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師現在的分工會比較明確,但是有著唯一的標準,美術基礎要好。
那美術基礎是指的是什麼。
美術基礎
至於你問的,是先學手繪還是先學板繪,如果你未來想從事的是CG行業,那麼直接板繪就可以,如果你想更廣泛的去專研美術的其他領域,那麼你就從手繪學起吧。
漫畫師需求的是什麼,想要知道這個問題,首先你得知道漫畫師工作流程是怎麼樣的。
首先先對比一下國內漫畫跟傳統日漫的對比(為什麼要做對比,稍後會提到)
國漫:通常以彩漫的形式出現在連載平臺上,主流的幾大平臺包括(騰訊動漫、有妖氣、快看漫畫、網易動漫、知音漫客等等...)
日漫:通常以漫畫雜誌、漫畫圖書和電子漫畫(網絡漫畫和手機漫畫)等形式來傳播,而漫畫雜誌和漫畫圖書是日本漫畫最為重要的傳播形式。
通過以上兩種漫畫的對比,我們就可以知道,國內漫畫更偏向於網絡平臺的連載,而日本漫畫更傾向與紙質媒體傳播。
通過這一現象,我們就可以看到,國內的漫畫更多以條漫的方式展現出來,因為傳播載體更多是用戶利用手機去觀看,這樣對於傳統紙質媒體來說,少了很多分鏡大效果的表現形式,這是其一。
作者:漫域視覺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4393455/answer/687425735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漫畫師現在的分工會比較明確,但是有著唯一的標準,美術基礎要好。
那美術基礎是指的是什麼。
美術基礎
至於你問的,是先學手繪還是先學板繪,如果你未來想從事的是CG行業,那麼直接板繪就可以,如果你想更廣泛的去專研美術的其他領域,那麼你就從手繪學起吧。
漫畫師需求的是什麼,想要知道這個問題,首先你得知道漫畫師工作流程是怎麼樣的。
首先先對比一下國內漫畫跟傳統日漫的對比(為什麼要做對比,稍後會提到)
國漫:通常以彩漫的形式出現在連載平臺上,主流的幾大平臺包括(騰訊動漫、有妖氣、快看漫畫、網易動漫、知音漫客等等...)
日漫:通常以漫畫雜誌、漫畫圖書和電子漫畫(網絡漫畫和手機漫畫)等形式來傳播,而漫畫雜誌和漫畫圖書是日本漫畫最為重要的傳播形式。
通過以上兩種漫畫的對比,我們就可以知道,國內漫畫更偏向於網絡平臺的連載,而日本漫畫更傾向與紙質媒體傳播。
通過這一現象,我們就可以看到,國內的漫畫更多以條漫的方式展現出來,因為傳播載體更多是用戶利用手機去觀看,這樣對於傳統紙質媒體來說,少了很多分鏡大效果的表現形式,這是其一。
國漫
日漫
其二,因為用戶的習慣,國內漫畫更偏向於95後,00後為主流用戶群體,而日本漫畫主流用戶則10-50歲不等,而中國青少年從小接觸的動漫產業都是以彩色為特徵表現形式之一,造就了國內漫畫通常會以彩漫的形式進行表達。
國漫
日漫
其三,日常習慣於快餐文化的侵襲,造就國內漫畫需要以更快速的更新符合用戶的行為習慣,我們看國內的漫畫,通常以周更、周雙更或者更快的速度去更新漫畫的章節,而傳統日漫,很多我們看的漫畫都是以雙周更,月更的形式去連載。
三種特徵表現出國內漫畫的需求:條漫表現形式、彩漫、更新速度需求快。
這造就一個什麼情況呢?
我們知道的日本漫畫通常是由一個漫畫家,帶領一到兩個助手進行完成的,通常會由漫畫家自己想劇情,自己畫分鏡,表達鏡頭語言,熱度高的漫畫會有專門的策劃。更多的是以傳統手繪在紙上進行製作。
而國內漫畫,由於更新速度的要求高,而且對於色彩要求,就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員參與製作,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漫畫工業化
通常會有
專門的文字編劇(也可以是IP授權,找一些原有的小說家利用他的IP進行漫畫製作,原作者負責進行漫畫的編劇修改)
漫畫主筆
負責漫畫的風格統一、質量監督、工作分配
分鏡師
鏡頭語言、繪畫基礎表達、劇本解讀
線稿師
梳理精細草圖的結構,提供流暢的線稿
色稿師
細化,為漫畫鋪上相應的顏色,包括漫畫網點,背景,氛圍等
後期/VI師
後期效果字/紋樣,整體畫面控制
以上就是國內漫畫工作者的工作崗位,那麼想進入漫畫行業,我們要怎麼做呢?他們統一的要求是需要有美術基礎以及審美能力,其他的崗位還是看你更擅長什麼再去選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