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最近熱播的《親愛的自己》突然覺得生活、打拼、戀愛、成功都好容易,容易得連抑鬱症都能自愈。
作為女主的李思雨,本來是一個都市精英的人設卻總給我無腦衝動且很作的感覺。先是她的多次拒婚讓我感到無釐頭,陳一鳴那麼好的男朋友不知道她還在糾結什麼。陳一鳴和她在一起時真的很卑微,各種小心謹慎生怕失去她小心翼翼各種呵護著,可換來的卻是李思雨一次又一次地拒絕。緊接著是李思雨創業中的經歷,說創業就要把剛買的婚房賣了也沒跟陳一鳴商量,還因為這個事情和陳一鳴大鬧分手。綠寶公司的潘老闆也是雷到極致,計劃書都沒看就積極給李思雨的創業項目投了三百萬,三百萬不是一個小數目,就算是老闆也不能如此草率吧?更何況那個錢是以綠寶公司名義投的,那可是數名股東的錢不是潘總他一個人的私有財產,就算是親爹給孩子送三百萬也要問清楚用在哪裡的吧。
整個劇中就屬李思雨的錢來得容易,顧曉菱欠錢了她幫著還十萬,劉洋媽媽住院了手術費她幫著交了十萬,別人日子過得緊巴巴她的錢好像永遠花不完。最後「來電了」創業以失敗告終,潘總的三百萬打了水漂,李思雨卻安然無恙地回家了。當然小城市阻礙了她圈錢創業的雄心大志,最終她還是重回上海又要投資高教授的無膜電池項目,又去厚顏無恥的找潘總拉五百萬投資,三百萬都給人家賠光了換別人都開不了口,不知她是怎麼做到的。還說對潘總來說五百萬隻是一根毫毛,半根毫毛也是人家的毫毛,憑什麼隨便給你霍霍。
無膜電池項目也是一路坎坷,面對再一次的實驗失敗,李思雨不知哪裡來的勇氣跟大家說就當花一千萬又買了個教訓,那一千萬是你一個人的嗎?哪來的底氣這麼說話?
最讓我驚訝的是李思雨向一直追求她的關小唐去要錢,你從頭髮到腳趾都散發著抗拒關小唐的氣息,人家給你開了公司你還不樂意,現在怎麼又舔著臉跟人家借錢來了,而且還不忘聲明只是工作別想太多。各種圈錢神操作,讓顧曉菱跟何睦借錢,讓雷浩文搭進去全部身家,失敗了還責怪雷浩文沒出息,這是什麼神邏輯!別人要用多少錢來為李思雨的出息買單。
李思雨的創業是我看不懂的一種創業,再來看看張芝芝,一個軟弱討好型的職場媽媽人設。劉洋和婆婆無論怎麼對她她都能忍受,最後的底線是老公劉洋出軌了,她忍不了了,為了維持她和女兒雨薇的生活她成功轉崗為銷售人員並在短短時間裡就化解了和銷售總監袁慧中之間的矛盾同時還成功升級為銷售精英。在被王子茹開除之後還順利進了一家公司當了銷售部門的經理,簡直上輩子拯救過宇宙。人家公司要的是袁慧中,袁慧中是誰,在綠寶公司幹了多少年的銷售經理了,殺伐決斷八面玲瓏,那是轉崗了幾個月且唯唯諾諾的張芝芝能代替得了的嗎?而且張芝芝去了新公司沒多久,負責人還說她一來銷售局面就打開了,我很想知道她是怎麼打開的。
劇情為了渲染顧曉菱恨嫁有錢人故意弱化了她的職場經歷,給她安排了很多情感橋段。雷浩文沒錢她看不上,有錢人又看不上她,最後那個何睦我很奇怪是怎麼愛上顧曉菱的,感覺沒有過程沒有實質性的故事,每次都是機械性約會,數位化聊天,後來就因為顧曉菱幫李思雨借五百萬的事情何睦就突然發現自己愛了離不開她了,所以借錢給她想留住她。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暴風雨的那個夜裡,拼命趕來陪她為她修房子打點一切的人是雷浩文不是何睦。何睦和顧曉菱之間沒有一件實質性的事情讓他們的感情升華,他們的感情就像何睦的性格一樣死板生硬味同嚼蠟。
很慶幸劇中的愛情結局沒走尋常路,讓人意外也驚喜,畢竟生活中沒那麼多圓滿和破鏡重圓,分開未必是悲劇,就是這些人的成功和愛情來得真是太容易了,讓奔波、奮鬥、掙扎在這個世界的普通人情何以堪。
註: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