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從被控性侵而自殺的議員,細數國會山莊背後黨派鬥爭

2021-02-13 洛村身邊事兒

最近席捲美國的性騷擾風潮,攪和了政界鬥爭後越發撲朔迷離。繼上周三名兩黨議員紛紛辭職後,13日晚間爆出更激烈的進展:

被控性騷擾的共和黨眾議員詹森開槍自殺!!!!

詹森(Dan Johnson)電視採訪截圖。

美國肯塔基州共和黨眾議員詹森(Dan Johnson)日前遭指控性騷擾一名17歲少女,13日在肯塔基州華盛頓山一座橋上開槍結束自己生命。

綜合外媒報導,57歲詹森去年當選肯塔基州眾議員。肯塔基調查報告中心11日發表報導,有一名女子指控,詹森2013年在自家住所地下室對她有過性侵犯。報導一出,便有聲浪出現要求詹森下臺。

詹森在2012年跨年夜晚照顧友人17歲女兒。他承認2013年1月曾經在用臉書私訊該名女子,但他不記得當晚發生何事,可能是在當地酒吧遭人下藥

然而詹森隨後又聲稱,自己記得當天晚上發生事情,但沒有走進該女子房間過。詹森否認指控,並稱爆料者有政治動機。路易維爾警方調查過後,並未對詹森起訴。

詹森12日向記者表示,性騷擾指控「完全錯誤」。他也在遭指控當天發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可能奪走我生命,我無法再忍受下去了。」並在最後寫道:「天堂才是我的歸屬。」

詹森(Dan Johnson)臉書頭像也是和總統合照。

詹森(Dan Johnson)po在臉書上的遺書。

這可能是詹森的臉書最後一次火遍網際網路了,他上一次臉書「上熱搜」是把一張黑猩猩的照片上載facebook,寫上「歐巴馬嬰孩時的照片」,又把歐巴馬夫婦的照片改成猩猩模樣。另一張照片則顯示年輕的列根餵猴子飲奶,圖片說明則說「列根1962年照顧歐巴馬的極罕照」。

其實此時距上周的政客們接連辭職風波還沒幾天。美國眾議院道德委員會披露它開始針對可能的性騷擾行為進行調查之後,亞利桑納州的共和黨籍眾議員弗蘭克斯宣布辭職

弗蘭克斯在本月7日晚上公布的聲明中和承認他讓他的工作人員感覺「不舒服」,並且與兩位女性工作人員談論了不育以及代孕的問題。但是他否認對任何國會工作人員有肢體親密和脅迫的行為,也不曾有或試圖與她們有任何性接觸。

共和黨籍眾議員弗蘭克斯身陷性騷擾指稱宣布辭職

弗蘭克斯說:「與其讓媒體進行道德審判,損害我最珍視的一切,我今天上午通知了國會領導層,我將與2018年1月31日離開國會。」

而弗蘭克斯宣布辭職數小時前,身陷不當性行為指稱的弗蘭肯參議員宣布辭職。弗蘭肯參議員是一個星期內第二位民主黨人由於被指道德行為不當而離開國會山。

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阿爾·弗蘭肯在國會(2017年7月12日)

民主黨籍的弗蘭肯7日宣布數周內辭職時當天在參議院演講時,暗批共和黨籍總統唐納·川普和參議員候選人羅伊·穆爾,諷刺兩人同樣面臨性醜聞指控卻「依然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一名前國會助理指責弗蘭肯在2006年企圖強吻她之後,有二十多位民主黨參議員呼籲弗蘭肯辭職。在此之前,曾經擔任模特的一家洛杉磯電臺主持人推登(Leeann Tweeden)爆出弗蘭肯在2006年中東勞軍期間試圖強吻她。之後,她在飛回美國的軍機上睡著時,弗蘭肯對她襲胸,並把當時的情形拍了照片。那件事發生在弗蘭肯當選參議員兩年前,但自從推登站出來公開這些事件後,又有幾位女性指責弗蘭肯跟她們在公開活動上合影留念的時候不當地碰觸了她們

當然,弗蘭肯也不是第一人,他也是繼美國政壇「常青樹」、民主黨人約翰·科尼爾斯之後。

約翰·科尼爾斯

現年88歲的約翰.科尼爾斯,是眾議院最資深的民主黨議員,也是眾院司法委員會民主黨頭號人物。據報導,科尼爾斯騷擾辦公室女職員多年,其中有科尼爾斯的前助理瑪麗安·布朗。 61歲的布朗告訴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今日秀》節目說,她的前老闆十多年來多次提出性要求。她因為拒絕而被解僱。他承認2015年曾支付兩萬多美元,和前僱員達成和解,但否認相關指控。

