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麗江,留在腦海中的是神秘的茶馬古道、古老的納西文化以及如江南水鄉般的小橋流水,走入麗江,才真正感受到她那獨具一格的魅力。
麗江古城是那種集山水、人文、歷史、民俗於一身的高原小城,既有高原的廣闊粗獷,又不乏江南水鄉的柔美恬靜。一條玉泉河在古城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家家門前繞水流,戶戶屋後垂楊柳」,好一幅絕版民俗風景畫!傳統和現代、人與自然結合得如此完美而和諧。
清晨的麗江,尤其寧靜,深深地呼吸,清新的空氣直達肺腑。遊人未到,人們懶懶地梳洗,生火做飯,提著各種雜什傢伙走向臨河的臺階,在水裡洗刷。有魚鷹朝你張望,好奇地看著紅男綠女行來走去。
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在這裡被展現到了極致,楊柳青青隨風而動,大紅燈籠隨風搖擺。翡翠般碧綠河水波光粼粼,搖櫓的阿姨唱著好聽的民歌,載著遊客慢慢地蕩著。沿河而居的當地居民大多經營著自己的店鋪,在白天他們忙著招呼客人,發自內心地微笑著和客人打招呼或者攀談;晚上在自家店鋪口支起小桌子,一家幾口吃著滿滿一桌子菜,其樂融融。
古城麗江最美的可能就是環繞在小城的水了。從玉龍雪山流淌下的雪水緩緩地流淌在古城裡,數條百米長的小街依著淙淙流水,伴著條條錦鯉,猶如人體的血管和經脈布滿了古城的每一個地方。沿著青磚石板古代馬幫走過的老街穿過去,一家家小小的客棧別具一格,隨意擺設著本色的木器家具,屋簷窗戶上雕刻著古老的木頭花紋,門口放著藤沙發、茶几,院落裡花花草草和屋簷下掛著的紅紅燈籠輝映成趣。坐下來點一杯雪茶,沐浴著窗口斜射的陽光,感受著麗江古城的清風,聽著腳下流動著的清澈水聲,體味一下閒情逸緻的感覺。
閒逛在依水纏繞的古城街頭,一家家手工作坊,溫柔秀美的納西姑娘、滿臉皺紋的納西漢子,在展示著獨特的文化。手繪的不規則東巴文字文化衫、一刀刀在大本板上刻出的木板畫、銀白色的手工藝銀飾品琳琅滿目,呈現出一股濃鬱的民族風格。他們專注的神情讓人感覺這陳列的是一件件藝術珍品。
夜晚的古城到處亮著燈,木橋曲徑和座座樓閣飛簷都在發著亮光,倒映在流水中,閃閃爍爍。這時候到東巴宮去看流傳千年的納西古樂演出,聽幾首道家洞經樂曲,會對古城有更多了解。一幫著道家服飾的老人們以鍾、磬、鈴、鑼交替著敲打,樂聲悠然而起,清靈的音符撫過,把心裡的煩躁都濾淨了。放一盞荷花燈,看著流水中的星星點點,閃閃爍爍,這不就是天上的銀河散落在人間嗎?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最美是麗江」。這裡的女子有著回歸自然的美麗,她們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工作的忙碌,社會的醜惡,人間的世俗。她們穿著藍印花的衣裳,裙底處微露出繡花鞋,開心地唱著莊外人聽不懂的船調子,那悠揚的旋律和獨特的聲調都似乎向天空和水面散發著濃鬱的水鄉韻味。
夜幕降臨,臨客散去,麗江恢復了她的真實,一片寂靜。狹窄的小巷,蒼黃的街燈,座座小橋靜靜地映在水上,那份寧靜、和諧,讓人遠離都市的煩囂,不禁深深陶醉。在這裡,我找到了一個純潔祥和的夢,夢裡飄出的淡定、溫情,纏纏綿綿,揮之不去。我卻又要走了,滋生的一種眷戀使我幾度回首,回眸輕語:輕輕地我將離開你,請將眼角的淚拭去,漫漫長夜裡,未來日子裡……
(《書法報·書畫天地》2014年第8期,原標題:麗江遺夢,作者:唐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