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分和績點重要嗎?對我有什麼影響?沒達標會咋樣?

2021-01-08 騰訊網

小夥伴們大家中午好啊,俺是你們聰明勇敢有力氣的孜孜。

今天我們來嘮嘮學分和績點,關於這個大家可能還是不太了解,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了解。

在這個高手如雲的社會,找工作的小夥伴們可能會經常聽到這句扎心的話吧。

所以呢,請同學們注意:

千萬不要等到即將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才意識到學校裡的學分和績點的重要性!

那學分是啥?

學分,是用於計算學生學習量的一種計量單位,按學期計算,每門課程及實踐環節的具體學分數以專業教學計劃的規定為準。部分學校也有按學分收費的制度。

那績點又是啥?

績點,作為國際通行的學生學習成績評估體制,是綜合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績點在大部分高等學校的研究生保送考核的時候,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同時也是獎學金、轉專業(雙修)、出國留學及交流項目的重要參考指標。在說績點重不重要之前,首先我們得明白績點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意味著什麼?作為應試教育的產物,績點是考量學生學習能力的最具普適性的一個檢驗手段。

那績點重要嗎?

大學裡總會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對績點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只求不掛。也有一群人苦口婆心,說績點很重要。

但是!不論你以後的選擇是考研還是就業,高學分績點都會是你的加分項。考研就不必說了,所有的研究生導師在面試裡面最願意要的學生都是那些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我又不考研,也就不需要學習成績有多好了吧!」不,找工作很多時候也是要看成績的!

HR看成績的哪些方面:

大學生的性質是學生,本職工作是學習,如果一個在學生時期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HR要怎麼相信在工作中會有很好的表現呢。

看GPA

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學分績點 是以學分與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與質的計算單位,以取得一定的學分和平均學分績點作為畢業和獲得學位的標準,實施多樣的教育規格和較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

GPA有多種計算方式,以標準4.0算法為例:將學生修過的每一門課程(包括重修的課程)的課程績點乘以該門課程的學分,累加後再除以總學分,公式如下:

平均學分績點(GPA)=(每門課程的學分*對應課程的績點)的總和/學分的總和。

看專業排名

在大學,大多數學校課程安排都很緊湊,大學生通常沒有相對長期的工作經驗,這個時候HR通常會很看重你的專業成績,你的成績很大程度上能夠體現出你的學習能力、自控能力以及對學習持什麼樣的態度。

一般上多數的HR會傾向於專業排名前20%或30%的人。

看是否獲過獎學金

除了看績點,HR通常也會很關注在大學是否獲得過獎學金,在大學,獲得獎學金的人確實是少數,像國家獎學金一個院或者一個系可能就幾個名額。

而有些獎學金的獲得不僅僅是學習成績好就行的,還需要你發表過期刊或者論文,在國家級、省級等大型比賽中獲得名次。

這也在一方面體現了你的優秀,是HR很重要的參考。

當然,除了績點,能力也很重要

但是現在許多同學,對自己未來的規劃還是茫然的。

在沒想好要去做什麼的時候,學習,一定是個不會出錯的選擇,哪怕是為了將來能有談判的資本。

所以呢,小夥伴們考上大學後,一定要好好利用大學的時光,充實自己,讓自己更加優秀!