當然了,自美帝的性醜聞從好萊塢燒到國會山莊後,就愈演愈烈,現在不說自己被性騷擾過都不好意思出來混,這兩天連體操界也來湊熱鬧。

當然政界肯定是最精彩的,

性醜聞風波折射民主、共和兩黨政治策略。以民主黨為例,兩名議員迅速辭職,顯示黨內對性醜聞「零容忍」。辭職讓兩人政治生涯迅速完結,卻幫助黨派領導人站上「道德高地」。共和黨的策略則是打死不認指控,繼續競選。不過共和黨內部,是否繼續支持穆爾同樣引發激烈爭論。

但明眼人就知道,在娛樂至死的今天,不論性侵是否屬實,各州選舉以及明年國會中期選舉才是兩黨核心關切。

總統川普在阿拉巴馬州聯邦參議員補缺選舉前夕,再次力挺身陷性醜聞的共和黨候選人羅伊·穆爾。穆爾將與民主黨候選人、前聯邦檢察官道格·瓊斯爭奪阿拉巴馬州聯邦參議員席位。投票定於12日舉行。

穆爾現年70歲,2013年至2017年任阿拉巴馬州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他在此次競選聯邦參議員期間被曝出性醜聞。三名女性指認穆爾曾性侵她們,其中一名女性稱受害時自己14歲。另有數名女性指認穆爾30多歲時曾對她們行為不端。穆爾否認自己實施性侵或行為不端。

川普上周已發聲力挺穆爾,表示希望穆爾在選舉中獲勝。

當然川普在這場風波中也自身難保

川普去年在競選總統期間,曾被十多名女性指控「性行為不端」。福克斯電視臺前主播朱麗葉·哈迪周五也在一檔節目中表示,10多年前,川普曾在大廈電梯裡試圖強吻她的嘴唇。她說,她「沒有感覺到被脅迫」,但對川普的舉動「很驚訝」。

《華盛頓郵報》公布他2005年一段用詞非常粗俗的談話錄音,含有猥褻和侮辱女性的言論。在錄音中,川普曾自誇強吻女性等經歷,言語中以能對女性動手動腳為傲

在錄音被曝光後,川普隨後又陷入「猥褻女性門」。先後有至少4位女性通過《紐約時報》、《人物雜誌》等媒體向外界表示,川普曾違背她們的意願對其動手動腳,包括抓住女性胸部並試圖把手伸進對方裙子裡、強吻女性等動作。其中一名女性當事人表示川普的行為涉嫌性侵。

不過川普立即發揮打死不認的特長,再罵一圈媒體假新聞,此事就慢慢被遺忘。

多年來,性醜聞就像是美國政壇華麗地毯下的蝨子,永遠消滅不完。

美媒稱,美國國會流傳著一份非正式「性騷擾黑名單」,多位著名議員榜上有名。此外,國會山還流傳著女議員和女僱員「防性侵潛規則」,包括與男議員單獨乘電梯要小心,不要在深夜會議後與某些議員獨處等。14日,加州女議員傑基·斯貝爾在國會作證,呼籲國會提升「防狼」舉措,眾議長保羅·瑞恩也主張為國會女僱員提供反性騷擾培訓。

btw,今晚(12月13日)南加能看到流星雨你造嗎?

更多新鮮事關注Hola. LA:

