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全省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部署會議召開。貴州省教育廳廳長鄒聯克安排部署秋季學期開學工作和教育領域下步重點工作,概括為「1234」——即鎖定「一個目標」、聚焦「兩場戰役」、突出「三個堅持」、推動「四個邁進」。
鄒聯克要求,全省教育系統要——
●鎖定「一個目標」,即「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確保秋季學期平安順利開學」。各地各校要遵循「積極穩妥、分批分類、梯次錯峰、安全有序」的原則,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全省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
●聚焦「兩場戰役」,要把師生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要全力以赴發起最後總攻,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
●突出「三個堅持」,要堅持生命至上,安全健康第一。要堅持目標導向,確保任務完成。要堅持規劃優先,科學制定規劃。
●推動「四個邁進」,要努力推動從「有學上」向「上好學」邁進。要努力推動從「大起來」向「強起來」邁進。要努力推動從「好起來」向「特起來」邁進。要努力推動從「跟跑者」向「領跑者」邁進。
廳長具體還說了啥?隨小編一起到現場去看看↓↓↓
第一,鎖定「一個目標」
「一個目標」,即「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確保秋季學期平安順利開學」。
各地各校要遵循「積極穩妥、分批分類、梯次錯峰、安全有序」的原則,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全省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
幼兒園原則上8月31日起陸續開園。中小學原則上8月31日開學,其中初三年級、高三年級分別提前一周和半個月開學。各高校(含職業院校)根據教學需求和新生錄取工作實際,合理安排好開學時間。省屬高校(職業院校)原則上10月1日前完成在校生返校工作;各市(州)高校、所轄職業院校(縣級職校)由屬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合理安排開學時間。
全省經教育主管部門審批同意的校外培訓機構,即日起可恢復線下課程和集體活動,但必須滿足防疫的標準和要求。
如何實現「一個目標」?
鄒聯克提出了三點要求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落實好責任。
學校黨組織書記和校長(園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組織教職員工做好開學準備,落實對師生員工的健康監測要求,全面排查各類設施設備安全隱患。要堅持底線思維,制定完善本地本校應急處置預案。要強化轄區、教育部門、學校、家庭個人「四方責任」,針對教育管理、教學改革、心理援助等重點問題,細化方案,做好應對。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加強溝通和培訓。
要組建應對學校突發新冠肺炎疫情應急工作隊伍,加強應急工作人員培訓。要與衛生健康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形成「點對點」的協作機制,協同開展應急預案全員、全過程、全要素演練,把做好應急演練作為開學、開園的必要條件。
●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確保機制運行順暢。
一旦發現疫情,能夠快速啟動,第一時間隔離、第一時間報告,高效處置,將疫情處置控制在合理範圍。要充分認識學生全面返校、學校滿負荷運行、應對「疫後症候群」的壓力挑戰,強化組織領導,確保人員到位、設備到位、設施到位、物資到位、制度落實到位,切實保障學校防疫物資儲備充足,加強對學校防控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督導檢查。要及時排查師生心理狀況,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切實提高心理疏導服務的針對性、實效性,確保平安順利開學。
第二,聚焦「兩場戰役」
如何打贏「兩場戰役」?
