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能源結構轉型不會出現以油氣為主的階段

2020-12-23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稱,在中國的能源結構轉型過程中,將不會出現以油氣為主的階段。

  杜祥琬身兼國家能源諮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一職,他在12月10日的第三屆中國城市能源變革峰會上提出了上述觀點。

  他認為,中國進口和自產油氣的總量,未來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不可能超過40%。

  這不同於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過程。全球一次能源結構變革將經歷三個歷史階段:煤炭為主階段,到油氣為主階段,再到非化石能源為主階段。

  杜祥琬因此指出,中國下一階段的能源轉型期,將是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多元發展、協調互補和此消彼長的階段,最終的方向是形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格局。

  他預測稱,「十四五」期間,中國能源消費的年增速將保持在2%的水平,能源消費的增量將主要由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提供,煤炭消費則完全可以做到不再增長,以實現「煤達峰」,即煤炭消費達到歷史峰值水平。

  杜祥琬預計,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將達到20%左右,相較去年提升約5個百分點。到「十五五」階段(2026-2030年),隨著非化石能源增長與再電氣化的發展,存量的煤炭和石油消費將逐漸開始被替代。

  杜祥琬還在會上表示,近年來中國的能效水平明顯提高,但差距仍然較大,中國目前的能源強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這一狀況不具有可持續性。

  能源強度也被稱為單位GDP能耗。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8.7億噸標準煤,同期的國民生產總值(GDP)為98.08萬億元。以此計算,2019年國內的單位GDP能耗為0.496噸標準煤/萬元。

  杜祥琬表示,如果國內的能源強度下降到世界平均水平,將意味著產出同樣的GDP,可以節約十幾億噸標準煤。

  他認為,節能提效是當前中國能源戰略的首要任務。在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下,節能提效也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舉措。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中國需要為在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到峰值的目標做好鋪墊,並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明確路徑。

  杜祥琬例舉的數據顯示,中國在2017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8.4億噸,大於美國和歐盟的排放量總和。中國在2006年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

  他提出,中國目前的能源結構有所改善,但還不夠革命性。去年,煤炭消費佔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的比例達57.7%,超過石油、天然氣及非化石能源之和,位列首位。

  非化石能源主要包括水電、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等。

相關焦點

  • 油氣資源國轉型為何中意氫能?
    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轉型不斷推進, 低碳能源利用成為全球各國關注重點。氫能因在儲存和能量密度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成為歐盟國家以及中國、日本、韓國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抓手。值得注意的是,對氫能發展表示出濃厚興趣的不僅僅是高度工業化的亞洲國家和歐洲能源進口國,沙特、阿聯、俄羅斯、澳大利亞等油氣資源國也紛紛涉足氫能,尋求在全球氫能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
  • 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聚焦《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中國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發生重大變革「《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歷史性成就,全面闡述了新時代新階段中國能源安全發展戰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舉措,旨在讓國內外社會全面了解中國能源政策和發展狀況。」章建華說。
  • 中國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問題回顧與展望
    3.1.1 堅持以煤為主的階段建國初期,20世紀50年代,全球就開始了煤炭向油氣時代的過渡,中國由於「富煤貧油少氣」的能源資源特徵,以煤為主成為自然的選擇。20世紀70年代,全球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1973年、1979年)後,開始考慮從資源依賴向技術依賴轉移。
  •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志武:可再生能源成中國能源結構調整中堅力量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任志武:可再生能源成中國能源結構調整中堅力量 2020-11-01 13:35:51    10月31日至11月1日,以「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為主題的專家創新大講堂在山西大同舉行。
  • 歐美油氣巨頭轉型:歐企「逐綠」,美企「不積極」
    對資金雄厚且技術經驗豐富的油氣「玩家」而言,能源需求側從油氣向替代燃料轉移,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如果希望繼續保持競爭力和存在感,並成為能源轉型中的「佼佼者」,勢必需要對油氣資產進行「取捨」。文丨本報記者 王林千億美元油氣資產將被「拋棄」挪威獨立能源研究機構雷斯塔能源(Rystad Energy)日前發布最新報告稱,全球8大油氣巨頭將通過資產出售或置換的方式「拋棄」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油氣資產,從而加速其能源轉型。
  • 【深度】碳中和世紀大博弈開啟,可再生能源能否成就中國?
    IHS Makit公司副董事長、全球能源專家丹尼爾·耶金認為,美國的優勢得益於其獨特而富有活力的能源創新生態系統、鼓勵冒險精神的文化以及能夠調動資本的金融體系。歐美對於應對氣候變化、實施碳減排的不同態度,與它們各自的能源結構現狀、以及經濟振興途徑差異有關。
  • 中國信通院聯合中油瑞飛發布《油氣行業數位化轉型白皮書》
    2020年9月8日,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將在線召開「企業數位化轉型IOMM發布會」,聯合多行業力量,進一步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相關政策支撐、標準研製、技術研究和產業合作等工作,共同推進我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發展和進步。
  • 西門子能源:能源轉型是龐大系統工程 須全行業分工協作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西門子能源:能源轉型是龐大系統工程,須全行業分工協作「能源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能源企業各有分工,但必須要協作聯動才能推動轉型。」近日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採訪時,西門子能源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執行長姚振國如是說道。在刻不容緩的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去碳化目標面前,他呼籲全行業合作,因為任何一種單一能源都無法獨自承擔起能源結構轉型的重任。能源轉型的徵程需要全行業付諸巨大的耐心和努力共同推進。
  • 中國能源化工產業未來如何發展
    中國石化發布《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十四五」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將進入低碳轉型關鍵期。2021年仍然充滿期待,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能源化工產業仍大有可為,應當積極優化能源需求結構、強化能源科技實力、加大能源保障力度,努力邁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推動我國由石化大國向石化強國邁進。會議認為,當今國際格局、世界秩序和全球產業布局正處於一個大變革、大調整、大衝突的時代,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全球供應鏈以及我國經濟貿易和產業布局的改變。
  • 「觀點」人大代表劉寶增:超深層油氣產業急需國家扶持政策
    劉寶增,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西北油田分公司代表勘探潛力巨大超深層油氣資源勘探潛力巨大,具有重要的能源安全戰略地位。深層油氣資源,指的是深埋沉積層生產並儲集的油氣資源。
  • 中國石油國內油氣產量當量首破兩億噸
    生意社01月06日訊   1月1日,記者從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獲悉,2020年,中國石油國內天然氣產量連續第4年超1000億立方米,達到1304億立方米,同比淨增116億立方米,創歷史最大增幅,換算成油當量突破1億噸,並首次超過原油產量,油氣結構進一步優化,向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重要進展。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中國能源安全新戰略明確!建設多元清潔能源供應體系!(附全文)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國新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央企聲音 :氫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成為國際油氣公司保持...
    全球油氣市場嚴重供過於求,國際油價深度下跌,甚至由於規則不完善出現了史無前例的負油價。「當前,全球能源產業正面臨著全方位深刻變革,能源轉型是大勢所趨。」戴厚良表示。能源合作形式更加綜合多元當前,中國已是全球第五大產油國,第一大煉油國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 (2020年12月)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1)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 中石化發布《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中石化發布《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 「十四五」中國能源化工產業將進入低碳轉型關鍵期 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由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
  • 國務院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習近平主席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新時代中國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闢了中國特色能源發展新道路。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能源消費方式變革,構建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持續推進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中國能源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