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平的門店,10米長的吧檯
CoCo都可在持續變臉。
6月6日,CoCo在鄭州新開了一家240平米的店面。相比於一年前,它推出的一批升級版帶空間、重裝修門店,這家店面積更大、產品線更豐富,將「體驗感」傳達得更充分。
這家店的門頭,一改其延續多年的橘紅色,採用北歐的性冷淡風,以顯高級感的黑色為基調,搭配白色的LOGO,門頭下採用明檔開放式的落地玻璃。
▲黑白搭配+明檔的門頭
站在門口,一眼看過去,設計簡約,用原木搭配真實生長的綠植牆,還有logo牆、書店階梯等細節,不高級但有親和力。
在空間的安排上,這家240平的店新增了兩臺萃茶機,打造出一個茶體驗區,佔去了10米長的吧檯一半的位置。
▲萃茶機
▲十米長的吧檯,增加互動體驗
在座位區,店內擺放了約15張桌子,我下午5點鐘過去的時候,已經沒有位置可坐了,桌面上也隨處可見喝空的杯子。
據CoCo都可的一位區域負責人透露:相比於去年新開的100平左右的店鋪,這家200平方大店的裝修和設備成本,整體高出3倍。
據了解,200平以上的大店,這已經不是CoCo第一家了。在山東淄博大潤發有一家CoCo都可店,佔據兩層樓,面積在300平左右(目前一層對外開放,二層用來辦公),也是2018年新開業的。
▲升級版門頭設計風格都是一致的
CoCo已經不是以前的CoCo了。
這個誕生於1997年臺灣淡水小鎮的品牌,自2007年進軍大陸,憑藉高性價比的產品和連鎖經營模式,已經開出了2000多家門店。
但CoCo一直以來,都是以十幾平米「檔口店「形象示人的。近幾年,隨著新茶飲品牌的湧現,重空間、做體驗,茶飲品牌的門店越來越高級、有品質感。對CoCo來說,升級是大勢所趨。
但不同於新茶飲品牌的形象之「新」,CoCo這個「老」品牌,僅靠變臉就能跟上行業的發展步伐嗎?13塊的客單價如何撐起240平的客戶體驗呢?
如何用13塊的客單價撐240平的體驗感?
「兩個月左右吧,我們會在店裡上鬆餅。」 CoCo都可的區域負責人介紹。
CoCo都可即將上線的這個鬆餅品牌叫KUKO比利時鬆餅。在上海已經能看到不少單獨的門店,客單價在12元左右。
▲KUKO比利時鬆餅的品類和價格
據了解,鬆餅會通過產品搭配的方式,逐漸新增入CoCo都可的更多茶飲門店。目前,在北京的槐房萬達店已經引入了鬆餅的產品線。
在升級後的大店裡,當消費者願意坐下來,喝奶茶聊天,願意更久地留在你店裡的時候,隨之而來就會有再吃點什麼的需求。
新增加的原葉現萃茶是這家店獨有的,以及CoCo都可的咖啡產品線,已經出現在了超過500家門店。
將空間做大、把產品線變得豐富,是CoCo都可展現給消費者的升級面貌。
「高性價比」是CoCo產品的標籤,以後也可以用來形容這家店的體驗感了。
在空間上,十幾塊的價格能在240平米的環境裡,選擇一個座位或沙發坐上一下午。這家店還提供了各種適合拍照的場景,無聊時自拍一下,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店內方便自拍的綠植牆
從這家店所處的位置來看,附近商業寫字樓遍布,消費者以白領為主。新增現萃的原葉茶,既可以和消費者互動,也為商務人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點兩杯原葉茶,坐下來談個事兒,這是空間升級後伴隨的新消費體驗。
「以後會每開10-20家小店,就開1家200平以上的形象體驗店。不會在全國立馬開出很多大店,而是先在一個城市做試點,轉型成功之後,才會全國大面積推廣。」CoCo都可區域負責人表示。
做好店門顏值,提升品牌形象,是CoCo都可在行業新趨勢下,進行升級的主要目標。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不落伍的形象,才能不失掉他們的信賴。
並且,CoCo對自身的理解很是客觀。
「看你吃的是哪一層了,我們的生存法則就是錯層,向上和奈雪的茶、喜茶錯開,向下和蜜雪冰城錯開,我們的空間和體驗感能滿足我們所在層級的客戶就可以了。」CoCo都可的區域負責人表示。
在自然界的淡水湖中,往往會生活很多魚類,奇妙的是,這些魚類會生活在不同的水層,相安無事。
▲不同的水層,有不同的的魚和不同的食物
茶飲界和自然界一樣,每一分層都有豐富植物或者浮遊生物,選擇好自己的定位,打造出適合自己的品牌形象。
結語
行業的快速發展,帶給品牌的是焦慮。
CoCo面臨升級壓力,新的品牌也需要解決消費者忠誠度、基本功、供應鏈等各種難題。
如果把品牌比喻成一個雞蛋的話,從外打破叫食物,從內打破叫重生。
CoCo都可已經在未雨綢繆,主動出擊、尋找新出路了。 你的品牌現在處於什麼階段,正面臨的困境是什麼?歡迎分享~
6月24、25日,「新飲力」2018新茶飲大賽第二場華南賽區的比賽將在深圳舉行,現場觀賽通道正式開啟,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報名成功後,比賽當天方可籤到入場。
另外,由於參與比賽的選手過多,華南賽區的選手報名已經截止。想要參賽的選手,可以報名西南、華中賽區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