相關焦點

  • 大學的學分績點有什麼用?對想拿獎學金或想考研的都很重要!
    在大學裡,「學分績點」是評獎評優的考核標準之一。那麼,很多同學可能都還不知道「績點」是什麼東西?也不知道這個績點有什麼用?那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大學績點是什麼?怎麼算?績點是評估學習成績的一種方法,國內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計算方法是:績點=分數/10-5,學分績點=學分*績點=學分*(分數/10-5)(90分以上按90分計算)。績點制是大學各所學校實行學分制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
  • 大學裡學分、績點重要嗎?到大四才明白這些就晚了!
    一、什麼是學分 學分就是對學生學習課程的一種計量單位,大學裡的每門課程都會有固定的學分要求,具體以院校的教務要求為準。學分的存在就是為了衡量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質量,只有每門課程的學分達到合格要求,系教務處才會標記為合格、良好、優秀,或者直接以數字的方式呈現,只有總學分合格才可以拿到畢業證。因此千萬不要輕信那些「大學一定要掛科才是完整的大學體驗」,此類話屬於錯誤的引導,在大學中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大學生活才是最完整和有意義的。
  • 大學裡的績點和學分是什麼
    對於績點這個名詞想必各位小夥伴早有耳聞01績點績點是評估學習成績的一種方法,也可以簡單理解為成績。通用的計算方法是:績點=(分數/10)-5。舉個慄子,如果你某門課程的最終成績為90,那麼這門課程的績點就是(90÷10)-5=4.0。02學分學分是用於計算學生學習量的一種計量單位,按學期計算,每門課程及實踐環節的具體學分數以專業教學計劃的規定為準。完成一門課程即可取得相應的學分,不同的專業要求的學分一般也不一樣。
  • 作為大學生,竟然不知道學分和績點是什麼?現在補救也許還來得及
    不少同學進入大學後就覺得自己終於可以放下「成績第一」的包袱了,想玩就玩、想談戀愛就談戀愛,大學只要不掛科就行。甚至有部分同學以掛科為榮,認為不掛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那麼,在大學成績真的那麼一無是處嗎?學校是如何衡量一個學生學習質量的?
  • 大學學分績點如何換算?它有多重要?大一新生早知道、早受益
    高中及以前是以分數跟排名來衡量一個學生的成績,而大學則是以「學分」跟「績點」來衡量學生的成績。很多大一新生不明白什麼是「學分」跟「績點」,下面學姐就給大家解釋一下。1. 什麼是學分?什麼是績點績點是綜合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大學裡,用GPA也就是「平均學分績點」衡量學生成績。平均學分績點有多種換算方式。以標準4.0算法為例,分數段在90—100,績點是4。所以,期末成績越高,績點對應的也就越高。大一新生千萬不能相信「60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的傳言,因為這種傳言很可能讓你畢不了業。
  • 大學績點有什麼用處?績點代表了什麼,過來人告訴你這幾點
    在上大學之前,相信多數學生對於績點這一詞語是特別陌生的,甚至由於家長和高中老師的「勸誡」,誤以為大學就不需要學習了;畢竟很多老師和家長對孩子說得最多的就是「到了大學就輕鬆了,大學裡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 本科「掛科」且績點只有2.0,影響考研成績嗎?說不影響是假的
    所以說在校期間學習成績不好的本科生,是不敢考研究生的,怕受到打擊,考不上還浪費一年的時間,不過今年整體就業環境這麼差,本科學習差的學生也有了考研究生的想法,但他們有一個顧慮,那就是大學掛過科,且績點非常低會影響考研成績嗎?要想知道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我們要先弄懂「績點」的概念和考研的標準。
  • 99%的大學生可能都不知道,這些途徑可以額外加學分!
    導讀:大學期間大家最常聽到的兩個詞就是:學分和績點,那學分和績點,它們到底有什麼用?本文做了綜合整理,供參考。首先大家需要明白學分和績點都是非常重要的!大學裡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定的學分。只有通過這門課的考試,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只有學分積累到專業要求後才能畢業!所以期末你還敢肆無忌憚的掛科嗎?學分制非常靈活,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申請休學、創業,鼓勵學有餘力的同學提前畢業以及輔修、攻讀其他專業和學位。
  • 績點怎麼算你知道嗎?
    申請大學的時候需要提供評分系統,評分系統會顯示均分計算方式,所有學校都有評分系統。績點就是分數÷10-5比如你考了60分,績點就是60÷10-5=1.0,考了72分,績點就是72÷10-5=2.2。什麼是平均績點平均績點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GPA,它的計算方法是:(課程學分1×績點+課程學分2×績點+課程學分n×績點)÷(課程學分1+課程學分2+課程學分n)。