相關焦點

  • 議員:加拿大國會山莊性侵醜聞泛濫
    和其他許多身在政壇的女性一樣,倫佩爾並沒有指名道姓,只是稱該名男議員已經離開國會山莊。 隨著好萊塢不斷爆出涉及性騷擾和性侵的指控,加國政壇也開始引發類似關注。目前國會山莊仍是男性主宰的工作場所,來自加國各地的年輕職員都在那裡發展自己的事業,近年來國會山莊也爆出不少引人矚目的的性騷擾醜聞,其中包括一名自由黨國會議員因此被踢出核心黨團,以及一名前保守黨參議員因涉醜聞而辭職。
  • 高雄警局長上任半年,被蘇貞昌調離,或涉及黨派鬥爭
    劉柏良(右) 蘇貞昌的這一行為引發了各黨派議員的反對,1月10日,許多政客決定聯合起來共同聲援劉柏良,高雄市議會並就此事件發布了新聞稿,國民黨籍人士曾麗燕、蔡武宏,民進黨人士韓賜村
  • 經濟舞臺上的美國國會「杯碟」之爭
    19世紀早期執政的詹姆斯·門羅總統因為沒有遇到明顯的黨派鬥爭,度過了「感覺良好時代」。  如今,「感覺良好時代」不復存在。在2010年的中期選舉後,共和黨贏得了國會眾議院的主導權,民主黨手握白宮和參議院,華盛頓再次進入「府會分治」期。白宮位於華盛頓賓夕法尼亞大道西北側,國會山位於賓夕法尼亞大道東南側。
  • 韓國美女議員穿紅色洋裝參加國會,竟引發軒然大波
    柳浩貞穿著紅色洋裝參加國會全體會議,引發爭議。示意圖,非當時穿著。女議員穿洋裝參加國會很失禮?近來,韓國正義黨有一名27歲的女議員柳浩貞(,暫譯)穿著紅色洋裝參加國會,沒想到竟引發輿論沸騰,不少人批評她沒禮貌,甚至嘲諷她是酒吧的禮儀小姐 ,不過也有人表示支持,認為洋裝也可以是正裝,柳浩貞敢於打破成見,很有勇氣。
  • 美國國會騷亂,多個盟國領導人表態:震驚
    總統當選人拜登當地時間1月6日就在美國國會大樓發生的抗議暴亂發表講話,稱其是對民主的「侵犯」。  拜登說:「此時此刻,我們的民主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侵犯。抗議者襲擊了國會大樓,議員和發誓要保護他們的國會警察……國會大廈的混亂景象並不能反映一個真正的美國。
  • 國會大廈驚現連環強姦案!總理:我不知道……
    繼某政府部長的前僱員向媒體公開自己在國會大廈內被男性同事強姦的經歷後,又有三位女性匿名表示,自己曾被同一名男性強姦或性騷擾。目前,這四位女性都已經向警方作了陳述報告,澳大利亞警方已經開始對此事進行調查。
  • 日本的「扭曲國會」現象
    1.自綠風會時代到自民黨組建日本最早出現的「扭曲國會」可以追溯到戰後初期。在第一次大選中當選的保守派議員組建了綠風會。在1950年舉行第二次大選中,綠風會佔據了參議院的多數席位。儘管執政黨以拉攏綠風會議員入閣等方式討好在野黨,但在法案表決時,在野黨為維護黨派利益,仍不斷提出反對意見,在國家政策制定和法案通過方面掣肘執政黨。
  • 文娛界緊跟割席步伐,美國電影協會、迪士尼暫停對國會議員政治捐款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繼華爾街、矽谷之後,好萊塢也跟上了割席步伐,決定在國會騷亂一周後與川普、共和黨保持距離。據《綜藝》雜誌當地時間1月12日報導,美國電影協會、華特迪士尼公司均加入了暫停政治捐款的行列,他們的抵制對象都是:不承認大選結果的國會議員。
  • 嘉義市反對縣市合併 議員不分黨派聯署
    華夏經緯網5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署名「大嘉義大發展聯盟」掛廣告牌鼓吹嘉義縣、市合併風波,嘉義市議長蕭淑麗在定期會提案反對縣市合併,獲不分黨派議員支持聯署。市長涂醒哲昨天再度強調,嘉市跟嘉縣合併,省轄市變縣轄市,等於是降格,絕不能接受。據報導,「大嘉義大發展聯盟」掛2面廣告牌,分別位於世賢路和北港路交叉口、北港路接近埤竹路的路邊,但幕後廣告主是誰?
  • 國會議員打疫苗遭質疑:就像率先逃離泰坦尼克的頭等艙乘客和船員
    隨後,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麥康奈爾,以及眾多國會議員都紛紛接種了疫苗。其他高級政治領導人也已經陸續接種了疫苗,其中包括副總統彭斯的夫人凱倫·彭斯(Karen Pence)。據《國會山報》報導 眾議員伊爾漢·奧馬爾(Ilhan Omar)周一(12月有21日) 決定不接種向國會議員提供的新 冠 病 毒疫苗,她說,由於政治領導人的所謂「重要性」而提前得到疫苗是「可恥的」。
  • 泰國國會討論修憲 警方與抗議者發生衝突
    中新社曼谷11月17日電 (記者 王國安)泰國國會從17日開始進行為期2天的會議,討論各政黨以及民間團體提出的修訂憲法草案。當天,泰國警方與抗議者在國會大廈附近爆發衝突。11月17日,曼谷,當地警方向抗議者噴射水柱。
