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早期工業革命中的主角,人們有了它,便有了溫暖;城市有了它,便有了希望。但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煤炭也成為空氣汙染和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之一。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發展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逐漸增強,煤炭正在被天然氣等新能源代替,與此同時,關閉廢棄的煤礦數量逐漸增多,以煤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村莊、城鎮也逐漸衰落。那麼,如何撫平這些疤痕和病灶,重新利用這些閒置資源,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呢?英國伯明罕提普頓鎮的做法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發!
煤炭工業曾是英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巔峰時期擁有約120萬從業人員和3000多家煤礦,其中,伯明罕提普頓鎮有當時歐洲最大的露天煤礦,曾是英國工業革命最繁榮的區域之一,被譽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由於過度的重工業發展,20世紀初的提普頓煙霧瀰漫,成為全英國最醜陋的城鎮,被稱為黑鄉。
如今,經過更新改造,憑藉露天博物館,提普頓鎮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人民心中的旅遊新寵、礦區生活體驗勝地。那麼,黑鄉是如何成功逆襲的呢?
黑鄉生活博物館,改變黑鄉命運的決策
黑鄉(Black Country)位於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罕西部,是英國與煤礦,鑄鐵廠,玻璃廠,磚作品和更主導的景觀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這裡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的蒸汽機,在美國土壤上放置了第一列蒸汽火車(斯託布裡奇獅子號),生產了鐵達尼號的錨等等。工業的高度發展為黑鄉贏得了世界聲譽,其貨物被運往全球各地,被譽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
但是,如此規模的工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這裡的自然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城鎮的白天也籠罩在黑色煙霧中,成為了全英國最醜陋的城鎮!
在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工業發展浪潮之後,黑鄉的最後一個礦山於1968年關閉,製造業也開始萎縮,許多運河被荒廢,鐵路開始關閉。於是,黑鄉地區產生了創建露天生活博物館來講述黑鄉工業時代故事的想法。
不久,黑鄉便獲得了蒂普頓路的一塊土地的保護權,西米德蘭茲郡議會開始了一項土地開墾計劃,黑鄉生活博物館開始建立。
1978年,Black Country Living博物館首次開放,博物館保留了黑國工業景觀的一部分,包括兩個礦井,石灰窯和一條運河臂,還有許多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如學校、教堂等,整個小鎮從建築到來往車輛,再到村民的生活習俗、日常裝束都演繹了1890-1935年代的歷史風貌。
博物館的每個房屋,商店和車間都充滿了1800年代到1940年代的各種藏品,總共大約有80,000件,完整重現了工業革命時期黑鄉民俗生活,受到了大量遊客的追捧,黑鄉生活博物館開始不斷的發展壯大。
1980年,黑鄉安裝了纜車系統,可以將遊客運送到運河臂,此後的五年內博物館參觀人數增加到每年25萬。1990年,地下採礦展覽會開幕,參觀人數上升到了30萬。
2010年,博物館啟動了一項耗資1000萬英鎊的工程,創造了1930年代的高街;2019年,博物館成功完成了其迄今為止最大的資本發展項目,並計劃在2022年之前完成整個1940年代至60年代的市中心,以繼續講述戰後世界中該地區的故事。
如今的黑鄉,已經成為遊人如織的著名景點,也成為了伯明罕獨特的城市名片,還成為BBC打造歷史劇集的最重要取景地,而Black Country Living博物館更是屢獲殊榮,成為英國工業文化體驗典範!自1978年開業以來,黑鄉生活博物館已經接待了950萬遊客,年營業額達到620萬英鎊。
重構歷史風貌,還原勞作場景,講述小鎮的工業歷史故事
小鎮通過復原建築風貌、收集歷史元器件,還原最真實的繁榮鄉鎮,走在提普頓小鎮內,維多利亞建築和工業文明時期最特色的工業機械隨處可見。
小鎮生活中各種場景也都在這裡得到了高度還原。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穿著舊時的衣服,忙著手頭事的村民,他們還會為遊客講述小鎮的生活方式。
也可以在古老的下午茶店,體驗最地道的英式下午茶,或住在充滿舊家具的民宿中感受英國的復古生活。
穿行在小鎮上的交通工具也非常有特色,有穿著馬靴的騎士牽著的馬匹,也有古老的汽車,遊客可以探索從馬車到汽車的歷代運輸方式。
這裡還有各色店鋪,售賣著各種各樣的紀念品,傳統家居用品,當地藝術家的畫作及當地歷史的書籍、卡片等。店鋪裡的老闆還會幫顧客解說傳統工藝的製作過程,或老物件的歷史來源。
