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腐垃圾我們每天晚上6點至8點都會在小區回收,你們拿積分卡就可以積分……」今日(22日)世界地球日,在江北區大石壩街道華潤中央公園四期小區和渝中區石油路街道萬科錦城小區內,志願者們走進居民樓棟,通過做遊戲、送禮品、辦理垃圾分類積分卡等向小區居民宣傳垃圾分類,保護地球。
今日開始,華潤中央公園四期小區正式實行垃圾分類。上午,天雖然下著雨,來自大石壩街道和重慶恆奧環保公司的志願者早早就來到小區居民樓下的休息區,為居民宣傳垃圾分類,並辦理垃圾分類積分卡。
「前幾天他們就在小區告知大家辦理垃圾分類積分卡,我們今天出門買菜就來了。」該小區1棟二單元的居民金筱耘告訴記者,垃圾分類他們家去年也在試著做,這次小區集體行動,氛圍更濃了,大家的積極性更高了。
「垃圾分類主要就是改變我們原來的生活習慣。」餘曉耘說,小區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後,不僅每天晚上都有工作人員來收廚餘垃圾等易腐垃圾,隔一個周的周三還會來收運可回收垃圾等,為大家講解垃圾分類的常識。今天周三,餘筱耘和母親把家裡的廢紙板和飲料瓶第一次拿來兌換積分,換了58個積分。
重慶恆奧環保公司負責江北區和渝中區部分居民小區的垃圾分類。項目負責人王元順告訴記者,他們通過垃圾分類換積分,積分換生活用品的方式,調動了很多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比如每天按垃圾分類投放易腐垃圾,居民可攢1積分,1個月可以換兩塊肥皂或三袋鹽。」
「廚餘垃圾還能換日用品,值!」62歲的餘道菊是小區裡面最提倡垃圾分類的居民之一,一早就約著鄰居前來辦理積分卡。餘道菊說,換禮品都是其次,主要垃圾分類確實能為我們的地球減輕點「壓力」,保護我們的家園。
王元順說,要讓居民朋友接受垃圾分類這一習慣還要在宣傳上下功夫。比如,他們在渝中區石油路街道萬科錦城小區建了渝中區首個垃圾分類宣教體驗中心,通過體驗垃圾分類VR遊戲等讓大家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今日下午,在萬科錦城小區,志願者們通過做遊戲方式給大家宣傳垃圾分類。
記者了解到,據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重慶公共機構已基本實現垃圾分類體系全覆蓋。主城區生活垃圾分類體系覆蓋54個街鎮、409個社區、189.29萬戶居民。
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重慶將全域推行垃圾分類工作。
2020年,重慶城市建成區內50%的鎮街和全市30%的行政村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建成10個市級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縣、2500個示範村;主城區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日前渝中區城市綜合管理工作大會上提出,今年實現渝中區全區11個街道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文/圖/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