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網際網路醫院乘東風出生

2020-12-21 快科技

目前,網際網路醫院天下三分。

一是,華西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這樣的網際網路實體醫院(H+I模式)線上側重關注病程中的複診,由醫院主導。

二是,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等網際網路企業(I+H模式),它們通常擁有很大流量,更注重吸引前端用戶,提供患者教育、醫學諮詢、後端健康管理等服務,由企業主導。

三是,烏鎮網際網路醫院這類(H與I融合模式),採取協助政府連接各醫院端的策略,推進「醫聯體」、「醫共體」的建設,以政府部門為主體,平臺提供技術支持。

一位醫療行業資深人士稱,目前網際網路醫院可分為這三種常見形態。

網際網路醫院遠程會診 (圖源:網絡)

「每種形態側重點都有所不同,也沒有優劣之分。」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醫療行業沒有快公司,網際網路醫療也有別於傳統網際網路行業,每個網際網路醫療玩家,都需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進行合適的模式探索和深耕。

不過,不論是哪一種形態,拿到網際網路醫院牌照是基礎項和必選項,這張牌照是所有想布局大健康產業的玩家們,最關鍵的一塊「拼圖」。

9月16日,網際網路醫院隊伍,又多了一員新將。

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院正式拿到《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此前3月24日,新氧科技已獲得網際網路醫院的營業執照。「雙照」在手後,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躬身入局大健康領域。

今年適逢網際網路醫療大爆發期,新氧網際網路醫院可謂一出生就乘上了東風。

網際網路醫院20年探索史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僅刷新了全民問診方式——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更讓健康在人們心中地位上升了N個高度,這使整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潛力飆升。

網際網路醫療「爆炸」到什麼程度?

以好大夫數據為例,1月20日至4月12日,其在線平臺總接診患者人次超672萬,高峰期日均在線問診需求量較2019年12月增長648%。春雨醫生累計服務超過153萬患者。微醫截至8月初,集結全國醫生6.6萬餘名,累計提供免費服務211.9萬人次。

「燒了好多年錢都沒能解決的獲客問題就這樣有了突破,1月下旬到2月底,平臺多次宕機,其註冊真實用戶數量超過了過去幾年的總和。」一位網際網路醫療從業者如是表示。

相比數據,更難得的是疫情為網際網路醫療帶來低成本教育用戶機會。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專家姜天驕就認為,廣大民眾充分認識到了線上問診必要性,從患者、醫生到政府,完成了完整的用戶教育鏈條。

「疫情期間,我抱著試一試心態,在當地一家網際網路醫院完成了問診和開藥,第二天就收到了醫生開具的藥品。後來複診,也是在網上進行。」24歲的餘晟就是其中一員,在他看來,雖然現在疫情已過,但線上醫療的便利性,已成為自己就醫的主要選擇之一。

實際上,在疫情催化之前,掛號結算、遠程診療、諮詢服務等網際網路醫療早已探索多年。

2000~2011年間在線掛號網和在線問診為主的一大批網際網路醫療平臺開始出現,而伴隨2014年「網際網路+一切」風口的來臨,醫療健康領域與出行、消費等垂直領域一樣,備受資本追捧,在線醫療真正開始爆發,好大夫、春雨醫生、丁香園等開始被醫療行業內外人士注意到。

大量熱錢湧入,眾多巨頭也開始入場,比如騰訊領投微醫,阿里打造阿里健康,平安集團推出平安好醫生。

不過,彼時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由於政策不明朗等問題,網際網路醫療很快遇冷。2016年10月,春雨醫生創始人張銳突發心梗去世,更被當作行業頹勢的標誌性事件。

「寒冬」中,一些存活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開始嘗試解決醫療供給和需求倒掛的矛盾,建立基於分級診療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不同的醫生之間可通過平臺在線會診。

這是早期的「網際網路醫院」的雛形。

政策頻給定心丸

相關政策也開始了探索,2016年,銀川市出臺地方版的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法,開放智慧醫療。

隨後,好大夫、微醫、丁香園、春雨醫生、醫聯等17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進駐銀川,獲得互聯醫院牌照。