鄒聯克作出了相應部署
聚焦「兩場戰役」,即確保打贏疫情防控和教育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如何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鄒聯克指出:
目前,疫情還未完全控制,「外防輸入」壓力非常大。進入秋冬季節後,將迎來流感高發期,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敏感、高度警惕、高度戒備,強化組織保障和責任落實。要嚴格按照8月13日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發布的疫情防控技術方案等文件精神,認真著手準備本地本校加強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完善應急預案,精準排查,落實人員管理和紀律要求,加強防控教育宣傳,補齊儲備防護物資,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確保正常教育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做好突發疫情的處置救治工作,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要突出重點,管好重點場所和重點環節,加強校內聚集性活動的管理。還要做好校園肺結核防治工作以及秋冬季流感預防工作。
如何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鄒聯克要求:
●要持續抓好教育脫貧攻堅1+N各項工作,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教育發展全局,一切工作都要向脫貧攻堅發力、都要與脫貧攻堅融合、都要為脫貧攻堅服務。要全力抓實收官驗收各項工作,講求扶貧成效,做好加法的同時做好乘法,確保各項扶貧成效實實在在達到既定指標,確保人民群眾共享脫貧攻堅成果。
●要針對底部不高、基礎不厚的農村教育現狀,對標工作重點,圍繞優質均衡抓實各項工作。要樹立控輟保學「時刻都不能松」的政治責任意識,在控輟保學實現「動態清零」同時,做到「存量不反彈」「增量不發生」,採取措施「摸」,帶著感情「勸」,履行責任「控」,提質賦能「保」。
●要持續深化主動推普,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擴大「學前學普」行動覆蓋面,抓好課堂教育教學,確保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為各學段教育教學基本用語用字,積極探索農村貧困地區、少數民族聚集地區推廣國家通用語言的模式,為全國提供可複製的經驗。要用好近期省語委辦集中採購贈送的普通話使用軟體,在9個脫貧攻堅縣發揮作用。
●在保留必須保留教學點的基礎上,要堅持「小學向鄉鎮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鎮集中、高中向縣城集中、資源向寄宿制集中、職業教育向園區集中、精力向職業教育集中」的原則,提前研究、提前謀劃,增強預見性,聚焦資源和力量,優化結構布局,抓實學位建設,堅持勤儉辦學,把教學功能放在首位,不搞浮華的東西,特別是要確保人才、產業和信息化、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為下一步鄉村振興做好準備。
第三,突出「三個堅持」
具體是哪三個堅持?
分別有什麼要求?
隨小編一起來看
↓↓↓
●堅持生命至上,安全健康第一。
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視,深入分析研判學校安全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及時調整改進工作思路和方法,積極有效應對。要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有效防範化解安全穩定風險,遏制涉校涉生安全事故,確保師生生命安全。
要持續加強師生心理健康教育,持續做好防溺水聯防聯控工作,持續做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持續做好食品衛生、飲水安全工作,持續嚴防校園暴力傷害事件。
要強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強化校園周邊綜合治理,強化學校安全防護基礎建設。要積極開展安全專題教育,廣泛開展應急疏散演練,以極端負責的態度把安全穩定工作擺在教育教學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紮實做好學校安全穩定工作,決不能有絲毫麻痺鬆懈。
●堅持目標導向,確保任務完成。
2020年是收官之年,無論是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特色教育強省綱要,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省教育工作要點,都有明確的指標任務。
要堅持目標導向,強化工作舉措,對標對表已經確定的目標任務,按照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要求,細化任務分解,確保如期完成目標任務。
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快提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水平,堅定不移推進教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提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針對性實效性,對準「五育並舉」體系中的短板弱項,保持定力、持續用力、精準發力;繪好愛國主義同心圓,推動教體融合,劃出美育硬槓槓,構建勞動教育責任鏈條,打通家校連心橋;緊緊圍繞「1+6」重點任務,堅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實質性推進評價體系改革,規範發展民辦教育,促進教育信息化與因材施教深度融合,積極穩妥深化對外開放;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嚴師德、促發展、優管理、立尊嚴,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大力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堅定不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千方百計籌好經費,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嚴格規範經費管理,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持規劃優先,科學制定規劃。