  • 大學參加活動的獎勵學分有什麼用?看完這篇就懂了
    但是要評獎就要靠你一學期或者一學年內所有的課程了,全部拿到學分是前提,然後你的所有課程的成績還要足夠好,相應的換算成校務系統中的績點,一學期內或者一學年內你的綜合績點或者平均績點排名達到評獎的要求了,你才有機會評獎。
  • 大學掛科會有哪些影響?不要再覺得無所謂了,它真的會耽誤你很多
    01,增加學習負擔,甚至影響畢業大學的課程主要分為專業課和基礎公共課,專業課一般以小課堂為主,人數什麼的都較少,老師也便於管理,學生們對專業課也比較重視。我們知道,大學掛科後會有補考,但是一般是在新學期有補考,等於說在放假的時期還要兼顧著學習,壓力自然而然的大,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去彌補一學期所落下的課程是相當困難的,如果考過了,學分一般不會達到該科目應有的學分,如果考不過的話,對不起,得參加重修。如果大四掛科補考也沒過的情況下,拿不到畢業證,自然也會影響畢業。
  • 績點有哪些算法?
    留學生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我GPA怎麼算的,我這GPA能留學嗎?今天我們來探討GPA計算的問題。問我GPA2.7能拿到Offer嗎,就像問身高1.65能取到老婆嗎差不多。一般來說,GPA 3.5以上就很好了,3.0以上還可以,2.5以下就比較難了。但是GPA低也並不是不能申請,有很多方法可以恢復。
  • 大學還有這7個加學分的方式
    學生到了高校期末考試的時候,許多同學都在擔心掛科,丟了學分!那麼,學姐就來和大家聊聊大學的學分到底有什麼用?有哪些額外的加分途徑?大學學分有多重要?1.畢業大學裡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定的學分。只有通過這門課考試,才能獲得相應學分。
  • 去日本讀研,對績點的要求是怎樣的?
    首先來說一下什麼是績點:績點是評估學習成績的一種方法,國內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計算方法是:績點=分數/10-5學分績點=學分*績點=學分*(分數/10-5)(90分以上按90分計算)日本的大學和歐美國家相對比日本考研對GPA確實是沒有硬性的要求。
  • 我不想再「被迫」刷績點了
    對於績點,你怎麼看?有過被績點支配的恐懼嗎? 02 「我經常會有啊」,依依直言道,「沒辦法,大家都在努力,你不刷就落後了」。 依依在當地一所有名的大學,不算是全國最知名的,但依靠當地支持,也發展得很不錯。
  • 大三學分績點3.92,獲獎無數,從陝西理工大太原理工大!分享經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她逐漸適應了大學的學習方式,探索出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等到大三,她不再拿自己和別人比較,而是告訴自己我要跟自己比,她樹立了拿下滿分學分績點的目標,大三學期結束時,她的學分績點達到了3.92,雖然沒有達到目標,但她還是很開心。
  • 活在「績點」困境下的你,真的開心嗎?
    十二月有太多盼頭了,不僅有聖誕與跨年狂歡的期待,更有終究逃不掉的期末結課考試。臨近年末,隨著考證考研潮的漸漸散去,各大高校圖書館與自習室即將又被期末複習黨而佔滿。他們無一不關注著期末成績是績點,在這個時代,績點是衡量一個高校學生優秀的唯一標準嗎?今天,萌主就來和共同探討一下這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話題。
  • 努力到讓自己有藐視績點的資格
    我尤其喜歡一位同學的反身叩問:我不在乎績點,我配嗎?一個「配」字說到了關鍵,面對績點的篩選,可能多數人都不配吐槽和藐視它。如果你想清楚了自己的未來,不去以績點爭獎學金、保研和出國機會,那你可以藐視它。如果你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十分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有一個遠比績點高遠的目標,那你可以藐視它。
  • 大學「學分」到底有啥用?如何給自己加學分?大學生要了解
    在大學當中仍然有各種各樣的規定約束著自己的行為,在沒上大學之前,很多同學都覺得自己生活自由自在可以不受任何約束。但是大學之後你如果出現掛科的情況可能就會影響到日後的畢業,這對於未來影響是非常大的。 而且除了期末掛科這件事情之外,學生們還涉及到了「學分」這個問題。學分主要就是學校根據學生每一個學期的表現給予的綜合打分,學分的高低也影響著學生。
  • 大學「學分」到底有啥用?大學生如何加學分?大學生要了解
    相信各位同學在沒有上大學之前都聽過,班主任說「現在有點壓力沒有什麼的,等到了大學就好了」。大學生也有學習壓力也是因為班主任的這樣一句話,讓很多同學對於大學充滿了無限的憧憬。但事實上等很多同學步入大學之後,才發現大學生活並不像班主任說的那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