實際上,在線醫療產業自誕生以來的每一步發展,都與政策息息相關。近年來,國家政策明確支持在線醫療產業的發展。

據動脈橙資料庫統計,從2015年至2020年6月30日,國家和地方共發布了126條網際網路醫院相關政策,覆蓋指導、監管、支付三大體系。

特別是今年以來,包括國家衛健委、發改委等多部門從複診服務等方面,出臺了十餘項網際網路醫療相關重要規定,如「完善智慧醫院系統」,對行業發展起到了更大推動作用。

對於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來說,最大轉折點來臨於——2018年7月17日《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法(試行)》的出臺,通過牌照化手段給予網際網路醫院制度保障。

網際網路醫療自此進入以網際網路醫院為標誌的2.0時代。

網際網路醫院帶有諮詢、隨訪、慢病管理等功能,線上方便患者,簡單的問題患者不需要到醫院,在網上就可以進行。如一位高血壓病人需繼續用藥,就可以在網上進行。

這是名副其實的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路。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通過義診複診、藥品配送等服務方式,網際網路醫療無接觸、便利、可追溯等優勢釋放。

實際上,網際網路醫院無法改變主體醫療行為依然發生在線下實體醫院的本質,但網際網路醫療可以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看診的便捷性,它作為入口,讓醫生、患者產生新的工作方式、就診方式。

某網際網路醫院在線問診 (圖源:網絡)

「網際網路醫院類似於『滴滴』,儘管承載出行服務的還是司機,但滴滴極大地便捷了人們的出行。」在今年8月底的首屆中國網際網路醫院大會上,西安交大一附院信息中心首席科學家錢步月如是解釋。

從新氧的入場看來,是通過網際網路醫院進一步強化平臺方,在線上服務醫美等醫療機構的能力。它充當的是實體醫療機構的外延、補充或賦能者。

一位新氧人士對此舉例表示,相比之前的「視頻諮詢」,有了網際網路醫院的背書後,該功能可以升級為「視頻面診」,也就是說入駐該新氧平臺的醫生以後或可以開展網上問藥、在線開電子處方、快遞藥品等……

這一點,得到了更多醫療從業者的認同。一家三甲醫院的呼吸科主任就表示,網際網路醫院和實體醫院是互補協作的關係,而不是競爭。

新氧模式要延展到大健康?

對於醫療行業來說,網際網路醫院作為一種工具,主要從三個方面對其賦能:信息、產品、服務。

信息連接最為基礎,在連接基礎上,才通過售賣產品、服務實現商業化。這是目前所有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換湯不換藥」的共同玩法。

新來者也是如此。從信息體量來看,新氧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已經衝到了前排,這是新氧在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立足的基礎。

受疫情影響新氧用戶規模激增。根據知名第三方大數據機構QuestMobile7月發布的統計顯示:新氧醫美APP的在4月、5月、6月的活躍用戶數分別為966.37萬人、733.43萬人、837.29萬人。在6月,這甚至超過了位列第二的平安好醫生,其月活數為620.81萬人。

QuestMobile 2020.7

新氧相關人士表示,內容始終是新氧堅守的陣地,為更加全面地覆蓋消費者前期決策的全過程,新氧通過新媒體矩陣、泛化社區、小工具類產品等構築了全方位的內容生態。

新氧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其新媒體矩陣有6個微信公眾號、16個微博帳號、15個視頻專欄,內容覆蓋醫美、護膚、健身、美妝等領域,單月全網矩陣流量已突破12億。

除了有明星體驗官籤約入駐平臺、上萬達人體驗官報名,新氧還推出了新氧號創作者激勵計劃,讓有內容生產能力的醫美達人在平臺上生產更多內容,同時,拿出上億元的補貼,鼓勵用戶生產內容寫日記。

過去一年,「魔鏡測臉」小工具累計使用已超1.5億次,「掃碼驗真」小工具累計使用量也已接近1億次,「皮膚檢測」累計使用量也已接近2500萬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推出的硬核科普內容平臺——新氧醫美實驗室中,關於大火項目熱瑪吉測評的帖子和視頻,10天內已經有超過1080萬的播放量。

那麼,新氧模式的信息連接能力,會不會是新氧科技進入網際網路醫院的法寶?

