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箱一臺重磅新品。為什麼說是「重磅」?截止目前,在同尺寸同厚度內的輕薄本中,哪個性能是最強?是它!在擁有同樣處理器及相似性能表現的筆記本中,哪個最輕薄?是它!
先看包裝,華為Logo,一臺華為筆記本。重磅的在側面,可以看到這是一臺華為MateBook 14 2020 銳龍版,而它搭載的竟然是銳龍7 4800H標壓處理器,這一點真的出乎意料,這種產品設計很大膽,作為消費者其實也可以很激動。
搭載銳龍7 4800H標壓處理器
除了處理器,深空灰配色、內存16GB、存儲512GB SSD、14英寸屏幕、支持觸控。
打開包裝,三包說明,然後是適配器和充電線。適配器很小,像手機充電器,最高功率65W,兼容多種充電輸出功率,USB-C口,充電線兩頭都是USB-C,可以給手機充電,很方便。把配件放在一邊,歡迎主角登場。
華為MateBook 14 2020 銳龍版的外觀設計並沒有變化,手感紮實、質感出眾。先看一下接口,用於充電的USB-C、3.5mm耳機麥克風二合一接口、HDMI。另一側是兩個USB 3.2 Gen1。
先開機,屏幕效果很給力,滿眼全是屏。這是一塊14英寸屏幕,窄邊框設計,屏佔比高達90%,解析度2K、屏幕比例3:2、100% sRGB高色域、支持多點觸控,可以實現三指下滑截屏。可以說這是14英寸主流價位最佳的屏幕素質,也是同價位唯一2K觸控全面屏。
14英寸主流價位最佳的屏幕素質
處理器是銳龍7 4800H,基於Zen2架構、7nm製程工藝、8核心16線程,TDP 35W,這可是用在高性能筆記本中的處理器,非常強大。同時華為MateBook 14 2020 銳龍版還支持高能模式,可實現40W的性能釋放,可以說是14英寸同價位性能最強輕薄本了。此外還有16GB雙通道內存、512GB PCIe固態硬碟,存儲組合也很給力。
順著屏幕往下看,電源鍵集成指紋識別、隱藏式攝像頭、全尺寸鍵盤、大面積觸控板。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華為筆記本標誌性的NFC標籤不見了。其實這一代採用了觸控板式感應區,華為手機只需要輕觸觸控板即可開啟多屏協同。去掉了NFC標籤,看起來更簡潔。
用過多屏協同,肯定回不去了。「手機放進電腦裡,一個屏幕操作兩個系統」,這就是多屏協同的神奇之處。只需要輕輕一碰,手機畫面就會投射在筆記本屏幕上,這時候你就可以跨屏操作了,藉助觸控屏可以直接操控手機,同時還可以實現文件互傳,非常方便。
多屏協同
另外還新增了文件編輯功能。通過多屏協同,直接用PC內的應用程式打開手機中的文檔,編輯完成後默認存儲在手機中,體驗相當驚豔。而且也可以直接用PC接打電話,調用的是筆記本的攝像頭、麥克風和揚聲器,完全不需要拿起手機。也支持手機信息電腦同步,直接在筆記本上回復消息。
最後,簡單拆一下機器,一起看一下華為是如何激進的將一個標壓處理器加裝到輕薄本裡去的?如果想讓一個標壓處理器充分發揮性能潛力,除了系統的性能調教之外,整個扇熱系統的設計是關鍵。
我們看到內部變化非常大,之前是單風扇雙熱管,這一代直接雙風扇雙熱管。
主板比較小,集成度很高,這樣內部的散熱空間更大。華為將手機主板小型化技術移植到PC上,相比上一代,主板有效面積小了15%。省出來的空間全給了散熱模組,才讓在這麼薄的筆記本裡壓住標壓處理器成為可能。
內部設計
華為MateBook 14 2020銳龍版的散熱系統仍舊採用了鯊魚鰭靜音風扇,經過全新升級之後,風扇更大扇葉更多。兩個風扇採用了超薄高密度S型葉片,超薄頁片增加了流體空間,改善入流條件;高密葉片增加了葉片對氣流的約束作用,避免渦流產生,使氣流快速通過,散熱效果大大提升,散熱面積提升7%,葉片厚度降低 40%,葉片數量提升49%,風量整體提升39%。
雙熱管採用翼形排布設計,熱管面積也比其他類型的輕薄本更大。大家可以看到這種翼型對稱布局,讓散熱路徑更短,這也有助於散熱效率的提升。
對比MateBook 14已經上市的產品,我們知道這次2020 銳龍版其實內部已經進行全面的重新設計。這裡不得不對華為的技術再次讚嘆。一方面,華為的堆疊技術確實很強悍,在這麼小的空間內可以做到這樣的布局。另外一方面也要佩服華為在做產品的真的下血本,要知道,這個小型化的高密主板是需要專門定製的,成本很高。
此外固態硬碟是威騰電子的SN730,這也是威騰電子的旗艦型號。電池容量56Wh,與上一代保持一致。
開箱+簡單拆解之後,可以看出華為MateBook 14 2020 銳龍版作為同價位唯一2K觸控屏、14英寸同價位性能最強的輕薄本,依舊是標杆級別的存在。領先的屏幕素質和性能表現,說明這並非是上一代產品的簡單升級,而是輕薄本性能的一次飛躍,對於行業來說意義重大。
以上就是此次開箱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