此外,小鎮保存的礦井內還展現著採礦的核心環節,遊客可以乘坐古老的礦車深入礦坑感受礦工的真實生活,礦坑下還會遇到啃著麵包,穿著馬甲的工人,給人一種瞬間穿越的感覺。
礦坑旁的鐵鋪裡,打鐵匠依舊在忙著自己手裡的活,遊客也可以動手體驗,感受打鐵匠勞作過程的艱辛。
開發研學旅遊產品,打造兒童體驗勝地
為了留住輝煌的工業歷史,黑鄉生活博物館開發了多種教育研學旅遊產品,涵蓋的學科領域很廣,包括歷史,藝術,科學,技術,地理,素養,數學等。
時光旅行
在這一過程中遊客將會研究各種不同使其的房屋和建築,發現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的生活方式,並找出建築物的不同特徵,研究過去與今天相比對不同的家用物品。
此外,遊客還將與一個歷史人物一起調查那些屬於1880-1940年居住在黑鄉房屋中的兒童們玩的玩具,並參加「街頭遊戲」發現黑鄉的其他傳統消遣方式。
體驗19世紀課堂
遊客可以在1912年的聖詹姆士學校上一堂課,比較現在和20世紀初學校之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體驗維多利亞時代學童的生活。該課程包括閱讀,寫作和算術。
瘋狂採礦
瘋狂採礦是歷史偵探中最有趣的體驗。這個互動且生動活潑的體驗解釋了為什麼採礦一直是一項危險的業務。學生將看到科學示範,研究可燃氣體和惰性氣體,以及礦工將如何利用氣壓從礦工中抽出「不良空氣」以使其安全地工作。
遊樂場
這是一個針對了解機械系統和電驅動系統的遊樂場,孩子們在遊樂場體驗遊客設施的同時就可以了解齒輪和皮帶輪的工作方式。
調查黑鄉的煤炭、鋼鐵和蒸汽
孩子們將通過歷史建築,景觀,文物,照片和檔案材料,選擇和組織歷史有效信息並得出相關的結論來了解煤炭開採和蒸汽發電發展中的關鍵事件和發明,了解煤炭開採與蒸汽動力發展之間的共生關係,並可以在地下大氣之旅中可以了解礦工如何以及為何在1850年代在Black Country處理「厚煤」和其他煤層。
運河狂潮
學生將研究英國歷史上運河運輸系統的發展,還可以在運河藝術工作坊中看到收藏的一些運河藝術實例,並學習如何混合塗料,藉助模版和樣品形狀做出漂亮的設計。體驗結束後還可以將自己設計的運河藝術風格瓷磚帶回家。
不僅如此,學生們還可以乘坐地下船前往世界著名的達德利運河隧道和擁有200年歷史的石灰石礦山。隧道裡的視聽表演和船長引導遊覽讓這個隱藏世界的歷史栩栩如生的展現在學生眼前。
事故調查員
1846年11月17日黑鄉煤礦發生爆炸,炸死19名男子和男孩,另外5人受重傷。該事故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了報導,並且在1850年發起了第一部《英國煤礦檢查法》。事故調查員就是讓學生們重新查看證據,看他們是否可以對事故原因做出裁決,找出事故負責人並說出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學生還可以參觀黑鄉其他礦工的住所以發現礦工的生活,從而更深入地了解社會條件和時代價值以及社會改革的意義。
除此之外,博物館還有其他體驗項目,如使用預製模具和各種金屬(銅墊片和鋁)創建金屬花朵,從而了解各種金屬加工技術、鉚接過程等有關各種金屬加工工藝的知識;體驗碎布地毯製作,了解碎布加固的傳統藝術等。
黑鄉生活博物館除了針對兒童設置的各種學習體驗活動,還為成人提供了一系列激動人心的動手學習體驗以及多種俱樂部,涵蓋各種興趣,為各個年齡段的人提供定期結識新朋友,參與學習新技能的機會。
今年,黑鄉博物館還開啟鄉村學校拓展計劃,將黑鄉生活博物館的許多現場活動和表演帶到學校,如傳統的磚塊製作、研究歷史證據、用皮帶輪和齒輪系統創建賽車玩具等,為孩子們提供沉浸式學習機會。
黑鄉博物館通過各種有趣且有教育意義的活動體驗,為孩子們開闢了一個了解三百年前工業時代的窗口,成功塑造了工業文化體驗的教科書式樣本!
延續工業時代記憶,講好黑鄉的歷史故事
黑鄉生活博物館一直在不斷搜集工業歷史記憶來豐富博物館的歷史風貌,其最新計劃是創建一個針對1940年代至60年代的新的歷史發展項目,一個新的遊客中心和停車場,以及一個新的學習中心,來更好的講述這段時期黑鄉的社會,文化,商業和工業生活。
為了真實還原1940年代至60年代的歷史風貌,博物館向全網用戶發起徵集黑鄉歷史記憶的倡議,搜集1950年代的斯坦頓唱片店的信息;1940年代至60年代西布羅姆維奇建築協會開普希爾分會的回憶;體現屠夫時期的Marsh&Baxter肉店的回憶;1940年代至1960年代薰衣草鋁鑄造廠的回憶;1950年代達德利地磅辦公室、伍爾弗漢普頓Spring Hill郵局、哈裡斯與皮爾森制磚廠等建築的資料!
正在計劃創建的新的遊客中心,包括一個新的Visitor Center和停車場,可以容納50萬名遊客。全新的當代遊客中心將城堡山和其他景點(包括達德利動物園,城堡和運河信託基金會)建立物理連接,並設有介紹性展覽,餐飲和零售設施。
現有的Rolfe街入口大樓將進行改建和翻新,作為學習中心,為教育訪問提供合適的設施,以增強為每年8萬名學童提供啟發性學習活動的能力。
黑鄉博物館通過黑鄉風貌重構,復古生活重構,勞作場景重構,研學旅遊產品開發,打造了一幅原汁原味的復古黑鄉民俗畫卷,講述了英國最早的工業化景觀的故事,讓遊客沉浸在可以看到,聞到,聽到,觸摸和品嘗到歷史的環境中,從而真正了解工業世界的重要作用,在重振地域特色文化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國目前的廢棄礦區大多是被改造為礦坑公園,而黑鄉生活博物館的做法或許為我們指明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文章由睿途旅創原創發布,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
圖片來源黑鄉生活博物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