從新氧網際網路醫院的布局來看,將開設包括整形外科、皮膚科、醫療美容科、口腔科、眼科、婦產科、中醫科等七大科室,涵蓋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消費醫療市場。

不過,其內容形式是否會應用到口腔、眼科、婦產、中醫等市場,需求時間來驗證。

有一點可以肯定,新氧看中的必是消費醫療市場的巨大前景。

根據國際知名市場調研機構Frost & Sullivan預測2020年中國醫美行業的總收入將達到1500億元。口腔、眼科市場規模也超過千億,並且未來五年內將以13%-15%的速度持續增長;此外,婦產醫療服務市場在2021年也將達到近650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

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能取得細分領域其中一小塊就已經可以創造可觀的效益。如果延展到大健康一大塊,會有什麼樣的火花?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新氧「逆增長」再添動力 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院重磅上線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9月16日,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院執業牌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式獲批,新氧科技成為首批在成都獲得網際網路醫院執照的公司。 據悉,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院的上線,將成為新氧布局大健康版塊的關鍵一步。
  • 新氧獲得網際網路醫院執業許可 展現大健康野望
    來源:創業邦2020年9月16日,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院執業牌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式獲批,新氧科技成為首批在成都獲得網際網路醫院執照的公司。據悉,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院的上線,將成為新氧布局大健康版塊的關鍵一步。
  • 天貓成立房產部門;新氧獲得網際網路醫院執業許可;貨拉拉發起2020...
    貨拉拉發起2020金秋拉貨節,1億補貼提振城市貨運行業 9月16日,網際網路+物流頭部企業貨拉拉在上海國際機電五金城舉辦2020金秋拉貨節啟動儀式,在啟動儀式現場,貨拉拉CMO任冠軍宣布:這次金秋拉貨節,貨拉拉將拿出1億補貼司機和用戶,刺激供需兩端,提振受疫情影響的城市貨運行業,助力城市經濟恢復
  • 七年之「氧」 一張執業許可暴露新氧「真面目」
    比如,提到新氧,多數人會脫口而出「醫美」。而實際上,新氧的版圖已然從醫美跨向了消費醫療。  9月16日,成都新氧網際網路醫院執業牌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式獲批,該醫院將開設科室包括整形外科、皮膚科、醫療美容科、口腔科、眼科、婦產科、中醫科7大科室。  消息一出,業界便開始議論紛紛:七年之癢,新氧變了。  變是毋庸置疑的。
  • 新氧起訴整形醫院冒用「新氧整形醫院」等標識,獲賠12萬元
    未經「新氧」商標權利人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授權許可,南京炫美醫療美容診所有限公司擅自使用「新氧醫療美容醫院」、「新氧國際醫療美容中心」等標識開展醫療美容活動,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不久前一審判處炫美公司賠償新氧公司經濟損失共12萬元。
  • 新氧獨大,網際網路醫美還有什麼機會點?
    不僅線下醫美機構火爆,線上即網際網路醫美行業也隨之而興起,新氧就是其中一個巨頭。八年的發展時間使新氧在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的地位難以撼動,那麼這種情況下,網際網路醫美還有什麼機會點?帶著這個疑問,我們來看本文作者的分析。
  • 新氧「11.11醫美狂歡節」:美麗新物種的「網際網路×」進化
    新氧是如何做到的,關鍵是技術創新:與傳統醫美機構不同,新氧的基因是網際網路,支撐新氧的除了行業專業能力外,更重要的還是在線化、智能化、視頻化等創新技術工具。過去十年來,網際網路技術在商業上的實踐是「網際網路+」,即用網際網路技術改變傳統行業,最典型的就是「O2O」,比如滴滴。
  •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網際網路醫院:居民健康服務新「醫」靠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5G網際網路醫院作為全省首個建成的婦女兒童專科網際網路醫院,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聞令而動,主動出擊,下好先手棋,打好阻擊戰,全省首批啟動發熱門診免費諮詢,全省首家院內專家全部免費網際網路診療、全省首家實現線上線下數據全採集、互操作,全省首家建立網際網路醫院接入平臺,全市首家全面實現網際網路檢驗檢查和送藥到家。
  • 「新基建」鎖定2020年度熱詞,億信華辰助力企業乘上這股紅利東風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新基建最新資訊 > 正文 「新基建」鎖定2020年度熱詞,億信華辰助力企業乘上這股紅利東風
