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舍,但充滿希望」「在這裡工作生活了幾十年,確實有些不捨得。」昨日上午,市民姜師傅再次來到新華橋邊,拿出手機,拍攝著橋面上的景象。1971年,他跟隨長沙電務段來到株洲工作,上班和居住的地方就在新華橋旁。
聊起新華橋,他語氣中充滿著不舍,「以前幾乎每天都會穿行在新華橋上,1995年,還見證了新華橋拓寬。但這一次,真有點不舍,但更期盼它新生!」他表示,希望新橋早日建成、建好,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方便。
圖片▲新華橋完全封閉前,市民在橋上拍照留念。攝市民羅女士,則約著好友一同來新華橋拍照留念。「兒子小時候最喜歡在這裡看火車。這裡有我年輕時的記憶,也有兒子童年的記憶。」羅女士說,她兒子現在已經20多歲了,如今在外地工作,她打算拍一些照片和視頻,也發給他看看。圖片▲空中俯瞰新華橋(資料圖)。
攝記者即將離開時,一群鳥兒又嘰嘰喳喳飛上新華橋東頭的幾棵大樟樹,不時掉落下來一些樟樹的果實。而不要多久,這幾棵守護新華橋數十年風雨的大樹,也將搬入「新家」——明年再見,可能就得在明照湖公園了。橋面市政設施開始移除記者在現場看到,此前新華橋兩頭半封閉的行車通道已完全封閉,橋梁兩頭的限高梁和橋梁中央的圍擋也已被全部移除。同時,市政工作人員還在加緊移除橋梁人行道上臨時設置的欄樁,和原本設置在橋頭老樟樹邊的隔離桶。據悉,只有首先將橋面的附屬市政設施全部移除,才便於進一步施工。圖片▲市政人員拆除橋頭的隔離欄樁。攝「拆橋比建橋難很多。」中鐵二十五局三公司新華橋拆除重建工程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王海波介紹,新華橋已正式進入施工階段。
由於新華橋特殊的位置,它橫跨京廣、滬昆以及長株潭城際鐵路,屬於在既有線上施工。因此不能用爆破等傳統的方式,實現「一步到位」。必須和鐵路做好溝通協調,在「垂直天窗點」進行施工,保障鐵路運輸安全。
另外,由於該橋地處株洲市「咽喉」部位,橋下水電氣、電信、鐵路等管線100多條,必須移除才能施工。「切塊」再用吊裝設備吊走王海波介紹,目前已會同鐵路和相關部門,對鐵路設備進行了勘查、探明,下一步將進行鐵路設備的遷改。
同時也與市內各管線權屬單位做好了對接,明確了線路走線等。在拆橋過程中,首先會對各類管線進行切割和移除。
目前,自來水的權屬單位已經開始進場。其他管線權屬單位也將陸續到位。接下來,將在橋梁外部掛絕緣防護網,做好全橋體隔離保護,防止橋上物體或線纜墜落到下方鐵路。再對橋梁進行「切塊」,並啟用吊裝設備逐塊移除。
據了解,目前施工天窗點平均每日僅為1小時左右。如何充分利用天窗點以外的時間?王海波說,會對整個工程做一個統籌安排,如大型設備拼裝、防護網牽拉等,確保利用好有限的時間。
現場施工人員也再次提醒,新華橋已進入全封閉施工階段,不要破壞或翻越圍擋進入施工區域,以免出現意外。▲16日,免費擺渡公交車開始運行。 相關新聞公交免費擺渡車具體站點來了12月16日0時起,新華橋正式全封閉,開始為期13個月的拆除重建施工。
同日,公交免費擺渡車上線啟用,為市民擺渡換乘提供便利。公交免費擺渡車的運行線路為,從火車站始發,經人民路、新華西路、建設南路、市府路、合泰涵洞、鐵東路到新華路鑽石路口後掉頭,再經鐵東路、合泰涵洞、鐵西路終到火車站,其運行時間為5:40-21:30,最大發車間隔為每半小時一趟。
具體的停靠站為:火車站、新華橋西、建設路車站路口(A)、市府路人民路口、火車站東廣場、火車站。(株洲日報記者 廖明 劉平 通訊員/殷滋)17日起,T2路、T68路改道12月16日, 記者從公交總公司了解到,考慮到市民出行的需求和建議,結合新華橋封閉施工首日道路通行能力等因素,T2路、T68路公交線於17日起改道行駛。2條公交線改道後的具體走向為:
T2路上行:神農城-天台路-株洲大橋-中心廣場-右轉建設南路-左轉市府路-合泰涵洞-左轉鐵東路-右轉新華路-車輛廠,增加建設路車站路口站點停靠,取消新華橋西、新華橋東站點停靠。
下行:車輛廠-新華路-左轉鐵東路-右轉合泰涵洞-右轉鐵西路-人民路-左轉新華西路-中心廣場-株洲大橋-神農城,增加火車站東廣場站點停靠,取消新華橋東站點停靠。
T68路上行:中心醫院-長江路-株洲大橋-中心廣場-右轉建設南路-左轉市府路-合泰涵洞-左轉鐵東路-右轉新華路-紅旗路-雲龍大道-職教城,上行增加建設路車站路口站點停靠,取消新華橋西、新華橋東站點停靠。
下行:職教城-雲龍大道-紅旗路-新華西路-左轉鐵東路-右轉合泰涵洞-右轉鐵西路-人民路-左轉新華西路-中心廣場-株洲大橋-長江路-中心醫院,下行增加火車站東廣場站點停靠,取消新華橋東站點停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