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為了助力武漢復工復產,提升湖北特產銷量,已經有很多明星加入了直播帶貨的行列。就連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楊冪,也來到了李佳琦的直播間,不僅在直播間與李佳琦侃侃而談,還當場試吃果凍。
可直播期間,突然發生狀況,李佳琦在吃果凍的時候,可能是為了緩解氣氛,也可以能一時大意,說了一些不合時宜,不太妥帖的話。
而楊冪在一旁,雖然聽出了對方話裡的意思,卻沒有直接接話,而是打哈哈糊弄過去了,這一行為被粉絲和部分觀眾認為情商很高。
李佳琦直播時說錯話公開道歉
但綜合楊冪在直播間的整場表現,很多眼尖的觀眾卻發現,楊冪對待李佳琦的態度,卻有些高傲和不客氣,幾次懟得李佳琦啞口無言。
例如,當李佳琦本想讓楊冪感到自己很被重視,說:「其他明星來直播間,只給他們30分鐘的時間,而楊冪卻比他們的時間都要久。」楊冪直接說道:「那你是不是看不起他們。」李佳琦當場感到措手不及,幸好多年的直播經驗養成的應變能力,讓李佳琦急忙用下跪化解尷尬。
面對楊冪在直播間的表現,很多網友感覺楊冪說話太過直接,而且處處都想要為難一下李佳琦,特別是一些常年觀看直播的觀眾表示,直播不像綜藝,基本沒有提前安排好的劇本。楊冪的言談舉止都是她個人修養的直接體現,這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讓網友、特別是李佳琦的粉絲感到很不舒服。
演藝圈工作者,由於平時曝光度高,經常被放在聚光燈下,所做所說都會成為人們關注和談論的焦點。像楊冪早期的一些採訪,的確表現出很強的化解尷尬、逃避尖銳問題的能力。
一次,楊冪參加《快樂大本營》,主持人問楊冪,之前參加時裝周被外媒認錯成範冰冰,你是怎麼想的。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但楊冪反應很快,她說:「因為我覺得她很漂亮,然後我覺得把我認成是她,其實是對我的一種肯定,還有讚揚啦!」
楊冪的這個回答被很多人稱作情商高
儘管隨著楊冪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很多人會對楊冪的公開言論有很多非議,但早起楊冪的情商也的確在線。對於女演員之間的明爭暗鬥,她總是能很容易地化解,即使問題尖銳無法打太極,也總能給出最合適的回答。
職場上,能力強是一回事,情商高則是另一回事。古往今來,有多少能力強的人,因為情商不在線,搞得自己懷才不遇,有抱負難以施展。
最出名的,當屬清官海瑞。嘉靖三十二年,海瑞會試落第,他毅然自決說「士君子由科目奮跡,皆得行志,奚必制科?」於是接受吏部的調劑,做了福建南平縣的教諭。
趕上郡守諸大夫來視察工作,海瑞的同僚們都下跪迎候,只有海瑞居中挺立。諸大夫很生氣,說:「安所得山字筆架來?」
海瑞覺得官場禮節太過形式主義,就這麼點事都不能見諒於人,可見「此闕陷世界,何能有濟」,還不如回鄉當百姓好,於是上交了辭呈。要不是太守和好友相勸,海瑞就真的辭職歸鄉,告別官場了。
海瑞剛正不阿背後其實是情商不夠
海瑞的事情在現在看來,不僅是不懂職場禮儀,而且還自認清高,喜歡以己度人,卻不懂得換位思考。如果海瑞懂得將自己放在諸大夫的位置,體會一下下屬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就不會非要對方包容自己了。
在職場上,每個人的情商都不盡相同,這些人說話溫和中肯,讓人感覺很舒服。而還有一些人,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要麼是紛爭不斷、要麼是話不投機。
通常,我們會把一個人感受情緒的能力稱為情商,情商高的人能夠較好地感受到溝通中的情緒變化,根據雙方的情緒氛圍來進行有效的對話;而情商低的人,明顯欠缺感受情緒變化的能力,往往以自我的感受為中心,使得人際對話艱難。
黃渤一直以來以高情商著稱,有一次,魯豫問他你覺得自己現在火嗎?這個問題表面看起來沒什麼,實際上很難回答,說自己火,會讓觀眾覺得故意吹噓,說不火,又可能會讓主持人尷尬,影響節目效果。
黃渤的的回答很機智,他說:「都能和你一起聊天了,能不火嗎?」魯豫在旁邊,掩飾不住的開心,黃渤既回答了問題,還順帶誇了魯豫。