編制好「十四五」規劃是當前重要工作,制定好規劃要「把握五個基本」(基本定位、基本遵循、基本節點、基本形勢、基本方法)。
基本定位:教育水平排位與GDP排位關係;2021—2025年,是2020年教育事業的基本面,也是「十四五」規劃的坐標點。
基本遵循:總書記關於教育重要論述、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貴州特色教育實施綱要、全省教育大會精神等。
基本節點:落地2020年,收官年;緊盯2022年,黨的二十大召開;2025年,「十四五」目標完成年;2030年,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瞄準2035年,《教育現代化2035》。
基本形勢:「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後,在未來三到五年時期是繼往開來的開篇,不僅是看教育自身狀況,關鍵要看整個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
基本方法: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適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
第四,推動「四個邁進」
奮鬥新時代、闊步新徵程
譜寫貴州教育發展新篇章
鄒聯克這樣說
↓↓↓
●要努力推動從「有學上」向「上好學」邁進。
進入新時代,群眾對教育有更高要求、更好期盼,都希望加快發展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面對雙重挑戰,我們要在繼續抓好教育的規模發展和硬體改善的同時,更加關注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著力推進教育的供給側改革和結構性調整,通過推動區域結構、類型結構、學科結構等要素的調整優化,加強優質化、多樣化、特色化的教育供給,積極以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的教育,回應群眾教育需求的轉型升級,滿足群眾「學有優教」的美好期盼。
●要努力推動從「大起來」向「強起來」邁進。
何謂強起來?就是高質量發展。基礎教育高質量體現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要更加注重育人、更加注重終身、更加注重智能、更加注重融合,落實「五業貫通」(課業-專業,專業-職業,職業-事業,事業-志業);職業教育高質量就是堅持尊重市場、立足產業、產教融合,將職教20條落地落實,破解深度產教融合,發揮「雙高」示範引領作用,拓寬走出去路徑;高等教育高質量就是基於並且高於內涵式發展的一種內生發展取向和模式,它以特色強、質量優、滿足需要能力強為主要特徵。結合學校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從強化特色、提高質量、重視滿意度三個維度思考如何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要努力推動從「好起來」向「特起來」邁進。
特色就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特色教育強省有兩層意義,一是教育特色強大的省;二是特色教育推動教育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強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特色教育強省,必須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做足特色文章,多爭取「單項冠軍」。
學前教育,把握公益普惠的特性,多增加學位,集團化辦園,推進鄉村幼兒園建設,積極推進公益普惠幼兒園建設;
基礎教育,把握義務教育免費強制的公共產品特性,緊緊抓住「新兩基」,整體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推進公辦學校強基計劃,不斷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和水平,實施建設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引領;
職業教育,把握跨界、融合、創新的特性,緊緊圍繞職業教育服務脫貧攻堅大局,以擴容提質、創新發展為主線,對標建設特色教育強省「三步走」的教育目標,實施三三工程計劃(中職強基、高職特優、黔匠培養,助力全面小康、服務鄉村振興、服務新型城鎮化),加快建設貴州特色、全國一流的「三有」職業教育;
高等教育,把握服務、內涵、引領的特性,立足貴州「雙一流」,搶抓振興中西部高等教育機遇,認真做好第五輪學科評估、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貫徹落實、科研論文寫在黔中大地上等工作,把強化特色作為突破口,提高質量工作為主抓手,高滿意度作為檢驗標準,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
●要努力推動從「跟跑者」向「領跑者」邁進。
儘管我們地處西部、位於內陸,在教育視野、理念、資源等方面與教育發達地區有差距,但我們憑藉著務實重幹的精神和後發趕超的決心,打造了多個品牌,「校農結合」「控輟保學」、高校服務農村產業革命、產業教授評聘等被作為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創造了爭先進位的業績,展現了幹事創業的形象。
奮鬥新時代、闊步新徵程,貴州教育要在向國內外教育發達地區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發展經驗的同時,進一步強化銳意進取、奮進趕超的意識,切實瞄準考試招生改革、育人模式改革等社會焦點,緊盯教育資源擴充、教師學生減負等工作難點,努力在更多的工作上當標杆、做領跑,進一步推動新時代貴州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和影響力提升。
大風泱泱,垂青弄潮兒;大潮滂滂,孕育實幹家。秋季學期是一個學年的開始,開學時間緊、任務重,全省教育系統務必高度重視、立即行動,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把工作做得再細緻一些,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守好安全開學底線,堅決打贏安全開學穩定戰,實現「兩手硬、兩戰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幸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