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時間11月16日-20日,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下稱「經合組織」)主辦的2020全球區塊鏈政策論壇正式召開。火幣中國CEO袁煜明受邀參與了此次論壇,並在11月17日《疫情下的貿易:分布式記帳技術是否是全球供應鏈的風險與低效的答案》主題論壇上發表演講,同場參與分享的還包括美國商務部官員、丹麥海事局官員、IBM及Everledger公司高管。
2020全球區塊鏈政策論壇匯集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合組織的官員,政府部長和高級政策制定者,行業領導者,學者等共同參與,圍繞2020年區塊鏈生態體系的主要應用和重大政策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通過分享世界各地的最佳實踐,共同探討區塊鏈行業的新興趨勢以及未來政策的方向。
區塊鏈在根本上改變供應鏈
跨境貿易的發展一直存在諸多瓶頸,疫情全球肆虐更讓其面臨巨大挑戰。袁煜明表示,「跨境貿易環節複雜,各方信息不對稱」、「信任成本高、溝通成本高、合規成本高」、「交易流程冗長,參與方資金佔用壓力大」三大關鍵痛點嚴重限制了全球貿易的發展。
「區塊鏈可以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撐,有效解決全球貿易的痛點。」袁煜明進一步解釋稱,分布式帳本可在不同參與方之間共享數據,有效減少信息不對稱。共識機制及數字籤名,可以保證信息真實可信、不可篡改及可追溯。由此,可以建立一個透明、可信、共享的環境,從而降低整體成本。如果資產可以映射在鏈上,公司則可以快速回籠資金,縮短資金流轉周期等。
Everledger CEO Lean Kemp也認為,疫情對全球價值鏈造成了破壞,也改變了傳統情境下的決策背景。受疫情影響,許多公司都要克服危機,因而買家、賣家甚至是競爭對手間的分界線現在已經開始變得模糊,公司間對透明度和信任的需求會持續增長。
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拓展以數據為驅動的區塊鏈經濟,IBM通過34個國家、22個行業的1000家公司對「區塊鏈在全球貿易中的發展狀況」進行研究評估。IBM全球商業服務執行合伙人Parm Sangha表示,研究顯示對多數公司而言,共享可信的數據有重要的意義,這需要合法傳輸數據的可靠基礎設施,將現實與貿易世界相關聯。另外,目前行業希望看到標準化、全球化且具有豐富行業服務功能的環境,這需要政府、監管部門的引導和學界的支持。
推動區塊鏈+跨境貿易項目落地
今年6月,中國中央政府出臺了《海南自貿港總體方案》,該方案提出了包括「零關稅」、「非禁即入」等未來的支持政策。不少觀點認為,這份方案整體上為全球貿易及區塊鏈產業提供了友好的環境,「區塊鏈+跨境貿易」的前景令人期待。
作為「區塊鏈+產業」一站式服務平臺,火幣中國在「區塊鏈+跨境貿易」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袁煜明介紹了火幣中國部署的「區塊鏈+跨境貿易」綜合管理平臺方案,並以商品智能合約作為應用案例展開進行講解。比如,分銷商在平臺上發布商品交易合約,平臺會自動審核交易對象的信用及資質,所有的交易機制都預設為智能合約,所有參與方都會通過其電子籤名被驗證,所有交易信息都會被儲存至鏈上區塊。
丹麥海事局商業及IT開發主管Anette Dybdal也提到,近兩年在紙質證件數位化的過程中注意到,區塊鏈的優勢能夠保證數據的安全,但不會將所有數據上鏈,將區塊鏈作為插件應用在原有系統中,從而以更低成本保障數據有效和安全。
當今,疫情下如何解決全球貿易中遇到的問題尚未有很好的解決方法,區塊鏈是一種在未來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供應鏈的技術,但外界對區塊鏈了解甚少。袁煜明強調,一方面通過落地更多項目,向外界展示區塊鏈如何增強運作效率、減少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另一方面加強對外傳播,告訴大家區塊鏈可以如何被應用。
據悉,「全球區塊鏈政策論壇」是由經合組織的區塊鏈政策中心領導的領先的國際活動,重點關注該技術及其應用的政策含義,2020年全球區塊鏈政策論壇為第三屆論壇。經合組織成立於1961年,目前共有34個成員國,主要職能是研究分析和預測世界經濟的發展走向,協調成員國關係,促進成員國合作。
(責任編輯:趙融)
【來源:中國網財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