美元,而國產手機在國內的平均售價以208美元,具備有較大的價格優勢。這讓國產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一度追趕上海外品牌。
當國產手機廠商收穫4G時代市場帶來的紅利之後,更是緊抓5G機遇,似乎國產手機領跑5G時代儼然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之一。幾年前,以蘋果為首的海外品牌憑藉系統性能,指紋解鎖,人臉識別等前沿的技術、炫酷的功能吸引消費者,如今再想以iPhone12系列這類產品引領高端機市場,恐怕前路已經艱難險阻,正面臨著國產旗艦機的圍追堵截。
華為發布的Mate 40系列,搭載的中國「芯」麒麟9000達到了3.13GHz的主頻,電晶體的數量153億遠高於現在蘋果的A14仿生晶片。即便是高通晶片一度佔據國內晶片寶座的位置,面對華為麒麟晶片的追趕,也讓其倍感壓力。不僅如此,國產品牌一加首創的AG工藝被iPhone11 Pro沿用,足以看出它的優越性。
回顧近三年的手機市場可以發現,華為匠心研發麒麟晶片、雙攝像頭;小米MIUI致力於超過1000項易用性改進;OPPO、vivo主攻閃充、拍照、設計;一加引領行業進入高幀屏幕時代,推動高幀生態發展……無不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
國產手機在技術和設計上不斷突破、飛躍,打破了海外品牌佔領國內高端機市場的固有格局,加速了整個智慧型手機行業更新迭代的節奏。作為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中國手機廠商的數量也是全球最多的。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智慧型手機用戶的需求正在從最初的性價比轉變為設計、功能和品牌形象的追求。
據Counterpoint顯示,2019年Q3全球排名前十的手機品牌中,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就佔據了七席,除了三星、蘋果和LG手機以外,其它的都是來自中國的手機品牌。
而這似乎也提前為5G時代手機市場劇本的走向寫下了註腳 。
化被動為主動 海外市場也變天
2010年,iPhone 4正式進入中國,發售前一天就有不少人早早地到蘋果門店排隊了。往後的三四年中,似乎是國際手機品牌令中國消費者最瘋狂的幾年。蘋果,三星,摩託羅拉等品牌快速佔領了國內的手機市場。
很短的時間內,蘋果通過電腦結構的信息處理晶片系統,從硬體到軟體,形成了自己一條產業鏈,將處於初級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快速拿下,完成了自己產業布局。同時,飢餓營銷讓蘋果實現了利潤的最大化。從此,iPhone便奠定了自己在高端市場的江湖地位。
看到了甜頭,隨後老牌勁旅三星也開始了自己的智慧型手機革新。2011年,三星蓋樂世系列橫空出世,開啟了一個新三星時代。三星手機在全球暢銷的原因不難理解。三星電子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深耕多年,品牌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擁有可以媲美蘋果的號召力,而且三星手機,尤其是三星Note系列、S系列的產品實力,更是毋庸置疑。
然而,歷史的車輪總是在不斷革新中顛覆。隨著4G時代的來臨,蘋果創新無力,三星貶值太快,加之兩大品牌頻繁曝出的負面,三星被迫撤離了自家在中國的工廠,蘋果的銷量也不敵華米OV。
Trustdata 大數據顯示,國內市場2020年Q3,華為手機銷量國內佔比達到 23.3%,位居第一,緊隨其後的是 OPPO,佔比達 18.3%,vivo、榮耀、小米則分別以 16.8%、13.2%、13.0% 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四、五名。而蘋果的市場份額只有 8.5%,中國市場銷量佔比跌出前五。
國產手機品牌不僅快速在國內重獲主權,也紛紛向國際品牌所在的海外市場發起攻勢。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去年全球高端市場排名前四名除了蘋果、三星之外,國產品牌華為、一加紛紛入圍。在印度市場上,一加甚至超過三星、蘋果,以33%的市場份額佔據高端領域第一的位置。
一加手機在國內知名度並不是非常高,但在海外市場一直備受追捧,自2015年一加的全球首場Pop-up活動在紐約時代廣場舉行以來,每一代旗艦新品發布後舉辦活動中,都會吸引大批用戶自覺排隊購機,這種熱潮也成為了備受關注的「一加現象」。許多海外用戶為了能第一時間買到一加新品在嚴寒中排隊數個小時,這也是只有蘋果才能夠享受到的「待遇」。
上一次,國人連夜排隊購買iPhone。
這一次,輪到海外用戶徹夜排隊搶購一加。
賽道重啟 「高地」爭奪戰變數猶存
如果說4G時代為國產手機提供了崛起的溫床,那麼5G時代的來臨,對於國產手機品牌而言,伴隨通信技術升級而來是一片全新的藍海,尤其是在長久被國際品牌所主導的高端市場,國產手機品牌也有望書寫新格局。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高端市場的爭奪戰是一場無可置疑的「硬仗」,是產品力、渠道能力和品牌能力的全面比拼,而機遇也永遠是留著有準備的人。
今年以來,小米推出價格高達5999元的頂配數字系列劍指高端;OPPO最新發布的5G旗艦OPPO Find X2系列、vivo近日來推出的與蔡司合作款vivo X60系列亮相,這些動作的背後展現了國產品牌耕耘高端市場的決心和執行力。
與此同時,以三星代表的「傳統勢力」的回歸和一加為代表的 「新生力量」的崛起,同樣擁有不可小覷的潛能。關於三星本不必多言,由於歷史性因素,其在國內雖不復曾經的強勢,但始終沒下高端市場的牌桌。天翼電信終端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副總經理陳峰認為,三星在中國市場品牌認知度仍然較高,而且可以實現全產業鏈的元器件自給自足。更關鍵的在於三星在內部啟動了「重返中國」計劃。
而關於一加,其近些年全方位布局,高端戰略也正深入推進。正如劉作虎在一加7周年內部信的內容談到的:2021年,國內一加將力爭線上高端第一,同時大舉發力線下,實現全渠道銷量提升。足以看出一加未來對渠道的重視程度,目前,一加線下渠道已經覆蓋了31個省、240個城市,合作線下門店數量增長率達到了 316%,覆蓋了運營商、主要連鎖與主流線上渠道。
據陳峰介紹,相比而言,一加的打法更像蘋果,在全球高端市場擁有份額與品牌知名度,在高端手機裡面,一加在3000元~5000元的黃金價位段卡位也非常精準。另據一位河北渠道商透露,以前線下3000-5000元的價位很多高端用戶都是「點單」(指明要某個品牌和某種型號),其中大部分是華為,現在也開始「點單」一加。
渠道商、消費者選擇,很大程度上肯定了一加高端旗艦氣質,更是印證一加在高端市場出色表現,讓一加明年衝擊高端市場底氣十足。而一加在線下的快速布局,也不禁讓人聯想到幾年前OV線下渠道擴張後,迅速積累了用戶群體,也是OPPO、vivo進入頭部陣營的戰勝因素之一。
回顧國內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歷程,從功能機時代到智能機時代,國產手機品牌從未缺席,也幾度在體量上魏然壯大,但一個難解的命題始終存在「大而不強「,除了華為,大多屢屢在高端市場的邊緣止步。現如今,5G時代到來,一系列內外因作用下,高端手機市場賽道重啟,國產手機品牌將把握機遇再次發起衝擊,而2021或許就是決勝負最關鍵的一年。
(責任編輯:常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