  • 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
    來源:商界醫美火了,新氧卻亂了導讀:為何被網際網路「賦能」的醫美服務平臺總遭受外界的質疑?《商界》記者走訪發現,除了連鎖整容醫院外,商業寫字樓內也有較多的整容工作室,甚至連小型的美容美髮店、美體館也在經營著醫美生意。數千家醫美機構入駐,350多萬篇真人整形日記,業務覆蓋中國300多座城市……有著「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之稱的新氧於2019年5月2日在美上市。
  • 新氧科技上半年淨利潤翻倍 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進軍齒科
    來源:時代周報文/李其「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科技(NASDAQ:SY)自5月登陸納斯達克以來,就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不到四個月,新氧科技就交出一份不俗的成績單。新氧科技的高速發展,也昭示著國內網際網路醫美行業的巨大潛力。
  • 新氧公益西南救助基地揭牌,聯合星榮醫院首推MDT診療模式
    來源:金融界網站新氧公益救助基地落戶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整形外科醫院! 在11月18日舉辦的「與中國『益』起美 全國整形修復公益救治行動」暨新氧公益救助基地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掛牌儀式上,新氧科技會員服務中心及服務體驗中心副總裁張雲霄宣布了這一消息。
  • 新氧公益救助基地落戶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整形外科醫院!
    在11月18日舉辦的「與中國『益』起美 全國整形修復公益救治行動」暨新氧公益救助基地重慶星榮整形外科醫院掛牌儀式上,新氧科技會員服務中心及服務體驗中心副總裁張雲霄宣布了這一消息。
  • 五問網際網路醫療,新一輪戰事又起?|網際網路醫療|京東健康|百度健康|...
    「目前的政策是方便了患者去醫院就診,但是並沒有極大方便患者在第三方平臺獲取服務。」在羅寧政看來,在線診療企業面向全國提供服務,用戶量較大,資金結算量也大,且涉及到跨省醫保結算問題,要得到醫保授權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網際網路醫院成院長KPI,醫院與企業如何角色平衡?政策東風下,公立醫院正加速入場。
  • 新氧7年之癢「零容忍」亂象與決策權之思
    比如「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在扮演什麼角色呢?027年之癢 業績壓力幾何?公開資料顯示,新氧科技成立於2013年,如今走過7個年頭。搭乘網際網路流量快車與醫美風口,前後經歷8輪融資後,2019年5月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 新氧上線美次卡產品,旨在進軍醫美C端市場
    對於新氧而言,過去的幾年中,其已經在醫美領域中實現醫美機構、醫美數據、優質醫美服務的海量積累,這也是新氧不斷強化網際網路平臺向上向下布局醫美產業的關鍵資源。相較於其他機構和平臺,新氧能夠憑藉著規模優勢,向上遊進一步壓縮成本,向下則能憑藉過去幾年中自身積累的機構、醫生質控經驗,建立起來的公信力,幫助消費者決策。
  • 蔡康永馮唐齊站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新氧的皮皮節是什麼鬼?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註冊「新氧APP」的時候,首頁上醒目的提示字句——新氧嚴格審核入駐機構的《醫療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醫療廣告許可證》,確保正規醫美機構方可入駐。同時,新氧嚴格審核入駐醫生的《執業資格許可證》,確保合法執業的醫生方可入駐。
  • 600多家網際網路醫院上線 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的春天已經到來?
    在政策、需求的雙輪驅動下,網際網路醫院借著新基建的東風,迎來爆發式增長。火熱的產業數據背後,「互醫」從業者卻潑了一盆冷水。他們普遍認為,後疫情時代的網際網路醫療剛剛拉開全面發展的帷幕。與其他應用領域相比,網際網路醫療的發展要慢得多。
  • 積蓄勢能破浪前行 新氧亞太醫美盛典有多硬核?
    基建元年,新氧「深蹲」蓄勢  據新氧數據顏究院數據顯示,中國醫美行業線上化趨勢明顯,以新氧為代表的醫美垂直類電商平臺市場份額逐步提高。2020年8月,新氧移動端月活一度達到974萬,成為中國月活最高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
  • 答案寫在新氧「魔鏡」裡
    其中,我們也能看見,新氧作為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越來越顯現的,與科技的膠著姿態。科技智造「魔鏡」 為顏值尋找答案2020年作為5G元年,帶給了人們更多切實的關於科技生活的認知。線上化、智能化、視頻化的整體趨勢,也改變了醫美領域的前進方向。而視頻面診、醫生直播和包括魔鏡測臉在內的AI工具,則是新氧在5G時代下向科技醫美交出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