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大家讀的英文名著呢,是《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
作者是轟動世界的英國文壇三姐妹之一:艾米麗勃朗特
另外兩個姐妹,一個是寫簡愛的夏洛特勃朗特
還有一個叫安妮勃朗特,也寫過 2 本著名小說,在英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呼嘯山莊是怎麼樣一本書呢?
首先,呼嘯山莊是一部哥德式小說,什麼叫哥德式小說呢?
哥特小說屬於英語文學派別,是西方通俗文學中驚險神秘小說的一種。
這類小說常以古堡、荒原、廢墟等環境為背景,氣氛陰森、神秘、充滿懸念,常常充斥著暴力、復仇和死亡的情節。
哥特小說呢可以說是恐怖電影的鼻祖,
那我們接下來要讀的呼嘯山莊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描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又有哪些元素符合哥德式風格呢?
英國當代著名小說家及創作家毛姆曾經這樣評價呼嘯山莊,客觀又形象,你可以一邊聽毛姆的點評一邊腦補畫面,同時也為正式進入呼嘯山莊醞釀情緒,
毛姆是這樣說的:
「我不知道還有哪一部小說,其中愛情的痛苦、迷戀、殘酷、執著,曾經如此令人吃驚地描述出來。《呼嘯山莊》使我想起埃爾·格列柯的那些偉大的繪畫中的一幅,在那幅畫上是一片烏雲下的昏暗的荒瘠土地的景色,雷聲隆隆拖長了的憔悴的人影東歪西倒,被一種不是屬於塵世間的情緒弄得恍恍惚惚,他們屏息著。鉛色的天空掠過一道閃電,給這一情景加上最後一筆,增添了神秘的恐怖之感。」
毛姆對呼嘯山莊的感受,與我們剛才提到的哥特小說的特徵,非常契合,神秘,恐怖。
那這部帶有神秘恐怖氛圍的呼嘯山莊的作者艾米麗勃朗特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艾米麗一生離群索居,住在狂風呼嘯的荒原,很少外出,沒結婚,可能也沒談過戀愛,30 歲左右,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卻寫出了這樣複雜的跨越兩代人之間愛恨糾結的小說,毛姆曾經這樣評價:在一個作家的第一部小說裡-據我們所知,艾米麗只寫過一本小說-在一個作家的第一部小說裡怎麼樣呢?很可能包含著某種滿足夙願的因素和某種想像的因素
英國著名詩人及評論家馬修阿諾德曾經以這樣的詩句憑弔艾米麗勃朗特:
「她心靈中非凡的熱情,強烈的情感,憂傷與大膽,是拜倫之後,無人能與之媲美的」
可以說,呼嘯山莊這本書,是艾米麗勃朗特自己的感情和靈魂的映射。
英國小說家、文學評論家、現代西方女性主義先驅維吉尼亞·伍爾夫這樣評價道:
作者似乎把我們所知道的人們的特徵都撕個粉碎,然後再對這些無法辨認的碎片注入一陣強勁的生命之風,於是這些人物就飛越在現實之上。
首先說這是一部爭議很大的小說,貌似現在已經證明。那我分享一下我對爭議很大這句話的理解,是不是就是絕大多數人都覺得不太好,而有幾個有名望或者有地位,或者又有名望又有地位的人異口同聲就說它好,你們用數量取勝,別人用質量取勝,根本不是什麼50的人覺得好,50的人覺得不好。你覺得你是那少數人,就發現了它的好?
然後說與《簡愛》是真·姐妹篇,因為兩本書的作者是真親姐妹。作者少女時代便開始寫詩,後來寫了此書,說是文風粗獷原野,不加雕飾。30歲便撒手人寰,也是紅顏薄命,卻有才學,也擔得起天妒英才這個詞了。
最後說一下作者的寫作手法,採用的倒敘手法,說這種手法在當時那個年代,就相當前衛。多人物推進故事情節,沒有主角光環,當然也因為沒有唯一主角,就幾乎很少有心理活動描寫,你只是看到了他那麼做,沒有那麼做的內心活動,也沒有基於內心想法的環境烘託。好似你在村口,聽幾個曬太陽的老頭老太太,七嘴八舌地講完了一個隔壁鎮子上兩個莊園的最新八卦。如此的敘事方式,倒也是新奇,因為這個創新的敘述方法被選入世界名著行列,其實我覺得更適合放在文學博物館。
當然,如果拋去文學性不說,大家就是看個故事,消遣一下時間,也不想啃磚頭,倒也是不錯的選擇。
喜歡就點點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