  • 澳聯邦參議長被曝擁有英國國籍 綠黨要求審查所有國會議員身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新快網」11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聯邦議會參議長被曝出擁有英國公民身份,綠黨要求對所有國會議員身份進行審查的呼聲越來越高。據報導,參議長史蒂芬•帕裡(Stephen Parry)的父親在英國出生,並於1951年來到澳大利亞。1960年,帕裡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出生,現被懷疑擁有英國國籍。帕裡表示,已經在核查自己的公民身份。
  • 戴牛頭,掛工牌,偷講臺,細數攻佔國會的那些笨賊們
    1月6日數千川粉攻佔美國國會的消息令世界震驚,得自川普「推特治國」的真傳,川粉們也玩轉「推特革命」,通過自拍、互拍、現場直播等形式將他們的這次「光榮」行動記錄和傳播開來,全球觀眾都看到了「實況轉播」。
  • 日本國會議員2019年收入下滑 安倍年收入超3800萬日元
    中新網6月30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當地時間30日,日本國會公布的2019年度國會議員收入報告顯示,653個參眾兩院議員平均年收入為2427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60萬元),首相安倍晉三年收入為386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4萬元)。
  • 國會議員:川普必將連任!|眾議院|聯合國會|川普|議員|選舉人|...
    阿拉巴馬州眾議員布魯克斯(Mo Brooks)對媒體表示,如果拜登的竊選行為沒有得到選舉人團阻止,他計劃在1月6日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上挑戰選舉人團選舉認證,他表示,目前已有兩位數的眾議員支持他,他們將不允許選舉程序存在舞弊現象的州進行選舉人投票。川普對此表示感謝:「謝謝莫·布魯克斯議員!」
  • 外刊速讀|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闖入」的英文是什麼?
    這是本公眾號陪你學英語的119篇文章 最近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川普支持者闖入美國國會,沒想到美國大選最後竟然還有這麼一出。事件一出,川普政權多人辭職。雖然離拜登上任僅有十幾天,多位議員呼籲副總統動用第25修正案將川普趕下臺,否則議會會考慮彈劾總統。
  • 反壟斷聽證會開著開著,美國兩黨議員卻吵起來了
    但會議中出現一個「小插曲」:一名共和黨籍議員因自己「離題」的發言被民主黨人群起而攻之,反壟斷聽證會瞬間變成又一場「黨派之爭」,現場叫喊聲、敲擊聲不斷。四大科技公司CEO接受視頻質詢,視頻截圖據美國《國會山報》29日報導,谷歌、蘋果、臉書、亞馬遜的執行長(CEO)當天通過遠程視頻的形式,參加於美國會召開的反壟斷聽證會。
  • 韓國知名作曲家性侵女友,致其自殺,曾為防彈少年團寫過歌
    娛樂圈在我們心目中就是光鮮亮麗能掙大錢,能掙快錢,好像一切都很美好,但是最近這兩年好多明星被曝抑鬱自殺,尤其韓國女明星自殺事件層出不窮。前兩天,韓國著名笑星樸至善被曝出與母親在家中一同去世,震驚眾人。11月3日,韓國媒體報導了此事的最新進展,疑似樸至善母親留下的遺書的部分內容也被首次公開。
  • 韓國國會選舉文在寅大勝,黃教安黯然辭職,樸槿惠該咋辦?
    在本月15號韓國人做了一件讓人震驚的事情,在疫情還沒有得到完全控制的情況下,韓國人居然搞了選舉,韓國國會選舉如期舉行,韓國人的膽子真夠肥的。如果在那時進行國會改選,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但是誰會想到新冠疫情突如其來,這給了文在寅及其政黨一次證明自己的機會。
  • 美國會暴亂眾生相:議員戴防毒面罩慌忙跑,抗議者戴牛頭帽玩自拍
    由於抗議者衝擊國會的時候,國會內部還在開會,主要是點算各州選舉人票,以確定總統大選的最後結果。所以很多議員都被震驚到措手不及,最後只能在安保人員的保護下倉皇撤離。另外,安保人員雖然鎖上了部分會議廳的大門,但是抗議者們仗著人多勢眾,還是砸開了門鎖,期間有保安拔槍威懾,但是最終還是不敢開槍,只能掩護議員們慌忙逃離。另外,由於國會內還有大量濃煙和警方釋放的催淚彈,因此很多議員逃的時候也不得不戴上特製的防毒面具,一時間顯得非常的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