黃渤多次回答訪問都能夠很好地化解尷尬
然而,在現實的職場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同事之間的尬聊。比如,有年輕女孩子穿了一條新裙子,如果是女同事誇獎裙子顯腰身,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若是上了年紀的男同事,直接誇女孩子新衣服顯身材,就很容易讓對方感到尷尬,甚至覺得受到了騷擾。
所以,會說話並不一定單純是說好話,直接誇獎對方,而是要考慮自己和對方的身份,分清場合、狀況,說和適宜的話。就像詩中所說:「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著名暢銷書作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系列叢書中,給到職場人很多中肯的意見。他認為,相對於一般員工,對於管理者的甄別與篩選,情商是必不可少甚至是首要的條件。例如,在招聘工商管理碩士的要求調查顯示,公司最重視的三種能力就是溝通技巧、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和主動性。
他還對美國政府工作人員勝任每項工作所需的能力做過具體評估,發現,隨著工作職位的升高,對於技術能力和認知能力的要求會變得越來越低,而對於情商的要求則越來越高。
想要升職加薪,情商必不可少
也就是說,我們普通人想在職場上快速升遷,除了培養專業技能之外,還要有意識地提高情商。
1、沒有同理心的領導最無能
幾天前,我們部門的兩位同事,由於工作上的疏忽,給部門捅了大簍子。領導為了敲打他們,特意開了部門例會,會上,將整個部門的人全部批評了一通。事後,不僅大家情緒都感到很負面,還對工作更加拖延、怠慢了。
領導以為,自己的做法能夠起到震懾的作用,讓犯錯的人改錯,讓沒犯錯的人敲響警鐘,可惜,他這種想法只是一廂情願,所謂賞罰分明,應該是功必賞、過必罰。犯了錯誤的人沒有受到懲罰,還要沒犯錯的人陪著挨批評,只能說明領導無方且缺乏同理心。
有研究顯示,人們在溝通中的信息有7%是通過語言傳遞的,38%是通過我們的語氣語調,55%是通過我們的身體語言。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在人際交往時不說話,我們也會給對方傳遞出我們內心的感受和情緒。所以佛洛依德會說:「人藏不住任何秘密。」
同理心絕不是各說各話,而是深刻理解對
因此,你說的話代表你的立場,你做的事體現你的素養。如果你不能正確地理解員工的想法,滿足他們的訴求,哪怕你使用領導權力,去震懾、威脅、懲罰員工,員工也不會真的服氣。
聰明的領導,永遠都是管理人的需求,而不是強調自己的立場,想要當一名稱職的領導,請先培養自己的同理心。
2、沒有洞察力的員工最愚蠢
曾經的華人首富王永慶說過:「聘請一流的專家來指導,是否就一定會成功呢?有一個例證,外人去參觀人家的工廠,即使有印象,也只是皮毛而已;而如果自己辛辛苦苦想做一件產品,只欠一點秘訣,在窮究之餘,去參觀人家的工廠,一眼看到,心領神會,完全吸收,這樣的人才會真的有所收穫。」
作為企業的員工,無論是工作還是團隊合作,沒有輕輕鬆鬆、舒舒服服就能讓你遊刃有餘的,凡事一定是經過自己深入的思考,並不斷實踐得來的。
如果什麼事情都要找領導請示,什麼事情都需要讓別人來決策,那你的職場之路註定走不了太遠。道理很淺,卻很難實踐,這是一般人的毛病。
洞察力是很多普通人都不具備的
作為普通員工,我們一定要有意識培養自己的洞察力,多去研究企業的戰略發展方向,進而調整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多去琢磨領導決策背後的深意,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衡量一時的得失。
通常,我們認為情商高就是會說話,可實際上,高級別的情商,涵蓋了同理心、洞察力、執行力、抗壓力、抗挫折力等多個方面。如果大家對這些問題感興趣,可以在文章後面留言,我會在今後的文章中,為大家逐一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