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
進而檢測出全家人
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據人民日報報導,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
共餐易致全家感染
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
專家建議
家庭成員也要分碗、分筷、分毛巾
▼
一人感染,全家感染!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去醫院就診,因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醫院讓男子的家人也來檢測,結果發現全家都被診斷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據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施瑞華介紹: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病人來醫院治療根除了,如果家裡面有人幽門螺桿菌陽性沒有根除的話,今後相互之間還會傳染。
他建議:如果家裡有一人感染,最好一家人都去醫院檢測,如果都有幽門螺桿菌,同時根除更合適。
▼
辦公室一半人「幽門螺桿菌」超標
除了家庭成員之間容易傳染,公司同事之間也很高發。
此前據媒體報導:南京的孫小姐在體檢時發現自己「幽門螺桿菌」超標,體檢醫生表示這可能與她常常聚餐有關,且建議孫小姐進行複查。
孫小姐表示:「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感染上的,但我查了一下說幽門螺桿菌如果不好好治療,可能發展為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
更令她感到震驚的是,辦公室一共8個小夥伴,4人都查出幽門螺桿菌"超標"。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孫小姐說,複診醫生在詢問了她日常飲食習慣後,表示可能與在外集體就餐有關,比如共用餐具、飛沫傳染等。
▼
我國平均感染率為59%
幽門螺桿菌是定植於人類胃黏膜的一種螺旋樣桿菌,可以引起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發生,被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列為I類致癌物。人是幽門螺桿菌的唯一傳染源,幽門螺桿菌主要藏在胃裡,但唾液、牙菌斑、糞便裡也會存在。
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
▼
「幽門螺桿菌」的6個真相
你一定要搞清楚
數據表明,大多數幽門螺桿菌患者是在體檢中發現的,有7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後沒有症狀,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潰瘍。所以關於「幽門螺桿菌」的一些真相,你必須搞清楚了……
01
感染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得胃癌?
不一定。
1994年,幽門螺桿菌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確定為Ⅰ類致癌因子!
目前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是人類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是人類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常年不受控制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還可能導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發生……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胃腸外科 馬欽醫生表示:大家也不用太緊張,雖然感染率很高,但在感染人群中真正能患上胃癌的也就1%左右,而且這1%還多見於潰瘍病患者。
02
幽門螺桿菌需要根治嗎?
以下這7類人如果查出感染幽門螺桿菌,最好根治。
1、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2、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狀、胃黏膜萎縮或糜爛的人;
3、患有胃癌、胃癌術後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
4、MALT淋巴瘤患者;
5、計劃長期服用質子泵抑制劑或非甾體類消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的人;
6、患有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人。
7、其他幽門螺桿菌相關性疾病(如淋巴細胞性胃炎、增生新胃息肉、Menetrier病)。
馬欽醫生提醒:考慮到胃癌的兇險性,所以幽門螺桿菌還是值得根除的。
033
接觸過帶菌者,就一定會被傳染嗎?
不一定。
四川的感染率和全國差不多,大約在50~65%之間,它的傳播途徑主要是糞口傳播和口口傳播。
「門診經常遇到夫妻中一方查出幽門螺桿菌很久之後,另一方啥事兒沒有的情況。
現代醫學認為,這和胃的抵抗力有關係的,所以大家不要過度恐慌。」
因此保護好胃的抵抗力至關重要:
要三餐要規律,不要暴飲暴食,不要過量飲酒,最好不要吸菸,吸菸可以減少胃的血液的供應,適度的補充維生素,多吃蔬果,如果喝咖啡會引起胃部不適的,最好不要喝咖啡,保護好胃黏膜。
04
幽門螺桿菌,咋篩查?
△幽門螺桿菌 來源:123rf
現在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碳13、碳14尿素呼氣試驗法。碳13和碳14檢查方式也很簡單,吹口氣就能完成。
馬欽醫生提醒:吹氣前需空腹4個小時以上,而且不能吃抗生素、抑酸劑。
05
幽門螺桿菌,該怎樣治療?
連續吃14天,幽門螺桿菌治療的有效性超過90%。」
但是馬欽醫生強調,治療「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治療。
如果接受不正規治療有可能會耐藥(出現了耐藥,那麼你傳染給其他人的細菌也耐藥),現在耐藥率越來越高(四川也是耐藥高發區),所以必須到正規醫院,找專科醫生,一擊必殺。
06
幽門螺桿菌,該怎樣預防?
馬欽醫生給出以下建議: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洗手,集體聚餐時考慮自助餐,提倡公筷,避免交叉感染,清潔口腔。
家庭成員體檢如果發現是幽門螺桿菌陽性攜帶者,應該與感染者分餐。
不要口對口餵食。
公共場合保持安全距離
遵守基本的社交禮儀,說話時保持適宜的安全距離,不過分接近,避免飛沫傳播。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菸酒,少吃燒烤,飲食規律。
少熬夜
積極鍛鍊身體,提高自身免疫力。
最後,小康妹兒想提醒大家:
最好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因為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從而導致幽門螺桿菌入侵;未熟的食物也會為感染幽門螺桿菌埋下隱患,最好將食物煮熟再吃。
幽門螺桿菌高危人群應每2~3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50歲以下的成年人,需每3年做一次胃鏡;50歲以上者,每2年做一次。
#今日互動#
請投票↓↓
文章綜合:廣州日報綜合央視新聞、江蘇新聞、現代快報、人民日報 看看新聞Knews
參考文章:《辦公室一半人被查出「Ⅰ類致癌因子」超標!醫生:可能與這習慣有關…》
編輯:Mkiki
圖片來源:123rf soogif 網絡